初中英语因材施教的探索

时间:2022-10-30 04:20:04

初中英语因材施教的探索

摘 要:“因材施教”,即根据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实施不同的目标、要求、训练和作业,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做到最好的自己,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为此,笔者探索了成绩优异者、兴趣缺乏者、自我封闭者三类学生的英语因材施教技巧。

关键词:英语教学 三大类型 因材施教

合理巧妙的利用学生心理进行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英语教学中,常常出现一些学生不愿意与老师“合作”的场面。有的学生无论老师怎样启发,怎样耐心地讲解,还是No response,甚至连听懂了说声“Yes”或“No”都十分难得。这种与课堂教学不协调的现象绝不能让其漫延,应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一、学习成绩优异型。学习成绩优异者中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骄傲自大型。这类学生聪明,接受、理解能力比较强,对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大部分知识,通过预习,便能掌握。他们最大的弱点,对基础题、基本题不屑一顾,觉得太简单,常常表现出浮燥、傲慢。另一种是性格内向型。性格内向,不善言表,内心活动极为丰富,在学习上有股钻劲,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学能力也较强。上课不讲话,不举手发言,面部表情难以捉摸,遇到问题一般不轻易问老师。

对策一:因人施教。前者,老师可用课堂提问的机会有意提出一些有一定难度,让其答错,挫一挫他们的傲气,但绝不能伤其自尊心,然后晓之以理,帮助其认识骄傲自大的危害,端正学习态度,争取更大进步。后者,老师应尊重他们长期养成的思维习惯,课堂上,可采用“开火车”式的问答方式,或点名让其回答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启发其他同学思维,回答正确,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在互动合作中让其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但切不可当众批评,以免挫伤其“合作”的积极性。

对策二:分层教学。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注意教学过程的速度、梯度和难易程度,加强针对性和层次性,要精心设计所提问题,这些问题既要有深度,即让优秀生“吃饱”,中等生跳一跳能“吃到”、“吃好”,也要有广度,给暂时落后生也有发言的机会,让各类学生各得其所。

二、学习兴趣缺乏型。这类学生对英语学习无激情、无兴趣,且又与老师教学不合作。一是偏科型。这类学生脑子灵,有的是数理化爱好者,在理科方面取得令人可喜的成绩;有的在音体美方面有一定的造诣;有的在电脑方面是行家。他们共同特点:对英语方面学习不重视,缺乏兴趣,怕下苦功。上英语课做理科作业或看其他特长方面的书。二是基础薄弱型。这类学生品德良好,除了学习成绩,一切都很可爱。由于英语基础太差,听外语如同听“天书”。这类学生不是不愿与老师“合作”,而是“无法合作”。三是情绪抵触型。这类学生比较敏感,由于某种原因,也许是因为老师的某句话、某个动作引起了对老师的不满,或者是因为受到批评而对老师耿耿于怀,并将这种抵触情绪迁移到课堂上,因为恨这老师,就恨这门学科。

对策一:对于这部分学生,主要还是培养兴趣,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催化剂,空洞的说教只会给他们带来厌烦,就象两人一起谈游泳,谈一会儿就烦了,但是如让他们能到水里体会一下游泳的感觉,并努力地去学游泳,他们会渐渐地爱上这项活动,一旦爱上,即使不让他们去做,他们也非要去做不可,英语学习也是这样,在实践中让他们尽快尝试成功的,让学生体验成功则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策略。

对策二:对偏科型学生,要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明确目标,把学好英语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即学好英语与考试、求学、出国留学,到世界各地旅游,找一份满意的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具体的想象,看到学好英语的灿烂未来。即使他们目前学习英语上有挫折,也会坚持不懈地学下去,直到学好为止。

对策三: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不能因其成绩差就嫌弃、责怪、讽刺、挖苦,否则极容易挫伤其自尊心,加剧自卑感,应告诉他们:“成功要靠自己,老师只是给他一种方法,一种精神,但具体的事情要靠他自己去做”。在具体操作上,对他们可适当降低要求,有效地实施个别辅导与集体授课相结合,课内与课后相结合,稍有进步,及时表扬、鼓励,让这部分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增强其自信心。

对策四:对情绪抵触型的学生,老师首先摸清抵触情绪产生的原因,尽快消除隔阂,如确实是老师的过错,要敢于向学生说“Sorry”。有人说:一个会教英语的人,一定是一位懂“语言”的人,也是一个懂“人”的人。老师不仅要打开学生学习的一扇门,更要打开学生情感的那扇门,以自己的真心、爱心、诚心去感化他们,一种平等、亲和、融洽的教学氛围,才能形成教与学相互推动的合力,这也是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三、自我封闭型。这类学生大致分三种:第一是因心理因素造成自我封闭,怕说错,当众出丑,怕被人讥笑。第二是因家庭关系,父母离异,心灵上受过较大打击。第三是自身的缺陷,如大舌头、口吃等。他们的特点:性格上的怯懦、自卑、孤僻,处处谨小慎微,不愿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怕老师提问,他们的自尊心很强,怕别人瞧不起。

对策:对这类同学应区别对待,首先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思维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消除学生对提问的恐惧以及怕被讥笑的担忧,提供良好的愉快互动合作外部空间。其次,做好思想工作,学英语,也象小孩学走路一样,难免要摔跤,犯错误是学好英语的一部分,只有敢于犯错误,并大胆地改正错误,才是学好英语的正确态度。对后两者学生,教师应给予特别关爱,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的温暖,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对他们的发言要报以积极的评价和真诚的鼓励。有位老师说得很好,“我不求个个英语成绩优异,但求人人心理健康,因为少一个英语高分的人不要紧,但多一个心理障碍的人是社会和其本人的不幸。”因此我们不能以任何方式,哪怕是轻微地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丝毫的伤害。

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唤醒每一个学生心灵深处的求知需求,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具体特点,合理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才是和谐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魏蔡连《英语语音针对性教学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第19期)

2.陈锡麟《课堂里的英语语法教学应注重针对性》(《云南教育》2007年)

3.潘婷婷《英语教学务必因材施教》(《教师》2011年35期)

上一篇:浅析语用学的发展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