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语自学能力之我见

时间:2022-10-30 02:29:57

提高英语自学能力之我见

【摘要】自学能力就是自己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锻炼技能、获得多种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认识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和自学能力的形成日益显得重要。初中英语教师要积极探索研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

【关键词】英语;自学能力;培养;提高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就是要让学生自觉自愿地、积极主动地学,而不是教师、家长强迫着学,为对付考试而被动学。自学能力就是自己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锻炼技能、获得多种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认识能力,是学生的智能因素之一。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会在英语学习中独立自主地学习,就会不断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就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知识,以及培养和发展英语听、说、读、写的各种技能,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一旦学生具备了英语自学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有了可靠的基础。

英语自学能力包括:根据读音规则拼读、拼写英语单词和朗读课文的能力;独立运用视听手段听懂英语和操练英语的能力;独立回答问题的能力;独立完成预习和作业任务的能力;独立使用学习工具书的能力;阅读与所学过课文相当的课外读物的能力;根据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初步理解课文大意的能力;预习课文时找出疑难点,并向教师质疑问难的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呢?

一、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要求教师既要教知识,又要教方法。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讲授,不但教给学生英语知识,而且教给学生如何去独立地获得这种学习知识的本领。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适时变换课堂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还应经常向学生介绍更多的学习方法:如何预习、复习、做读书笔记;怎样搞好朗读,如何背诵课文和学习生词;如何学习英语语法;如何掌握多义词、同义词,以及单词快速记忆的各种有效方法等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效果就会明显增强。学生收获了学习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从而形成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1.科学地记忆单词

单词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就像汉字一样,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就如同小学阶段的汉字识字阶段,必须牢记单词。但在缺乏英语语境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单词相当困难,且不牢固,把单词放到句子中、文章中去记,不失为明智之举。这就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背诵好的文章、段落或句子,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积极运用构词法、读音规则、拼写规则等方法对学过的单词进行归纳总结。

2.灵活地学习语法

语法令许多学生深感头痛,同样,语法也不能孤零零地学习。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背诵一些典型的句子或段落,在句型中、篇章中学习语法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学习方法。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在交际中感知语法,逐步克服学生对语法的畏难情绪。

3.积极地训练听说能力

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教师应不断探索发现各种有效方法,教给学生,以尽快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掌握扎实丰富的基础知识是进行听和说的基础,因为只有当大脑中的语言信息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才能进行口语表达,才能听懂。其次就是要积极创设情景.课上课下多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帮助他们克服羞怯心理、树立自信心。如做游戏、开英语晚会、举办英语角等.鼓励学生多用英语交流,多听英语广播、录音,多看英文电视节目,多阅读英语文章等,这些对提高听说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1.趣味教学,激发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活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唱英文歌曲、做单词接龙游戏、采用简笔画教学、进行化妆情景表演等,使学生产生学好英语的强烈愿望,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变“学海无涯苦作舟”为“学海无涯乐作舟”。

2.因材施教.共同提升

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及个性特点的不同,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使之共同进步,避免两极分化的产生。如提问时应按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耐心帮助后进生: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加以表扬鼓励;耐心解答各类问题等,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对英语产生兴趣,这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三、严格检查督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指导经过重复练习或不断地实践而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从起始年级起,就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严格地检查督促,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学生就会把学习压力变为学习动力,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对于课前预习,教师应要求学生将生词、短语所在的句子划出并理解句子含义。借助参考资料和词典理解整篇课文,找出主题句,回答课文后面的问题,并发现问题。这是一种课前自学的良好习惯,要让学生持之以恒,不间断地练习。课堂上要让学生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专心听讲才能解决在预习过程中所没有解决的问题,才能积极思考,而且上课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渠道。还要求学生养成课后主动复习,总结和归纳,加强记忆,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背诵是一种学习英语的硬功夫,也是学英语的一种好习惯,青少年记忆力强,多输入才可能多输出。此外,对于朗读英语,我要求学生要由慢到快,要多读、快读,逐步养成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习惯。

上一篇:“四二一”家庭结构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