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背景下重庆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机制研究

时间:2022-10-30 07:26:02

统筹城乡背景下重庆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机制研究

摘 要 以重庆市中职教育为例,结合近年来中国教育经费统计情况以及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相关数据,分析重庆市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发现重庆市存在整体公共财政教育支出机制有待优化,政府对于农村职教的重视程度不够,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负增长,经费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需要建立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的长效机制,健全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统筹机制,优化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结构。

关键词 城乡统筹;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机制;重庆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0-0047-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1]。职业教育经费的充足投入和有效配置是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是针对市县以下的乡镇区域,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要教育对象,以培养服务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农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类型[2]。相关数据表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中农村生源约占 70%[3],因此中等职业教育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情况。针对现有研究过分重视教育经费收入而忽视教育支出情况的现状,本文结合近年来中国教育经费统计情况以及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相关数据,以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为例,揭示重庆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经费支出结构的主要举措。

一、重庆市农村职业教育公共财政支出情况分析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网站2015年2月27日公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4》为依据,以2014年重庆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标杆,选取差距在600元以内的省份湖北省、安徽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参照,对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情况,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增长进行比较研究。

(一)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情况

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的《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包括教育事业费,基建经费和教育费附加)为22576.01亿元,比2013年的21405.67亿元增长5.47%。但2014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情况分地区统计表明,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虽然人均收入相差不大,但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分别为447.14亿元、743.07亿元、690.63亿元和659.35亿元,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4省(自治区)分别为13.53%、15.93%、14.00%和18.95%,这两个项目重庆市都排在最后一位。这与2014年重庆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65.40亿元,同比增长10.9%的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更加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该市虽然公共财政教育支出2014年比2013年增长10.9%,但财政经常性收入2014年比2013年增长10.75%,相比较而言,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相对于2013年下降0.85个百分点。这说明,重庆市整体性的公共财政教育支出机制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农村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增长情况

教育事业费是指国家用于发展社会各种教育事业的经费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两部分。农村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中教育事业费增长情况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为9128.83元,比2013年的8784.64元增长3.92%,自治区增长最快,比例为61.40%。但表2的统计表明,虽然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均收入处于同一个水平上,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却差别很大,2014年4省(自治区)该项目分别为7387.96元、7516.91元、8586.94元、6978.79元,相对于2013年的7560.24元、7414.91元、6483.7元和46528.29元,增长比例分别为-2.28、1.38、32.44、6.90。统计表明,2014年,重庆市的农村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不仅远低于国家9128.83元的水平(相差1740.87元),而且其增长比例相对于2013年下降2.28%。这充分说明,在重庆市,相对于更多为城镇化建设培养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2014年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达到13119.07,增长比例达到6.16%),政府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三)农村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增长情况

公用经费支出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为完成工作任务用于设备设施的维持性费用支出以及直接用于公务活动的支出,具体包括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等。《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表明,2014年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虽然人均收入仅在600元以内,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增长情况却相差很大。统计表明, 2014年4省(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分别为3639.83元、2759.18元、2901.20元和3949.08元,相对于2013年的3995.18元、1960.47元、2001.29元和4244.24元,增L比例分别为-8.89%、40.74%、44.97%和-6.95%。这说明,重庆市农村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数量不仅未达到3680.83元的国家平均水平,而且增长比例在4省(自治区)中处于最后一位,且为负增长,很难保证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尽快实现。

(四)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4》相关数据,我们发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中,全国和重庆市事业性经费支出占整个教育经费支出比例分别为95.41%和88.57%,相差6.84个百分点,其中全国和重庆市事业性经费(个人部分)支出占事业性经费支出分别为48.85%和44.51%,事业性经费(公用部分)这一比例分别为51.15%和55.49%。这说明,重庆市投入在农村职业教育方面的事业性经费与全国平均值还有一定差距。全国和重庆市基本建设支出占整个教育经费支出比例分别为4.10%和11.43%,相差7.33个百分点。这说明,重庆市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用于楼宇、宿舍方面的基础设施支出比例比较大。总体来讲,重庆市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完善重庆市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机制

(一)建立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的长效机制

一是要提高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水平。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健全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4],重庆市不仅要实现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各地GDP的比例达到4%的要求,而且要提高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水平,大幅提升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二是建立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增长机制。重庆市要根据GDP增长的比例不断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在公共财政性教育经费和职业教育总经费中的支出比例,逐步缩小重庆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与城市职业教育经费支出、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基础教育经费支出的差距。

(二)健全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统筹机制

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经费支出统筹力度是全面提升农村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一是统筹重庆城乡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在统筹城乡背景下,不仅要加大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等在内的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经费支出,而且要加快建设一批重庆市市级示范和骨干中等业学校。二是统筹东部发达地区对重庆市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帮扶力度。要鼓励东部沿海地区政府与重庆市政府建立省际、府际合作关系,支持发达地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与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合作,从财政经费支出、社会捐赠支出等方面支持重庆市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优化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结构

从整体上讲,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要与经费投入保持适当比例,使生均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维持在合理范围。从内部结构优化角度来讲,一方面要统筹农村职业教育事业性经费和基本建设支出的比例,既要保证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又要满足教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投入方面软件需要;另一方面要保持事业性经费公用部分和个人部分适当比例,既要保证公用部分的教育事业发展支出,又要在教师收入、福利待遇、社会保险方面加强投入,从而保持事业性经费均衡支出,以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教育审计部门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监督, 完善农村职业教育财政拨款资金绩效评价体系[5], 优化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结构。

参 考 文 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 [Z].新华社,2010-07-29.

[2]王浩林,董黎明.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制约因素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J].职业技术教育,2014(10):70-75.

[3]周青.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目标定位的双重选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2):196-198.

[4]闵宏.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0.

[5]宋凡金,田书芹,王东强.城乡统筹教育背景下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31):39-43.

Study on Funds Expenditure Mechanism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ongq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verall Urban and Rural Areas

Tian Shuqin, Lu Bubi

Abstract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data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funds and its implementation, the article take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funds expenditur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of Chongqing.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overall public expenditure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needs to be optimized; the degree of government emphasis o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not enough; the average public budget public funds is negative growth; the expenditure structure needs to be further optimized. It is necessary for Chongqing city to establish long-term mechanism for improving of public expenditure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optimizing the overall mechanism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enditure, and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enditure.

Key words overall urban and rural areas;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enditure; expenditure mechanism; Chongqing

Author Tian Shuqi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Chongqing 402160); Lu Bubi, assistant accountant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上一篇: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 下一篇:九江市22家乡镇卫生院合理用药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