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安全区的组建条件

时间:2022-10-30 06:23:58

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安全区的组建条件

[摘 要]在南京大屠杀期间,20多位西方人士不顾本国政府的催促冒着生命危险留在南京,并且不顾日方当局的一再拒绝承认,克服重重困难,建立起了国际安全区,保护了25万难民。以往专家学者对国际安全区的筹备过程论述比较多,基本没有论述其组建条件。笔者拟对国际安全区组建的条件进行探析,以明晰安全区在筹备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重重障碍,讴歌20多位西方人士高度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国际安全区;组建条件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1 — 0049 — 03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日机于8月15日即开始对南京城进行疯狂的轰炸。11月下旬,当日军向南京进逼,国民政府着手迁都,22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重庆宣言》,政府西迁;随着国军的失利,军队也陆陆续续撤离南京,留在南京的难民此时已经失去了政府和军队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20多位西方人士冒着生命危险留在了南京。早在南京沦陷前,面对紧张的形势,留在南京的西方人士就开始筹划建立一个中立的区域,以便为留在南京未来得及逃难的难民提供一个避难的场所。11月下旬国际安全区委员会成立,并设立了安全区。安全区占地面积约3. 86公里,四面以公路为界,南为汉中路,东为中山路,北为山西路及其以北一带,西为西康路。界内共分设交通部大厦、五台山小学、汉中路小学等25个难民收容所。〔1〕然而安全区的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的。那么安全区组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克服哪些障碍?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安全区组建的条件进行论述。

一、南京国际安全区组建的最初“灵感”——上海南市难民区的成功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成立,是受到上海南市难民区成功的启发。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中日军队在上海开始了大规模的战斗。中国民众纷纷涌入上海公共租界以躲避战火,高峰时“达七十万人左右”。〔2〕由于租界人满为患,8月13日、15日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公董局相继宣布,阻止中国难民继续涌入。大批难民滞留在法租界大门外的南市地区,集结于法华民国路上,等候租界能为他们敞开大门。因南市为中国控制地区,时常遭到日机的直接轰炸,所以拥挤在此的难民的安全问题异常严峻。与此同时,南市本地居民大多已避入租界,还有许多公共建筑空置,可以用于安顿难民。日军在一步步逼近南市地区,如果中国军队和日军在这一地带发生地面交战,后果难以预料,很可能也会给一墙之隔的租界带来灾难。面对这种状况,饶家驹神甫等人发起设立南市难民区。他首先争得上海各慈善团体和英、法、美等国驻沪领事的首肯,然后联系中日双方,以求得赞同。11月15日,他的提议得到了中日双方的许可。11月8日开始用旗帜标出安全区的边界,9日完成了这个工作。至此,上海南市安全区开始运作。

上海南市难民区给了关注南京难民问题的人们极大的启示,他们决定如法炮制。据当时担任金陵大学校董会的董事长杭立武的回忆,是他最先提出在南京成立安全区的设想:“一九三七年十一月,我在南京看到报纸上报导上海有个饶神父,在上海设难民区,容纳很多妇女和小孩。我忽然动脑筋,觉得日本将来进攻南京了,我准备成立一个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设立一个难民区。”〔3〕米尔士写道:“关于安全区,我们是从上海饶神父(Father Jacquinot)的安全区得到启发的。”〔4〕贝德士在远东军事法庭作证时也曾说,国际委员会的成立是“以饶家驹神甫建立的国际委员会为榜样,这个委员会对那里大量的平民提供了相当的帮助,我们试图在相当不同的情况下在南京做相同的事”。〔5〕由此可见,上海南市难民区的成功对南京安全区的组建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安全区选址的区域优势成为安全区组建的自然条件

安全区的位置处在城区内西部,远离中日双方交战的区域。日军进攻的方向主要在中山门、光华门、中华门等处,也就是说交战区域主要集中在市区的东部和南部,而安全区的位置距交战区域较远。在安全区内,外国使馆林立,包括日本大使馆在内的许多国家使馆都设在这一区域内,这使得日军在最初轰炸和炮击时不得不有所收敛,从而使其受到战争威胁的可能性较小。

安全中包括了南京市的“新住宅区”。《南京难民区国际委员会报告书》记载:“新住宅区亦在难民区内,其中官吏阶级所住之广厦,业已搬空,其他新式房屋,曾为知识阶级及中产阶级所居者,其住户均已西迁。此等私人产业,有时仅有佣仆或戚属留守其中。”〔6〕所谓“新住宅区”,即二三十年代建设的高级别墅区。在这个区域内居住的主要是政府的高级官员,以及社会地位显赫的人,而这些人早在战火逼近南京时随着政府撤离。因此该区域空置住宅较多,便于安置难民。另外,在这个区域里,还有外国人办的很多教会学校,包括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神学院等,都为难民安置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三、强有力的组织者成为安全区组建的组织基础

由于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中方人士杭立武和西方人士魏特琳、米尔士、贝德士、史迈士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成立安全区的设想。1937年11月17日下午5点半左右,米尔士、贝德士和史迈士等三人,就设立安全区问题专程前往美国驻华使馆帕克的家中商谈。尽管贝德士认为建立安全区的计划是在“痛苦中勉力挣扎着”,并不非常看好能取得成功,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7〕贝德士、米尔士等人一直在为成立安全区而奔忙,他们积极联络尚在南京的各国人士,以组成拟议中的国际委员会。

11月19日,拉贝得知此事:在南京的西方人士“成立了一个国际委员会(主要由鼓楼医院的美国医生和在金陵大学任教授的传教士组成)。委员会试图建立一个难民区,即位于城内或城外的一个中立区。一旦城市遭到炮击,非战斗人员可以躲避到那里去”。在被问及“是否愿意参加这个委员会”时,他“表示愿意”。〔8〕据拉贝11月22日日记记载:“下午5时,国际委员会开会讨论成立一个南京平民中立区。大家选我当‘主席’,我推辞不掉,为了做件好事,我让步了。但愿我能够胜任这个也许会变得十分重要的职务。”〔9〕在日后的安全区工作中,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完全超出了人们的估计。但拉贝以其出色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带领着他的委员们,与日军展开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保护了二十多万中国难民。在这次会议上,国际委员会还发表了一项筹备设立安全区的声明,并通过美国大使馆将该声明转告中日交战双方。

留在南京的西方人士,大多都积极地参与和推动了安全区的组建。据拉贝12月1日日记记载:“许尔特尔打电话来说:罗森博士请德国人集中一下,商量什么时候必须登上三桅帆船。结果是:克勒格尔、施佩林、年轻的希尔施贝格和哈茨(一个奥地利工程师),这些先生们全都要留在这里帮助我。”〔10〕12月7日,魏特琳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同委员们讨论有关可以带进安全区的物品的通知等事宜。她看到史迈士、米尔士和菲奇把他们的所有时间都花在这件事和许多事情上。于是在日记中写道:“看见英国、德国、美国的商人同传教士在一起密切合作,真是太好了。”〔11〕

在安全区的组建过程中,国际委员会还努力地争得了各国使馆的支持和中国政府的认同。随后,为了取得日本当局的承认又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尽管多次与日方交涉,但是安全区一直没能得到日方的明确承认。不可否认的是,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努力争取承认的同时,并没有停止筹备建立安全区的工作。

四、各方的认同尤其是日本当局的赞同是安全区组建的关键

国际委员会成立后最先想争取各委员会所属国家使馆的支持。在拉贝当选委员会主席的当天,德国大使陶德曼正准备乘船离开南京。在上船前,通过拉贝的介绍,陶德曼大使认识了委员会的秘书史迈士博士,“大使同意委员会草拟的有关安全区的建议”。此前,英国和美国的大使已经同意了该计划。〔12〕得到英、美、德等国驻华大使的支持后,中日双方的态度是安全区计划能否实行的关键因素。在美国使馆的帮助下,中方很快表示支持该计划。1937年11月29日,在英国文化协会举行的例会上,时任南京市长的马超俊“当众宣布了国际委员会的成立”。〔13〕

能否取得日方的同意将决定安全区计划的成败。国际委员会清楚地明白,作为中日战争中强势的一方,日本当局的赞同是安全区得以运行最为关键的因素。国际委员会11月22日会议通过的安全区计划,经美国大使馆的电台发给了上海的美国总领事,由其转交给日本大使。〔14〕12月2日,通过上海的饶神甫转来日本当局的电报得知,日本当局对建立安全区的计划“予以否决”。〔15〕12月5日,国际委员会收到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发来的日本大使的正式答复,“日本军队无意对未被中国军队使用的地点或不存在军事设施或没有部署中国军队的区域发动进攻”。〔16〕这个答复表明日方不会对未被中国军方用于军事目的的地区发动进攻。日方不担保这个地区不受轰炸或炮击,但是只要中国军队不在此设防,日方就不打算进攻这个地方。这种回答被认为是日本当局愿意承认,而又不想承担明确承认的义务的外交辞令式的表达。日方的答复被国际委员会判定为是“暧昧的承认”:日方“故意用一些不甚确切的措辞,但已足以让我们相信计划将被允许实施”。〔17〕也就是说,日军没有完全否认安全区,但也没有承认安全区。〔18〕

日本当局并没有完全赞同安全区的建立,这显然比完全拒绝要好,最起码给安全区计划的进行留下了余地。12月4日,“难民们”就“开始陆陆续续搬进安全区”。〔19〕12月7日,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了《告南京市民书》,他们道出了自己的担忧:“然而在战争的时候,对于任何人的安全自然不能担保的。无论何人也不应当认为进了这个区域,就可以完全保险平安。”〔20〕由于自始至终未得到日本当局的肯定答复,所以安全区并不能全面保障难民的安全。

五、不允许有任何军事设施的存在成为安全区组建的前提

在1937年12月5日日方的答复中,日方担忧:“不论是在安全区内,还是在安全区的附近都有中国的军事设施和据点”,一旦在南京发生战斗,这些军事设施很难做到不被中国军队使用。〔21〕但是明确表示无意对未被中国军方用于军事目的的地区发动进攻。也就是说,在安全区内,不允许有任何一方的武装人员进入,当然也不允许有任何军事设施存在,这是安全区存在的前提。〔22〕

安全区内的军事设施问题在安全区筹备时确实存在。中国方面虽然同意设立安全区,但区内的军事设施还没有全部撤出,而且国际委员会与中国军方对安全区的边界还存有分歧,甚至军方的一些人不赞成设立安全区。为此,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不断与中国军方接洽,中国军方也答应给予积极配合。在得到12月2日饶神甫电文后的第二天上午,委员会就向中国军方提出撤出安全区的要求。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于同日复函拉贝,表达了与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合作的愿望并保证撤出军事人员和设施:“我原则上完全赞同成立这么一个区域的想法”,“关于从安全区撤出所有军事组织和交通设施一事,我已经下达命令……我会尽快敦促军事人员不得在区域内居住或穿越该区域。”〔23〕

尽管在短期内从安全区撤出全部军事设施有许多困难,但12月7日当国际委员会的总稽查施佩林先生巡视安全区时,“确认高射炮阵地已经从五台山撤出,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其他一系列军事设施正准备运走。”〔24〕虽然直到南京沦陷前的最后一刻,安全区内仍有中国士兵存在,但从总体上说,唐生智的命令还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至少撤出了部分军事设施。

由于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所做的努力,实际上,在日军进攻南京的过程中以及占领南京的初期,对安全区的存在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在12月13日日军进城之时,安全区总干事费奇在同日军小分队接触时,得知日军已经被告知安全区位置,一名日本军官“取出一张城区地图,在上面指指划划,他指的明显是安全区”。费奇对此感到庆幸,认为“安全区有希望了”。〔25〕12月15日,在日本使馆参赞福田的帮助下,拉贝等人会晤了日军特务机关的负责人。日军军事当局在会谈中没有提及承认安全区和国际委员会的问题,也没有要求国际委员会立即解散。日本军方对委员会于14日的信件的答复中包括:“中国警察可以在安全内巡逻,但必须解除武装,仅携带警棍”,“贵方委员会在安全区储备的1万担米可以供难民使用”。〔26〕上述内容表明,日本军方实际上是默许国际委员会和安全区的存在的。

综上,上海南市难民区的成功推动了南京国际安全区的组建,安全区的选址避开中日交战区域更有利于安全区的组建和运行,而强有力的组织者是安全区组建和运行的组织基础,安全区内不允许有任何军事设施是安全区组建的前提。另外,安全区组建的关键是各方的认同尤其是日本当局的赞同。不可否认的是,国际安全区始终未能得到日方的正式安全保证,但在日军已经兵临城下之际,只得投入运行。日本当局不公开承认则为己方保留进一步判断和采取行动的余地。因日方处于主动地位,他们可以随时取消对国际委员会未予公开的许可。日方的这种态度使得安全区的地位处于不明确的状态,也使得国际委员会的处境尴尬,最终在日方的压迫下自行改组并解散安全区。然而,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安全区组建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不容置疑,体现了高度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整个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安全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护了25万难民免于日军的屠刀。

〔参 考 文 献〕

〔1〕“南京大屠杀”史料编辑委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稿〔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80-81.

〔2〕罗义俊.上海南市难民区述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02).

〔3〕杭立武.筹组南京沦陷后难民区的经过〔Z〕.传记文学(台湾),41(03).

〔4〕〔美〕米尔士.米尔士致夫人函〔G〕//朱成山.海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2007:175.

〔5〕杨夏鸣.论南京“安全区”功能的错位及其原因〔J〕.抗日战争研究,2000,(04).

〔6〕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报告书〔G〕//张生,等.英美文书·安全区文书·自治委员会文书,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06:393.

〔7〕〔美〕贝德士.贝德士致妻子函〔G〕//张生.耶鲁文献(上),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10:153.

〔8〕〔9〕〔10〕〔12〕〔13〕〔14〕〔15〕〔16〕〔19〕〔20〕〔21〕〔23〕〔24〕〔26〕〔德〕拉贝.拉贝日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92,97,123,97,117,97,124,135,130, 149,135,137,146,181.

〔11〕〔美〕魏特琳.魏特琳日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181.

〔17〕〔美〕福斯特.致家人函〔G〕//章开沅,译.美国传教士的日记与书信,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2005:96.

〔18〕张连红.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J〕.近代史研究,2001,(03).

〔22〕王卫星.论南京国际安全区的成立〔J〕.民国档案,2005,(04).

〔25〕〔美〕乔治·费区.南京的毁灭〔J〕.郦玉明,译.民国档案,1995,(03).

上一篇:白天鹅宾馆集团化实现模式及其措施的探讨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