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小

时间:2022-10-30 11:29:40

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小

[摘要]语言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语言在人类表达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然而语言绝不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唯一手段,“可说”和“不可说”相互补充共同来完成人类思维的表达。那么语言究竟在人类思想表达过程中起着多大的作用,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探究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小问题,进而说明语言的非工具性特征。

[关键词]“可说” “不可说” 非工具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29-02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时候我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却不知道如何来表达;有很多心里的想法或者是事实,很难仅仅通过语言来让别人了解;同样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等等。大家都知道语言就是用来表达思想的,那么出现上述这种情况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语言的表达能力究竟有多强?这些都是下文将要探讨的内容。

一、语言的功能及其表达的局限性

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是人类表达思想的最常用的方式,人们借助语言来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由此可见,语言在人类整个发展进程中所起的重要性。语言自身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它的表达信息的功能。语言学界的学者们对语言功能进行了多种分类,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韩礼德(Halliday),他认为语言主要分为以下四种功能:(1)表达思想的经验功能(experiential);(2)表达各个概念之间关系的逻辑功能(logical);(3)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影响人们的行为以及表达说话者的感情、态度的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4)保证语篇连贯、衔接的语篇功能(textual)。(霍凯特,2002:609)

人们表达自己思想的时候,最常借助的手段就是语言,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语言的目的就是交流观念、意见、思想等。然而,语言表达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只依靠语言来表达思想是不够的,有很多非语言表达在交际的过程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非语言表达主要指身势语、舞蹈和音乐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概括为非语言表达了语言符号所无法表现的人类内在深层的精神境界。非语言表达方式同样具有表达信息的功能,而且在人类表达思想的过程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有时甚至超过语言表达。事实上,这两种表达是缺一不可的,只有两者共同作用才能完成人类思维的完整表达。艾伯特·梅拉比安(Albert)曾在研究中发现,在信息的表达过程中,只有7%是由于语言所传递出来的,其中38%是由于嗓音,包括语调的抑扬顿挫和其他声音等被人们理解的,剩下的55%是因为非语言表达这种形式而被人所感知的。此项发现表明非语言表达在一个信息表达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远远超过了语言表达,由此可见非语言表达在交际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的确如此,有些时候在交流的过程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是一个身体动作就能让对方心领神会,甚至完全不需要语言的辅助就能完全清楚地传达明白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言表达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必须辅助非语言表达来共同完成思想的传达,两者构成了人类思维的整体表达,这也同时显示了人类思维的奇妙。

二、语言的表达能力

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表达的是人类思维的语言维度,我们称之为“可说”。事实上,人类思维中有许多情感是需要多种表达方式来共同传递的,比如,有些时候根本不需要言语,一个微笑就可以让人明白用意;而在我们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表达的时候,就可以借助非语言形式来帮助表达。所以,非语言表达方式也很重要,它表达的是人类思维的非语言维度,我们称其为“不可说”。而且这种表达方式在整个思想表达过程中同样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思想的表达。

(一)“可说”

语言表达的是人类思维的语言维度,我们称之为“可说”。语言是人类通过思维对世界概念化的概括,语言概括是指在人类语言起源的过程中,人类的基因与自然互相协调所产生的语言能力特征。语言是人类表达的一种“本能形式”。在神经生物学方面,克里克证明了柏拉图有关行而上学的观点:“确实存在这样一个外部世界,它大体上不依赖于我们对它的观察。我们或许永远也不能完全了解这个外部世界,但是我们能够通过我们的观察和大脑的操作获得外部世界的某些方面的近似信息”(克里克,2003:13)。实际上,克里克的思想表明了人类思维在语言层面及非语言层面理解外部世界的表达方式:人类可以通过“可说”来表达观察者对世界表象(人类神经系统)形成的较为清晰的概念;通过“不可说”来表达那些感官可以感受和体验到却又难以名状的世界维度。

(二)“不可说”

人类的感官是有限的,大自然的现象是复杂的。世界中的现象也是非常奇妙的,世界上存在着许多我们感官不能感觉到的现象。因此,世界上会有许多我们用语言表达不清楚的现象存在。这时就需要借助其他手段来辅助表达,比如像音乐、舞蹈、绘画、表情、手势等非语言表达方式就可以被用来传达信息。非语言表达方式表达的是人类思维的非语言维度,人们称其为“不可说”。它是指人类无法通过概念化的语言表达的思维层面,语言的逻辑本性使得语言系统不可能表达世界的全部,而且我们不可能用自己的感官来衡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够通过语言“丝丝入扣”地表达对世界所有事物的认识,因此人类不得不通过诸如动作、色彩、味道等其他的方式来表达“不可说”的思维维度。即便在现代社会,语言符号也不能完全取代非语言符号来表达人类思维的多维度特点。但是,非语言表达自身所具有的,通过比语言表达更加模糊的形式来表达思维对世界的感受这样一种特性,恰好满足了思维维度的非语言表达需求。所以语言是有其自身局限性的,这时就需要“可说”和“不可说”共同来完成人类思维的表达。

三、语言的非工具特征

“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工具”这一观点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它们认为语言只是一种交际工具,仅此而已,别无它用。这种观点在笔者看来是片面不准确的,因为他们将语言现象本身看成是思维的全部表达维度,认为思维只存在于语言表达之中,而忽视了思维其他表达方式这一事实。字典中给出的语言工具的定义是:(1)an implement or object used in performing an operation or carrying on work of any kind.(2)something that serves as a means to an end.

语言和工具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语言不能够被人类所创造。因为人类语言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它是属于人自身的一部分,不能随意丢弃的,它与人类的大脑、肢体、脏器等器官一样是人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的语言不是想用就用,不用就可抛弃的工具。语言不是创造物,文字才是创造物;表达不是创造物,工具才是创造物。语言与工具是截然不同的事物。我们再从“可说”与“不可说”维度表达的事实来看,语言是人类的心理表征,是人类自然、本能的表达,是通过遗传基因自然生长而来的表达方式,而不是人类自我创造出来的“工具”。语言所具有的非工具性特征导致了语言中存在不确切的表达。因此,虽然绘画、音乐等思维的非语言维度表达通过人造的色彩、画笔、乐器来显现,但是人造器物或工具则是表现的方式和手段,而不是思维维度表达的本身。(邹莹,尹铁超,2008:28)“语言是工具”这一论点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妨碍了人们对于思维本质特征的研究,更不利于深入探究语言这一思维维度的特性和功能。

如果一个“工具”的自身性质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时,人们就会对其进行更新,甚至最后会选择舍弃它以寻求更好的来替代它。语言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体现,无论它自身存在着怎样的缺陷,我们都不能将其舍弃,所以,语言和工具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两者完全不能等同看待。

四、结语

众所周知,语言在人类思想表达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尽管人们也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动作、表情等方式来传递信息,但是语言在整个思想表达的过程中是最常用的,也是最方便的媒介。大量事实表明,语言表达是有其局限性的,而非语言表达方式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之所以共同存在于人类的思维表达之中,也证实了人类思维的多重性。“可说”与“不可说”之间的关系显现了语言的非工具性质,人类语言不具有工具性质,语言绝不仅仅只是交流的工具。

【参考文献】

[1]邹莹,尹铁超.可表达思维维度形式研究[J].外语学刊,2008(4):26-28.

[2]张广林,尹铁超.论语言的缠绕特征及其非工具现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158.

[3](美)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09.

[4]Webster.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M].G.&C.Merriam Company,USA,1976.

[5]克里克.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上一篇:推崇“三德”教育创建和谐企业 下一篇:准谐振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