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现原则及途径探析

时间:2022-10-30 02:29:25

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现原则及途径探析

摘 要: 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在应用型课程中可以充分运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以便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本文基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法的原则进行讨论,同时进一步分析如何有效开展任务驱动情境教学。

关键词: 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法 高中信息技术 原则 途径\

针对教学现状看,必须保证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尤其对于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实践性的信息技术课程,更需要学生发挥更强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教授理论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任务驱动情境教学能促进学生动手能力提高,有利于教师高效展开教学。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特点

第一,作为一门融合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强烈综合性,同时具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的特点,这门学科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更为注重,重视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动手实践能力。第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时效性和发展性较强。由于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推动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创新,随之逐渐改善和更新教学设备,引进先进教学思想,融入科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其他学科前所未有的进步。因此,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点,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区别对待,将各种丰富的教学方案考虑在内,发挥自身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第三,培养学生较高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目标。结合高中生生活实际设计与之相适应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断在实践中获得发展,进而高效应用信息技术,并在生活实际中利用信息技术知识有效分析和解决问题。信息技术课程一方面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能力的运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积极展开合作和交流,提高创新力,开阔视野,增强应对各种问题的实际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义务和权利、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符合信息社会的思想观念,为将来立足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二、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现原则

1.确立明确的任务

确立明确的目标任务,对学生积极展开学习驱动,因此,确定明确的目标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详细而言,首先要严格按照新课改大纲具体要求,将学生对本门课程感兴趣之处考虑在情境创设当中,使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充分感受乐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其次,有利于学生高效地学习知识点,并将相关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换言之,课程是情境教学的根本和灵魂,切忌一味追求创造性和乐趣性。

2.任务情景的现实性

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方式时,必须将情境的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在内。首先,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以此保证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其次,将学生能否在情境中实施任务型教学考虑在内。若设置的任务难度较大,则学生难以实现学习任务和目标,产生严重的挫败感,进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有效提升教学兴趣

因为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多元化途径接触新知识和新技术,因而对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产生反感。必须将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法融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增加教学乐趣,吸引学生参与丰富的教学活动。首先,必须创设有趣的情境,提高学生对情境的兴趣。其次,必须有效分配情境中的任务角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选择小组安排给自身的任务,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完成任务。

三、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1.创设讨论性情境

在情景中融入讨论形式,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判断,使学生透彻理解课程内容。在教学时,教师必须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现和演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特效的产生展开思考。教师还必须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讨论习题,促进学生积极展开探索,在自主独立思考和动手后更好地学习有关知识,全面把握所学知识点。

2.创设生活性情境

在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在生活实践当中,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视。教师教学时选择的对象最好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事物,促进学生不断思考和总结,了解自身学习目标,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运用生活中的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实例将信息技术运用在生活实践中,进而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例如,利用PPT展开教学,教师完成一个教学课时时,可对学生布置一项任务,即对校园进行介绍,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搜集和整理有关资料,结合自身观点制作PPT,经过这一实践教学,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内容,并且培养创造力,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进一步成长。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实用性和实践性强,所以,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讲授理论知识,而且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给予充分重视。为了将良好的实践性凸显出来,可采用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能力。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和生活实例相结合,在情境中添加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运用和落实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模式,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洪鹏,张嬴.任务驱动式教学中任务情境创设原则探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6:35-36.

[2]赵克己.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S2:95-96.

上一篇:案例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中职数学课堂教法学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