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数学创新思维

时间:2022-10-30 12:27:34

独立学院数学创新思维

一、数学建模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数学模型是对于现实世界的一个特定对象,为了一个特定目的,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作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而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数学作为一门技术的应用,是在深入调查、充分了解研究对象的信息、作出简化假设的基础上,用数学的理论和数学的思维方法以及相关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数学模型,也能够创新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和方法,然后,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计算,用得到的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并接受实际的检验。这个全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是数学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媒介,是数学实现科学技术转化的主要途径。数学建模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其特征是:问题具有现实性和挑战性,分析结果具有非唯一的开放性,强调了数学方法的过程性与发展性、各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已渗透科学、技术、工程、经济、管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分析与设计、预报与决策、控制与优化、规划与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具体的应用。一般认为,数学建模对能力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具有较强的“数感”,对给定的复杂问题背景进行数学化分析的能力;第二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的综合应用和创新、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第三是数学模型的求解能力,包括对计算机和数学软件的使用能力;第四是调查研究和搜集资料的能力;第六是良好的协调和合作能力;第七是较强的数学语言和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可以归结称为“数学建模的能力”。对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认为,数学建模教育以其独特的内容和方式契合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

二、数学建模教学的内容和师资准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数学的应用从传统的物理、力学等领域逐渐扩展到经济、金融、信息、环境、医学、管理、服务等各个学科及交叉领域。数学建模的专业领域涉及面广、建模方法形式灵活,基本方法包括初等分析方法、概率统计方法、微分方程方法、评价方法、优化方法、预测方法、决策分析方法等。数学建模教学的一般方式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利用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查阅文献资料,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讨论和辩论,并对困难和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和评价等。数学建模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数学素养和较强的教学指导能力。从知识准备上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数学专业知识。数学理论知识是数学建模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实际是应用数学的各个分支,涵盖了运筹学、统计学、数学规划、最优化方法、图论、数学实验等多门课程内容,要掌握其中最核心的技术和方法。2.数学应用背景知识。数学建模教学的问题都来自工程技术和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实际专业背景,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赛题2004年的“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管理”、2006年的“艾滋病疗法的评价及疗效的预测”、2008年的“数码相机定位”、2009年的“汽车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等,对实际背景的认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应用软件知识。常用的综合应用软件如Matlab、Mathematica、优化软件Lingo/Lindo、统计软件SPSS、图论工具软件等一些专业应用软件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能根据实际问题应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对软件进行合理的使用,并能对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处理实际问题能力进行培训,以缩短教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距离。从知识结构来看,数学建模的全部教学不可能由一位教师单独完成或单独完成的难度非常大,因此,很多学校是由教师团队来共同协作完成教学和竞赛培训的。一般是每个专题模型的教学由一位教师负责。但各个专题又不完全是相互独立的,每位教师必须具备对应用数学各学科的宏观驾驭能力,才能对学生进行方向性的指导。而数学应用的背景知识往往是数学教师所缺乏的,因此必须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能与不同学科专业的人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才能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形成优势互补。

三、数学建模教育在独立学院的创新模式探索

(一)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国家依靠“新机制、新模式”推动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由普通本科院校和社会力量合办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型为主。独立学院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还属新生力量,必须在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开拓创新,力争形成特色,创出品牌,赢得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从以下三点可以看到独立学院在办学机制和教育资源优化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独特的优势。1.灵活的专业设置,创新的教学体系。与公办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拥有更多办学自,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专业为主,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潜力,其理论教学体系依据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按职业活动实践的需要来重新组合课程,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应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2.年轻化的师资队伍。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一般由母体学校的聘任教师、退休教师、本学院的专职专任教师、外校或社会上的专家教师等组成。根据《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要求,专职专任教师占教师总数不低于1/2,其中具有高级职称和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均占30%以上,目前主要以引进优秀硕士毕业生为主,这样一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在思想上更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既善于从老教师身上学习宝贵的经验,也敢于向传统挑战。3.资源优化与共享。独立学院通常以文、理、工、法、商、管理等多专业共存,是小规模的综合性大学,不同专业的学生和老师有更多的交流,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灵活的适用性;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能力,独立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开展科学实验和实践创新的专业实验室,不同专业资源共享;与社会力量合办的模式有助于学校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到企业去开展实践,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使得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行业专家的专业指导,有效地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四、数学建模教育在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

在独立学院“基础知识够用,应用特性鲜明”的整体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精讲多练,去掉理论性太强的内容,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注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单学科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很少的,由于课程的基础性特征及课时限制,也未能很好体现出数学知识与技术在解决更广泛的专业问题的宏观指引作用及实现功能。在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弱的独立学院,更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从每年组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时学生的报名情况可见,独立学院的学生并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是数学建模所突出的数学应用的特点和技术功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希望学以致用。但是,一方面,开设数学建模课程的课时不会太多,参加建模培训班的同学更是有限。目前针对各类数学建模竞赛所采取的赛前短期集训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竞赛能力,但从长期目标来看,数学建模的能力并不是短时间集训突击能获得的,学生也普遍感觉很累,而且对数学方法的深入领悟是经过实践应用的长期坚持和循序渐进而慢慢形成的。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专任教师都比较年轻,对于数学建模教学经验不足。最初的模式是由学院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参与,而由学院聘请主办高校的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缺乏的压力,但外聘教师上课来,下课走,没有太多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也容易造成教学与实践交流脱节的局面。另外,部分教师依然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填鸭式的教学违背了数学建模教育的初衷,使得大部分学生逐渐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五、数学建模教育在独立学院开展的创新模式

为了更好开展数学建模教育,我们结合独立学院独特的灵活办学机制和资源共享优势,提出“优势+全面”的数学建模教育模式。

(一)创新的教学体系改革,为数学建模教育提供切实保障

1.将数学建模教育渗透到基础课程教学中

高等数学或微积分等基础课程是绝大多数专业的必修课程,课时多,当前大多数教材的例子多是几何应用或物理应用,理论上大都是连续型的,而且信息量较少,不能较好体现现代数学思想和现代数学方法,相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言,有些理论已滞后于实际的需要,有些对于新的科研成果并没能及时更新,急需改进或推广。在独立学院的教学改革体系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也能广开思路,制定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大纲,选择或自编应用功能较强的教材,立足于基础教学,从不同的细节和角度渗透、穿插适当的数学建模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如在教学中除了讲清高等数学的产生背景、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外,更要介绍其应用概况;通过工程实例和经济实例强调分段函数、复合函数的概念,介绍函数的拟合和分析方法;在第二个重要极限公式教学中介绍连续复利模型和人口增长模型;作为零点存在定理的应用,介绍“椅子在不平的地面上能放稳吗?”的数学模型;由最值推广产生最优化方法等。将数学建模教育渗透到基础课程教学中,做好数学基础课和数学建模课之间的衔接工作,这应该成为数学建模教育中最基础的部分。

2.基础选修和阶段性竞赛培训相结合

每学期开设40学时左右的数学建模选修课,允许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起选课,学习基础的数学建模方法和软件技术。同时,建立网上教学平台和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课程学习资料,提供网上答疑和开设讨论区,让学生加强学习交流。通过延长学习周期和延伸学习空间,让学生不致于倍感压力和难以消化,轻松学习。针对数学建模竞赛的赛前集中培训也可以分段开展,分初级、中级和强化培训,一般是鼓励二至三年级已参加过选修课的学生参加。主要是按照数学建模竞赛的规范和要求全面展开练习。初级阶段为建模培训做好准备工作,如应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实现文献查找和资料搜集,以及实际调查取证等相关技能培训,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技术方法,如常见的回归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中常用的数据分析的方法等;中级培训主要以案例分析和论文选读为主,选择有学科代表性、方法代表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典型建模问题和论文进行分析学习,这是培训过程的重心;强化培训是进行竞赛模拟实战训练,选定模拟题目让参赛小组按照竞赛的要求完成问题分析、模型建立和求解、论文写作等全过程,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指导。对数学建模的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要建立开放的评价体系,相信学生有独立创新的能力,只要学生有兴趣参与,成果的好坏是次要的,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自觉的创新意识、积极的求知欲、顽强的毅力、良好的分工合作能力。

3.数学建模文化活动纳入教学大纲,加强对数学建模文化和成果的宣传

很多大学都有数学建模协会,其宗旨是传播数学建模文化、组织学习活动,如名家讲座和经验交流等,同时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选拔队员。通过协会精心策划的活动,让更多学生感受到原来数学与生活是那么的贴近,数学的应用那么广泛,真正理解数学、热爱数学。与其他实践应用型竞赛活动相比,数学建模的成果很难以成品的形式直观展示出来,但可以通过学生以报告的形式发表自己的创意和演示模型,让学生通过现场讲演分析和与同学互动,让更多学生了解建模的过程和分享成功体验。要更好发挥社团活动的作用,首先,要建设规范的管理制度,将数学建模协会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纳入数学建模教学大纲,设立创新学分,形成完整的数学建模教育体系。另外,还要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活动开展监督机制,聘请专业老师指导,以保证活动的健康发展。

(二)高学历年轻化的教师队伍,为数学建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1.加强数学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的交流和开展联合教学

为了更好开展数学建模教育,独立学院应大胆选拔培养本院教师作为教学骨干力量。我国目前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仍以单一的科研型、学术型为主,新进的青年教师长处是学科理论基础好,对于实验室研究方式和论文报告驾轻就熟,但是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切了解,缺乏从理论向实际成果转化的实践经验,而且教师的单一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数学建模教学的需要。在独立学院多专业共存发展的格局下,可充分发挥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对数学建模内容实际应用背景分析的优势,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形成优势互补。也可以组织不同学科专业的老师参与数学建模教学,与学生有更直接的交流。通过具体指导学生开展数学建模竞赛,也能使年青教师获得全面发展和提高。这对独立学院的年青教师培养也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加强与其他同类院校的交流学习,切实制定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和培训模式。

2.开展师生合作型创新实践项目课题研究

很多数学建模的题目都是很好的科研题材,可通过设立学生“数学建模创新实践项目”活动专项资金,由学生自主选题或指导老师申请项目课题,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科研工作,真正实现从调查研究、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到解决问题、实践应用和信息反馈等实际实践活动的全体验,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数学建模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毕业设计题材。青年教师充满热情,乐于与学生交流,在师生合作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思想的碰撞和创新的灵感。数学建模活动是以“微科研”的方式进行的,教师要加快教学观念的更新,只有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识、研究水平和洞察力,才能以严谨的科研风格影响学生,以良好的科研能力指导学生。

(三)优质资源共享,为数学建模教育提供实践基地

1.不同专业的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现代各学科的不断交叉和融合,学生的知识面也要求以专业为核心的多向发展。通过数学建模内容的实际背景分析,了解不同科学领域的分析方法。数学建模教学是促进学生跨专业学习的很好途径。数学建模教学一般以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开展,可以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队,发挥各自的专业特点、优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取长补短。独立学院多专业共存发展的机制使得各种资源共享,使得学生跨专业学习有了强大的依托,对数学建模问题所涉及的一些其他专业技术原理增进了了解。例如,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建立的“创新实验教学中心”已建有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实训室、电子产品设计室、机电产品制作室、生物工程设计室等,并拥有了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工业控制计算机、单片机开发装置、可编程控制器、印刷电路板设计制作装置等软硬件设备,建立起了一支勇于创新、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这些优质资源的共享也为数学建模教学实践提供了便利,特别是有助于对一些工科技术背景的理解。

2.利用独立学院的企业和社会资源,互补互足

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社会影响来看,赛题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社会多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有些是直接由企业直接提供的,如2006年“出版社资源配置”就是由高等教学出版社提供的素材形成,因此赛题的实用性也引起了一些有关企业的关注,希望通过对赛题的进一步研究,使研究成果在生产和管理实践中得到直接应用。独立学院独有的校企合作模式以及广阔的多专业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资源,有利于实现教学和社会资源互补互足。在校方的全力支持下,选择合适的数学建模应用项目促进横向科研及其成果的转化,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建模的实用性。

六、总结和展望

数学建模的内容丰富多样,短期培训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加以拓展。从独立学院“优势+全面”的数学建模教育模式(如前图)可以看到,各类学校都有很多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只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任何探索都是有意义的。数学建模教育的开展并不只是一门独立课程的开设,其首先是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以一种开放式的活动方式让学生体验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数学建模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关系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长远目标。数学建模教育目标的落实不仅需要教师的付出,教学模式的改革,更需要学校各方面的重视、支持和协调,提供政策和机制保障。只有充分认识到开展数学建模教育的意义,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潜能和创造力才能发挥出来。

上一篇:促进农牧业增效方案 下一篇:职校班主任就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