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信息生产力

时间:2022-10-30 12:47:27

挖掘信息生产力

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全面消除以前,信息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信息生产力在未来将取代工业生产力占据国民经济主导地位。

我国距离IT强国还有很大差距,信息产业发展的要务之一是提升信息本身及其背后的价值。

2014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进入全面落地实施的一年,在全球经济处于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下,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将成为未来中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重要手段,而信息技术以其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正逐渐成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新引擎。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技术、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数据应用已经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大数据、智慧城市等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在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2014中国IT市场年会上表示:“面临新的发展形势,我们将本次年会的主题定为‘信息助力消费,数据提升价值’。”中国IT市场年会是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每年举办的一个重头会议。本次年会上,赛迪顾问共了157种行业与市场研究年度报告,包括计算机、软件与信息服务、通信与网络设备、电信运营与业务、消费电子、半导体、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产业与投资、企业信息化等领域。

产业发展重在价值提升

赛迪顾问的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收入保持了两位数增长,电子信息产业总的销售额近12万亿元,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近3万亿元。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的电信业经济运行情况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电话用户净增497.6万户,总数突破15亿户大关。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此外,中国2013年的IT开支为1790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173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IT市场。由此可见,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保持着发展速度较快的势头。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和距离强国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导致这个差距产生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整体而言,我国企业信息技术的“价值”太低。价值也就是增加值和利润,对于企业来说是利润,对于产业和国家来说是增加值。

产业发展重在提升价值,它关乎技术、商业模式以及行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价值的提升意味着企业在整个产业中的位置的提升,所以,我们要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使得企业的利润率持续提升。

自去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以来,信息消费已经成为当前的消费热点。大会主题中的“信息助力消费”指的是,不仅要提升信息消费的销售额,还要提升信息消费所带来的价值,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使得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受益,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走得更快、更远,方向更对,这是信息助力消费的最大价值所在。对于前一点,IT企业应该有所体会,我国的IT企业这几年不断地飞速发展,涌现出华为等一大批优质企业。对于后一点,普通百姓也能够深刻体会到,人们生产、生活、受教育方式已经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发生重大变化。以最近流行的利用软件打车为例,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的出现,减少了乘客等车时间、降低了司机的拒载率,同时解决了找零麻烦、收到假钞等问题。而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以往为200人授课的教授可为全球200万学生同时授课。

信息生产力替代工业生产力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经济还没有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全面复苏。经济界专家把经济进入危机到全面复苏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金融危机发生、深化阶段。第二阶段是人们在危机时期采取各种超常规手段提振经济发展的阶段。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这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美联储采取量化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第三阶段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阶段,在危机过程中由于采取超常规刺激政策而带来的副作用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逐渐消弭。这个过程将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通常是5到10年或者更长时间。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经济下滑、产能过剩和金融结构不合理等方面。GDP增速从年均9.8%下滑到年均7.5%左右,虽然7.5%也已令发达经济体羡慕不已,但对中国来说这个下滑比例比较大,值得注意的是下滑有一定的惯性,它的冲击通常要几年时间才能消除。产能过剩和经济增长的模式有关,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正常状况,但像中国这种产能过剩规模之大、影响面之广和时间之长是不常见的。金融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一种后果是利率水平很高,企业贷款难、贷款贵,企业运行的财务成本高。

当然,全球面临的经济形势一样的严峻。此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非常之深,各国都需要进行经济改革。目前全球进入了改革的进程,哪个国家改革的决心大、措施得力,哪个国家就能在未来抢占发展先机。

中共中央党校开设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深化认识、完善措施、加强领导,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引向深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业内普遍认为,通过这些改革,今后中国经济前景在世界上将是光明的,IT行业将是这个光明的前景中的最亮点之一。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树翀在会上就《信息助力消费,数据提升价值》做主题演讲时表示:“信息技术与消费领域的商业和各个领域相融合,对推动我国消费市场的发展和拉动内需将产生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过去把信息生产力理解为信息是一种工具,在生产过程中我们运用一些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果,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和产品逐渐体现出它的价值。信息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开始向两头延伸。它除了作为生产工具以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原材料要素出现,比如现在提出的“数据石油”概念,也就是大数据的概念,数据本身就是生产原材料。信息技术还可以附加在其它产品上,和其它产品相融合,展现出一种全新的产品形态。“所以,信息生产力,在三个环节体现了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价值,第一个是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直接体现,第二个是作为生产工具,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能力,体现信息价值。第三个是它作为终端产品,或附加在其他产品当中体现价值。所以,我们觉得未来信息生产力有可能取代工业生产力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

大数据引起的革命

大数据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技术,已经在生产、服务、决策、生活等各个领域显示出其价值,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将会贡献出更大价值,这也是大数据背后最重要的发展动力和追求目标。其重要性已经广为人知,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CTO王柏华在大会上表示:“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改变最大,现在IT界最热的词应该是大数据,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社会治理方式包括企业的经营方式、工作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虽然不会改变我们的世界观,但至少正在改变我们的方法论。”

用友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郑雨林在演讲中称:“互联网企业最核心的资产是什么,是人才、技术、商业模式、客户体验?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数据。互联网模式在做精准营销、个性化服务时的最核心的武器实际上是数据。” 他表示,数据驱动的企业,虽然是由互联网企业率先引领的,但这场产业革命实际上才刚刚开始。就如同过去在消费电子领域里发生的一场革命一样,数据驱动的未来才刚刚开始,也是全球企业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它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将具有重大意义。

众所周知,现在信息技术的影响已经波及所有行业。以要求最严格的金融行业为例,它已经受到了IT的冲击。去年底纪念中国人民银行成立65周年的时候,人们探讨金融业发展形势时得出一个结论:金融界面临的三个主要挑战中的两个与IT相关:一个是互联网对金融的渗透产生了互联网金融、金融互联网、互联网货币,这将从根本上改变金融的概念。另外一个是影子银行,它可以用信息技术提品和服务。影子银行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进行的各种各样的金融活动,都与信息化处理密切相关。

如果现在信息技术对于各行各业的影响还处于比较浅的层次,比如影响业务量或者服务模式,那么大数据作为企业的“石油”,必将从更深层次上影响每一个行业。大数据到底改变的是什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技术之间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和融合特征,不同产业方向间呈现“沙漏型”的产业融合特点,而大数据则成为提升产业价值的重要方向。数据的汇聚提升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质量;数据的应用为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等以“内容为王”的产业提供了优质内容;同时还带动了终端、信息安全等市场的发展。因此,发展大数据有利于提升产业整体的发展质量。

此外,大数据将在各行各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来看主要的应用在互联网、电信领域,此外在交通、政府、医疗领域也开始普及,各地政府也开始大数据的战略。

传统的IT企业,应该思考在数据提升企业价值这一大背景下,如何变革,以在信息技术为国民经济主导的新的历史时期获得长足发展。东软高级副总裁王楠认为,这是一轮来自技术和商业模式共同改变而导致的变革,企业做好战略布局、找准自己的价值定位非常重要。“通过这些年的布局,东软有自己的应用品牌,产品在一些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同时在支撑社会发展的关键性业务上,比如食品安全、智能交通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以及如何监测机动车尾气方面,我们都有相应的服务。通过前端感知设备、后端云技术的应用和大数据的支撑,帮助政府、帮助社会来解决这些问题。”

中标软件副总裁高巍表示,对企业来讲如何利用获得的数据给用户带来价值是最重要的。

泰达科技发展集团总工程师马萱谈到传统IT企业遇到的挑战时称:“新的产业变革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我们如何变原来的服务为适应现在企业需求的服务模式?新的服务模式也需要新型的人才,这也是个挑战。我们将来会创新出自己的模式,更好地服务于这个产业。”

上一篇:有热点,无亮点 下一篇:E7 v2能否打开大数据应用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