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吉祥图案在传统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9 11:55:23

浅析中国吉祥图案在传统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中国吉祥图案传统服饰设计中的运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吉祥图案运用在传统服饰上起到了装饰美化的作用,同时中国吉祥图案也借助服饰的发展得到更好的延续和继承。本文从中国吉祥图案的传统文化、内涵、工艺技术发展的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吉祥图案在传统服饰设计中的运用,从而表明了中国吉祥图案在服饰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中国吉祥图案 传统服饰 传统文化 宗教思想

[中图分类号]J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16-01

在不同历史时期,工艺技术中国吉祥图案在传统服饰设计中的运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得到发展,并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语言和装饰风格。其中传统文化、内涵、工艺技术的发展成为中国吉祥图案在传统服饰设计中运用的主要推动力。

一、传统文化思想影响吉祥图案在传统服饰中的运用

(一)巫术影响下吉祥图案在服饰中的发展。早期人们服饰艺术中神兽、猛禽图案,期望以一种神异的震慑力来辟邪消灾,获得心灵上的庇护。这些服饰上的图案丰富多彩,形态各异。如:无毒肚兜、虎形围涎等,都反映了人们内心中原始巫术的缩影。

(二)传统礼制下吉祥图案在服饰上的体现说明了中国的服饰制度始终与中国传统礼制思想的紧密相连。然而宗教思想影响着吉祥图案在传统服饰中的运用。在中国古代,道教和佛教对民众的影响较大。如:佛教中的“宝相花”“八吉祥”等图案广泛运用在传统服饰中。道教所信奉的“天神灵物”“三清四御”“九天玄女”等题材被人们描绘、刺绣在服装上。通过具体形象的展示表明人们内心的美好追求,反映人们祈望吉祥美好的心理。

二、中国吉祥图案的寓意象征手法促进吉祥图案在传统服饰中的运用

寓意法是中国吉祥图案重要的构成方式之一,寓意的运用是借一个物体或一组画面暗喻美好的事物。用事物来寓意吉祥喜庆,是吉祥图案对素材较为直接的应用方式,能给人最为直观的祈福印象。

(一)喜庆节日丰富着吉祥图案在服饰中的运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像重大节日、盛大庆典、婚丧嫁娶等都有吉祥图案的身影。如:出嫁女子身着的绣有凤鸟图案,象征吉祥富贵的凤冠霞披;刺绣的鞋垫上绣上龙凤呈祥或祥瑞含义的花鸟鱼虫等装饰纹样。

(二)辟邪纳祥思想承载着吉祥图案在服饰中的运用。在我国,如:“无毒肚兜”“虎头帽”“长命锁”等一类辟邪配饰具有世俗性和直观性,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形象地表现出人们避邪求吉的愿望。

(三)生殖求子愿望推进吉祥图案在服饰中的运用。祈求多子的生殖崇拜是过去人们的重要信仰之一,人们利用某些特定吉祥图案的寓意表达祈求多子的愿望。例如:以寓意美好的植物为例,如:“石榴”“鱼戏莲”等是运用在服饰中常用的求子图案。

三、工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吉祥图案在传统服饰上的运用

(一)刺绣工艺的发展推动吉祥图案运用到服饰设计中。中国刺绣经过历代的发展,工艺及艺术造诣已臻至高峰。传统服饰上所绣的吉祥图案工艺精湛,题材广泛,包括云纹、花草、瑞兽、珍禽等图案以及象征避邪、纳祥、祝福等的命题。当面对绣着吉祥图案的服饰时,我们惊叹民间艺术家神奇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也被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折服。

(二)织锦技艺的发展推动吉祥图案运用在服饰设计中前进。锦是中国传统高级多彩提花丝织物。我国三大名锦――蜀锦、宋锦和云锦,它们各有特色,誉满中外。蜀锦的主要产品用单色线或金线织成团寿、团龙、万字文,通过织有吉祥图案的服装传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求与祝福。宋锦将折枝花卉用于织锦图案,或将夸张变化的缠枝莲花、穿枝牡丹等用作织锦图案。“状花”和“织金”是云锦具有代表性的两大品种,图案多用吉祥云纹穿插,龙凤纹、如意纹等常常出现在服饰中,使服装显得华丽精美、富丽堂皇。

(三)印染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吉祥图案运用在服饰设计中的步伐。中国印染技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其中扎染、蜡染、夹染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印花方法。唐宋时期扎染盛行,其图案寓意吉祥,如:“牡丹绶带”寓意富贵长寿,“鸾凤和鸣”寓意夫妻和谐。应用在服饰上极具装饰性。蜡染图案具有独特的效果,常用来表达吉祥的主题,如:“三羊开泰”“万象更新”等,使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夹染是将布帛夹于刻有相同花纹的两版型之间,再进行染色的印染工艺手法。夹染织物的花纹通常具有对称的特点,图案运用象征、谐音和借比等手法来表现丰富多彩的内容,表达不同的吉祥寓意。如:“连年有鱼”“鸳鸯戏荷”“鹿鹤长春”等,将实用性和审美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对中国吉祥图案在传统服饰设计中的运用分析,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吉祥图案对服饰设计的重要性,更加确定了中国现代服饰设计应根植于本土的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沈从文,陈茂同.中国服饰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柳林,赵权宜.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3]吉祥图案新视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对林纾文化变译的再思考 下一篇:论“墨迹”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