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课堂提问

时间:2022-10-30 02:46:49

浅析学生课堂提问

[摘要]我们的学生长期停留在被动的“听,答、学、记”的角色上,体会不到自主学习的欲望和自由思考、主动发现、通过自己探索来解决问题的乐趣,学生被动地记住了所学知识的结论,却丧失了主动探询,发现及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古语云:“受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我们课改的目标也是如此,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所学知识的结论,而且要学会主动学习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课堂提问 思维发散 学习主体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43-01

在《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生的思考的频率调谐到“愤悱”的情景之中是当前诸多教师都意识到的问题。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自己提出哪怕一个问题都比教师提十个问题更有意义,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正像美国教育家布鲁巴所说的:“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无非就是教师的“一言堂”,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教,生学,教代替了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久而久之,让不少学生的学习越来越被动,甚至不愿学,厌学,而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追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发展,课堂成为此种“多边活动”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要求提问的方向与层次具有多向,立体的特点,可以师问生答,也可以生问师答,生问生答,让多向的思维交流在课堂生营造出一种自然活跃的气氛,有益于激发和调动学生思维的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的培养。将思考权还给学生,成为许多疑难问题解决的一种手段。

只有来自学习主体――学生本身的“问题”,才是学生思考水平与方向最忠诚的反映,也是吸引学生追求新知、探索创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的心理起点和情感原动力。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换言之,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使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始于学生主体的心理需求,达到有效激发学生接下来学习的积极性的目标。

因此,我们应该针对问题,师生共同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首先就应该从自身做起,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维、不同层次进行提问,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针对重难点设置导向性信息,诱导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要了结学生的发展水平,已有的能力状况,这样,我们在课堂上才不会急于提问或总结,才不会违背可接受性的教学基本原则,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地最近发展区。

(2)激起学生兴趣,创设主动思维的氛围。很多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没有进入课堂的氛围,一节课下来,他始终游走在课堂的边缘,让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兴趣这是学生主动思考的内因,是教与学融洽合作的起点,教师应珍惜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甚至指导,体验成功感觉,树立自信心,当然,这决不是说在这样就以定可以创设成功教育的课堂气氛,但是它必不可少,同时,课堂上应增加必要的“悬念”,没有对“悬念”的渴求,就没有“顿悟”厚的喜悦。

(3)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问题切得准。认真解读教材,充分了解学生,教师要问得精,问得巧;问在点子上,要让学生在真实的认知起点上思考,即让他能跳一跳摘果子,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尽量减少简单的判断型句式,如对不对?是不是?,尽可能增加述理型、发散型、求异型发问式的比例。提问应增加等待时间,让学生有静静地思考的时间。美国的心理学家罗伊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增加等待时间,课堂会发生以下变化:学生的回答变长,学生不回答的次数减少;学生回答问题时更有信心,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回答敢于进行挑战或加以改进;学生会提出更多其他的解释。

(4)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理,才能自信地面对课堂上学生提出地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积极地鼓励学生敢思敢想、奇思异想;教师只有具备了“收”地能理,才干于并乐于进行对学生思维地“方”,从而培养学生地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其次,还应改仔细分析学生地状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

(1)要让学生愿意提问题,首先要从兴趣和习惯上做起,努力加强我们课堂所教的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带着感兴趣的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探索求证的习惯,让问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探求的原动力,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不断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2)教师更应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张扬个性、鼓励求异、大胆探询的教学氛围,提倡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提问、互动、合作,打破学生畏惧心理。比如,“主体分层探索创新”教学实验过程中,我们就为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了不同层次、不同场合的提问、合作、探索的机会,加上积极采取的各种激励手段和正向的评价机制,有效地激发学生提问、质疑的积极性。

(3)在数学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只重视答案和计算结果,而不去深入思考思维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往往就意味着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这通常比让学生直接解答更加困难。特别强调了对学生“提问、质疑”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在阅读、自学中学会提问,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学会质疑,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解决学生“没问题可提”的问题。将“课堂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延伸至课堂之外,从而真正起到了通过树立“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的作用,

上一篇:军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浅析 下一篇:南钢:微利时代的精打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