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30 11:39:36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

摘 要: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概念,分析了目前小学班主任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从而有效地开展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教育的起步阶段,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班主任应该采取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班级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一、以人为本的概念

以人为本就是指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发进行实践的过程。小学班主任制订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等都要建立在全面发展学生的基础上,一切为了学生,一切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分析目前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

一直以来学生都处在一种被动学习的位置,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渐渐地被教育工作者采用在教学过程中。所以,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小学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管理是一项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班主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立人格,尝试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目前我国许多学校的教师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对学生的评定标准是由学生的成绩好坏决定的,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班主任要重新制订评定学生的标准,引导学生多样化发展,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尊和自信的品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小学班主任管理中运用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还要开放学生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发展成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综合人才。班主任应该尽量多开展一些可以增进师生感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开放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比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充分展现学生个性的班会,通过学生自由选择班会讨论话题,让学生自己主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班会活动中。班主任通过开展可以让师生进行交流的班级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班级的集体凝聚力,还能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制订个性化的评价体制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活动中的关键就是制订个性化的评价体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订出个性化的学生评价体制。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能单纯地依据等级划分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为学生制订合理的评价标准,做到既能对学生的进步作出肯定,又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要求学生及时地改正。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采用,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制订个性化的评价体制,使班主任可以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杨维靖.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

[2]杨维靖,陈媛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影像资料[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7)

上一篇:对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 下一篇:自主探究结合学案导学式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