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探析

时间:2022-10-30 02:48:49

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探析

摘要:在当今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功能日趋弱化,无法使老年人的生活得到保障。而与养老院相比,更多的老人还是倾向于居住在家中安度晚年生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对老年人来说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种服务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泊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通过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例,分析现存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未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居家养老 困境 发展

一、前言

中国已然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在日益加剧。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庞大的养老需求,而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对于老年人来说则缺少了家的温暖,使没有子女陪伴的老年人倍感孤独。由此,许多新型的养老模式正在日渐成熟。其中,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对于老年人来说便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可以让老年人居住在家中安度晚年,它是以社区为平台,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所需的各种服务,是一种介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顺应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而发展出的一种适合现代社会的养老方式,它将逐渐在中国养老服务体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

(一)居家养老政策的出台

社区居家养老政策出台以后,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日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政府分别于1993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和2000年《关于加快实现福利社会化的意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00年下发了《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表明了政府对社会承担一部分养老任务持鼓励态度,同时大力推进社区老年服务事业的建设。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各地区的街道办、社区在管理和服务方面也已经具备了一套较规范化与系统化的管理方略。社区居家养老的设施建设、家庭服务、定点服务等主要服务形式也大体形成,社区养老服务格局则是以文化娱乐、心理保健、健康服务、社会参与、权益保障为主要服务内容的。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供给

1.养老设施建设:养老院分为公益性和盈利性两种,公益性养老院得到政府大力投资,使不富裕的老人也能老有所依;盈利性养老院则由民间投资,政府给予政策帮扶,盈利性养老院可以满足老人对养老环境的更高层次追求。但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所谓公益性的养老院并没有落到实处。

2.活动场所建设:在走访多个社区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一些社区在有限空间内建设了室内、外活动场所。比如老年人活动室、老年大学、图书馆、文化广场等。资金有限的地区也设置有老年人室、花园空地等。

3.健身器材建设:大多数社区附近都设有健身器材供老年人锻炼。但健身器材的种类仍需要补充和扩大,以鼓励老年人走出家门锻炼身体。

4.无障碍设施建设:在走访的几个社区中,都可以看到为方便乘轮椅而修建的缘石坡道,以及从室外进入到室内的坡道。为老年人的出行提供一个无障碍环境。

(三)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

1.生活护理。主要包括个人卫生护理和生活起居护理方面。如:协助老人洗漱,洗澡;保持老人容貌整洁、衣着适度;保持老人生活用品清洁卫生等。

2.助餐服务。主要有集中用餐和上门送餐。尊重老年人的饮食生活习惯;注意营养、合理配餐;助餐服务点应配置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无障碍设施;送餐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餐具应每餐消毒。

3.医疗服务。社区主要负责陪同老年人就诊、代为配药,并及时向老人家属或其他监护人反馈就诊情况。

4.代办服务。替老年人代购或代领物品、代缴费用。代办服务范围一般为日常生活事务。

三、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的困境

(一)服务狭窄化,辐射人群少

居家养老服务中一部分是政府购买服务,一部分是老年人自己购买服务。但是现在宣传居家养老服务先进地区时我们往往看到的都是政府购买的一部分,比如政府为贫困、高龄、残疾、家庭困难的老年人购买服务。这为广大民众制造了一个错误的舆论导向:社区居家养老就等同于政府为有困难的老人购买服务。这使得居家养老在实践中被狭义化定义,阻碍了居家养老的发展。

(二)运作资金严重匮乏

社区居家养老从本质上看,是具有社会福利政策的刚性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口的增长,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需求也在持续地、高速地增长。这种增长不仅表现在数量上,也表现在种类上。老年人对居住环境、文化设施、医疗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层次,更深入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居家养老资金来源仅限在国家通过民政局的投入以及一部分福利的资金。这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缓解自己匮乏的难题,必须更好地动员和吸引来自社会的资金。

(三)社区居家养老专业水平低,志愿者队伍弱

由于我国现代社会工作起步晚,专业人员缺口巨大,服务人员的队伍很不稳定。很多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只受过短期培训,甚至没有专业知识,只有“实战经验”。服务内容简单,仅限于帮老人做饭、简单的照料等。而志愿者方面,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方面的社会关注度与参与度远远不足,造成志愿者数量也远不足需要。专业人员和志愿者的双重缺口使得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成绩大打折扣。

四、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增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的广度

1.全面掌握服务对象的资料。这项工作要建立健全三个方面的资料记录:(1)各社区对辖区内60周岁以上的老人建立档案。(2)对社区“4050”人员、社区服务人员、志愿者进行档案登记。(3)对社区内的重点服务对象进行登记,进行服务的追踪、备份服务对象与服务人员的服务协议。

2.全面拓展服务内容。(1)依据各社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开办老年学校、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等精神服务。(2)选择性的根据老人需求,广泛借助社会力量,将送饭送药、家政服务、水电暖安装维修、家电维修等等服务带进老人家中。

3.服务模式推陈出新。(1)对贫困老人、有特殊贡献老人,政府补贴经费用做家政服务。(2)对无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搭建服务热线,提供紧急救援等服务,并按居家老人的需要,派遣专业人员到老人家中进行服务。(3)对日间无人照料的老人,社区建立日间托管站或与养老院合作,为老人提供日托服务。

(二)缓解经费紧张

社区居家养老必须要有资金支持,前文已经提到,我国居家养老资金严重不足。为了缓解这一状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扩大国家财政投入。应当扩大财政对于居家养老的资金投入。建立起对于居家养老这一项目的整体财政预算制度,确定居家养老费用之于国民收入的比率,确保对于居家养老的投入能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增长。要将居家养老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将为困难老人购买服务的举措发展成制度性安排,使所有老人获得政府的帮助。

2.实现投入多元化,引入市场化运营。应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将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市场化运营、产业化运营,从而使大众对居家养老的需求大到供给平衡。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可以推出不同层次的有偿服务,这样既实现了政府购买服务,又能买足不同阶层的老人不同层次的需求。使追求更高层次的富裕的老人愿意自费购买更优质的服务的同时也兼顾了资源高效分配与政府财政压力的减轻。

(三)建立专业化的服务队伍

专业的服务队伍对居家养老工作的成功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可是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还是远远不够。关于提升我国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笔者有如下一些想法:

1.吸收高学历专业人员。应当吸取年轻上进的专业对口大学生(如社会工作专业)加入到居家养老的工作中来,一方面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为居家养老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对基层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另一方面,他们也能为居家养老工作带来难得的活力,让老年人有机会和年轻人在一起生活,利于老年人拥有阳光快乐而又温暖的晚年生活。

2.培训低学历服务人员。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可以为“4050”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相当数量的工作机会,同时也符合了老年人对于居家养老的低收费、低成本的要求。但是此类人员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为了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的社区居家养老状况的分析,发现问题、得到启发。最后得出了在资金扩充、服务内容扩大、加强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三个方面的建议。希望谨以本文能为我国寻找和发展出来一条适宜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高效的中国特色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海燕.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4(01):111-114.

[2]刘波,杨雪莲.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困境及对策思考――以广州为例[J].特区经济,2014(11):96-99.

[3]郭婷.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浅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24-27.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及创新研究 下一篇:CISG在香港的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