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表达和处理负面情绪

时间:2022-10-30 08:38:53

怎样表达和处理负面情绪

如果你家的宝宝常常因为负面情绪变得“不可理喻”,我们不妨反思一下:除了宝宝自身的因素外,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和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的方式有没有不妥之处呢?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如果想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和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父母应该为孩子做个表率。

下面,我们先听听一些妈妈说说她们的困扰,再听听有经验的妈妈是如何做的吧。

君君的妈妈的困惑: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我老是忍

记忆中,我小时候父母总是在吵架,有时吵起来一晚上都不睡觉,第二天两人继续冷战谁也不理谁,更别说给我做饭了,我总挨饿,所以,每次看到父母吵架我总是胆战心惊,自己一个人躲在被窝儿里偷偷哭泣。从那时起,我就发誓,将来我有了孩子,一定不让他看到爸爸妈妈无休止的争吵。我当妈妈后,和老公发生冲突时,不管谁对谁错,也不管老公如何指责我,我都忍着自己的不满,带孩子躲得远远的,避免和他发生正面冲突。可时间长了,老公更加肆无忌惮,甚至在我没有和他有任何冲突,仅仅是他情绪不好时,当着孩子的面也会对我大吼大叫,我心里异常委屈,现在孩子都两岁了,每次看到他的爸爸都会躲到我的身后,看到孩子这样我很心疼。

有经验的妈妈支招

齐齐的妈妈:不要忍气吞声!虽然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孩子需要的不是你为了他而忍气吞声,他需要的是知道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虽然妈妈强忍着没有发火,但孩子很会察言观色,可以推断出妈妈很不开心或者非常生气。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忍气吞声是面对矛盾的好办法,他长大后也会学着压抑自己。

思思的妈妈:要照顾到对方的情绪。君君的妈妈忍气吞声的态度看似忍让,其实会让君君的爸爸心里很不舒服,他会认为君君的妈妈不愿意跟他沟通。君君的妈妈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对君君的爸爸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但我不希望你这样说,因为你这样也会让我生气。你看孩子在这里,现在可能不太适合当着他的面谈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换个地方或者换个时间再谈吗?”上述表达的意思是我愿意和你谈谈,只是现在这个时间不太合适。妈妈这样说,既照顾到了爸爸,又照顾到了自己,还照顾到了孩子。

萱萱的妈妈:平静对待对方的负面情绪。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声音大点儿也无所谓,但语气越平静越好,要让孩子看到你在表达情绪时,即使不高兴也没有完全失控,妈妈(或爸爸)照顾到了周围的其他人。

球球的妈妈的困惑:心情不好时对孩子没有耐心,应付

这段时间工作中不顺心的事情特别多,所以每当结束一天工作回家后总是很疲惫,偏偏球球这段时间特别逆反(两岁半),你越不让他干什么事他就越要干,而且只要看见我回到家就让我给他讲故事,或者陪他玩游戏。每次我都强忍着烦躁,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就对他说:“妈妈需要安静一会儿,你自己玩一会儿。”可是他根本不愿意,没有办法,这个时候讲道理也讲不通,我只能继续应付他。

有经验的妈妈支招

静静的妈妈:对孩子解释清楚。孩子对父母情绪的好坏非常敏感,父母很难在孩子面前隐藏自己的情绪。3岁以下大的孩子会希望妈妈一回到家就可以一直看着妈妈,所以很难接受妈妈独自呆在房间里。妈妈可以对孩子说:“妈妈现在心情不好,需要自己呆一会儿,妈妈就在那个角落里,你可以看到妈妈。”呆在孩子可以随时看见你的一个角落里,是你更好的选择。当妈妈对孩子解释清楚后,孩子会知道情绪是妈妈的事情,和自己无关,也会有耐心等待妈妈了。

想想的妈妈:事先我们可以和孩子玩一些情绪表达的游戏,如我家宝宝现在两岁多了,我用不同颜色的卡片做了情绪面具:快乐、生气、伤心、害怕等,平时和他玩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一种颜色代表一种情绪,当我高兴的时候我会拿着代表快乐的卡片,表明我可以和他一起玩儿;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拿出代表生气的卡片,表明我现在很不开心,想自己呆一会儿,宝宝可以自己玩一会儿,不要打扰妈妈等。

晨晨的妈妈的困惑:实在气不过就打孩子

我家儿子都快3岁了,老是惹我生气,有时我实在气不过就打孩子一顿。比如有时我们带他一起去外面玩儿,到该回家的时候他总是不愿回,我要是硬拉着他走他就撒泼;有时到睡觉的时间了,而且他困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可他老是盯着电视看起来没完没了,我多说几句,他就说“坏妈妈”“我打你”等;有时无缘无故地大哭,还用力的打我。所以现在尽管他还不到3岁,我没少打他,但每次打过后我就非常后悔。

有经验的妈妈支招

涵涵的妈妈:不要太把孩子的话当回事儿,当他说“坏妈妈”的时候,他只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根本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是对还是错,也就是说3岁前的孩子还没有是非观念,你要是打他,他其实是被你的做法、你的态度吓住了,他口头上可能会说自己错了,但妈妈打他的原因他往往是不理解的。

萱萱的妈妈:最好忍住不要打孩子,忍得住不打孩子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忍住打了孩子的话就不要再对孩子道歉,因为孩子的头脑很简单,在他看来,道歉就代表妈妈不该打自己,自己没有做错,而事实上,孩子确实做错事了。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打只是象征性地打几下,而不是暴打,如果是暴打的话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暴打绝对不是教育的行为,因为自己平时积累了很多负面情绪,借孩子不听话这个机会来发泄,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向孩子道歉:“宝宝,虽然你做错了,但妈妈那样打你也是不对的,妈妈一时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向你道歉,希望你能原谅妈妈……”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最好做到动口不动手。

总之,父母表达和处理情绪的方式会影响到孩子,所以父母要不停地向孩子示范生气的时候应该如何,父母要想好自己怎样以身作则。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生活教育,也就是说,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后,告诉他怎么办。这样,孩子一学完马上可以练习,然后变成他自己的东西。

上一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下一篇: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