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更好地上好初三数学复习课

时间:2022-10-30 04:17:30

怎样能更好地上好初三数学复习课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复习课,是更好上好复习课的前提

复习课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既不同于新授课,也不同于练习课,新授课目标往往很集中,只需攻下知识上的一个或几个点,练习课是将某一点或一部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复习课是把平时一个个课时所学的知识从新的角度,按新的要求进行梳理,组织练习,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最终达到浓缩化,让学生在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领悟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素养。它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关键是要使学生在复习中把旧知识转化,并产生新鲜感,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因此,只有对复习课有了一个全面详尽的认识,才会从思想上高度地去重视,这是上好复习课的前提。

二、教师要充分理解、尊重自己的学生,为数学复习课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环境

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品质、学习环境等主客观因素决定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对于数学学科,这种差异表现得尤为突出。做为数学教师,要承认这种差异,既要欣赏智力好、学习品质好的学生,同时更要尊重那些基础薄弱、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理解他(她)们数学学习上的困难与造成差距的多方面因素,更不能在思想上轻视那些两有生(学习上有障碍、品行上有问题),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放弃他(她)们。教师如果能真正做到理解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我相信每一个学生也会被老师的真诚与爱所感动。他(她)们在课堂上就会有效地参与学习,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得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调动得起来。

三、立足实际、因材施教,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是更好上好复习课的有力保障

对学生的基础、认知和能力要了解,对学生的求知心理特点要掌握。既要研究学生的群体,又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尤其要对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目标要求,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各有所得。对中考内容、要求要熟悉,有的放矢,不能随意拔高或降低难度。复习计划制订要抓好两条线索:一是教师要对备考复习设计好自己的复习计划,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该详讲,哪些该精练;什么时间做什么工作等等。计划好之后,最好向学生宣布计划。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起到进行复习动员的作用,一方面还可以征求一下学生的意见,使计划更为完善。让学生知道这样复习的重要性、复习内容和进程,调动他们积极地与教师配合,使复习发挥最好的效果。二是每位学生还应当有自己的辅助计划。需仔细清理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的弱点,通过与数学教师交流,制订一个符合自己情况的复习计划,计划可大致与老师所讲内容同步,对自己不懂或学得不扎实的内容应予以更多关注。对老师强调的知识应予以巩固,对作业与测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应进行及时思考和解决。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就为更好的上好复习课做了铺垫,成为顺利施教的有力保障。

四、让数学复习课课堂成为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主阵地

众所周知,每门学科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各门学科的学习方式就应该有所不同,教学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数学学科对思路的敏捷性,运算的规范性、准确性,逻辑推理的严密性,表述的专业性、完整性等要求都比较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时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加以适时适量的点拨,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得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才会更好。让数学思想渗透于复习之中,让数学方法归纳成为复习的精髓。初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分类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所采取的手段、途径,常用的方法有消元、降次、代入、图象、公式、换元、分析、综合、反证、归纳等,对解决数学问题时也起着重要作用。复习课的选题不在于多,关键在与能体现知识间的衔接,把数学思想渗透与其中,让灵活有效的数学方法得以呈现,如“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图多变”、“多题归一”的题目进行复习,这样的复习经常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教师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现在是学习型社会,教师学习的渠道很多,关键是看你愿不愿意学,要学习什么,应该怎样学。站在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的角度,我认为教师应掌握以下几种知识与技能。

一是教师应学会自己制作课件,不能一直在网上查询、下载一些资料。

二是初三数学教师要对你所授的这门学科不同学段的知识体系有所研究。

三是初三数学教师要多研究中考试题,多做习题。

总而言之,初三数学复习课是提高中考成绩的重要环节, 又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是一片需开垦的地带,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复习课会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充满活力。

上一篇:抓住时机及时鼓励 下一篇:让多媒体课件为数学课堂插翅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