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专业舞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时间:2022-10-29 10:07:14

音乐表演专业舞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 音乐教学的最重要形式是课堂教学,最好的检验与提高的方式却是舞台实践。课堂教学是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的基础环节,舞台实践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也是对音乐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阐述了舞台实践教学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舞台教学提升音乐表演教学效果的途径。

【关键词】 音乐表演;课堂教学;舞台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音乐的课堂教学,要求音乐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尤其是表演技巧,进而掌握分析作品、表演作品甚至创作作品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一般来说学生们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从音乐门外汉变成行内人,具有从事音乐专业的基本能力。但是,课堂教学只是学生“入门”的阶段,尚不足完全掌握表演的路数,形成表演的风格,还需要通过舞台教学的体验、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和相关的理论水平。舞台表演实践,是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的最终体现,其综合性很强,包括表演者的表演、服装、台风、化妆,甚至还包括服务于舞台表演的音响、舞美等因素。通过舞台实践,不但能检验音乐表演者的基本功、学习成果,还能考验其个人综合才能、艺术创造天赋和心理素质、仪容举止。音乐表演,重在“表演”,要求其教学方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应该把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一、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教学的关系

音乐课堂教学能够快速、系统地让学生掌握专业技术,并让他们初步掌握表演技巧、学会经典曲目。凡是成功的课堂教学,最终都会在舞台上得到充分的体现。表演,是流动的艺术,它是通过生活体验之后,经过艺术加工和二度创作,使类似的感情再现。同时,音乐表演是人体发声器官的生理运动,它要受到人们的心理活动的影响、调控和支配。学生们必须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才能呈现出最好的状态,掌握表演的诀窍。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既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感情,要通过言传身教、理论阐释,让学生懂得:不能呆板地一动不动地歌唱,更不能毫无目的地随意表演,要在恰到好处的表演中用歌声来征服观众,要在富有修养的情感中表现艺术、表演音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舞台实践教学是难得的机会,是课堂教学的检验,是真实艺术实力的展示平台。教师要让学生体验专业音乐表演人员的处境,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观众的关注甚至是挑剔,学会把握步伐、服装、笑容、眼神、示意伴奏以及最后的答谢礼节等环节。可以说,只有通过舞台实践的经验积累,学生们才能在平常的学习与练习中,积极主动地注意到很多细节,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地进行训练。舞台实践对于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舞台实践可以检验课堂教学成果。目前,我国表演艺术已经得到高度发展,尤其是音乐表演艺术已经十分发达,观众对音乐演员人员舞台表现的鉴赏十分专业、十分苛刻。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认识到课堂理论知识重要性的同时,还要主动经受舞台表演实践的检验。也可以说,所有包括理论知识、艺术曲目、技能技巧的课堂教学,最终都要体现在舞台实践上来,要由舞台实践来检验。音乐教育院校要把舞台实践作为重要的教学形式,通过舞台实践教学让学生们重新理解与认识音乐的理论和技巧,既要丰富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又使他们熟练掌握舞台表演技巧、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学生的舞台实践表现也能反映教学的效果,是体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表现来检验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发现其不足,从而改进教学方式。

其次,舞台实践可以帮助查找学生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舞台技巧不行、展现不够完美,或者心理素质不好、发挥失常,最终不能得心应手地表演课堂教学中已经学会的音乐作品。比如,有的学生在表演的时候,只想着如何把声音唱出来,而忽略了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和表现,没有感情的融入,表演很呆板,没有生命力;有的同学舞台心理、舞台状态不稳定,练习的时候表现不错,一旦有观众在场,信心就不足,没有了底气,表演的效果变得很差。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必须通过不断的舞台实践,才能不断地发现不足,弥补不足,从而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最后,舞台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对于任何一个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舞台就像战场,就像赛场,就像生命的考验,熟悉了舞台就如同熟悉了战场、赛场,要多在舞台上进行“军事训练”,多进行热身赛,才能稳定心理状态,进而稳定表演状态,经受住舞台的考验。舞台表演,就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再现平时学习和练习积累起来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成果,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表演状态,使自已达到最佳兴奋点、结合点,从而把音乐作品表现、演绎出来。

二、如何把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相结合

艺术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培养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音乐素质、较强表演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这使他们具备走向社会、成为“音乐人”的基本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舞台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演的技能,提高组织开展音乐活动的能力。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让学生熟识舞台表演的程式,注意要点。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实地演练,让学生掌握舞台表演的基本常识,了解舞台的表演区位和各自功能,学习舞台表演的理论、常识、知识、技巧、礼仪,比如如何上台、走台、下台、谢幕,怎样和伴音伴奏伴唱、主持、灯光协调配合等。随着舞台教学的不断开展,教师们要针对一些典型学生的普遍性、个性化问题,如舞台信心不足、兴奋程度、技术难点、焦虑心理等,给出及时的、适当的建议、意见,帮助学生们克服困难,驾驭表演。

其次,要逐个环节把握好舞台实践教学的特点、要点。音乐舞台表演教学过程中,第一个环节是选择好歌曲,要根据学生的声部和声音类型及音质音色等特点,精心选择合适的、难度由低渐高的曲目,更好地发挥学生的长处,巩固后再补足短板。练习前,要组织学生进行统一的认识、理解和熟悉,以便更好地理解、掌握所选的作品,懂得依据歌曲的调性、风格、调式、歌词含义等因素来调整表演的音量、音色、咬字吐词、动作以及速度、情绪、气口安排等。表演时,要教会学生处理好手、眼、法、身、步和舞台美术、灯光、舞台调度等各方面的设计与协调。

再次,要让学生逐步推进舞台实践。对于初次上台表演的学生来说,教师要让他们在小范围内练习表演,演出的场地尽量是他们熟悉的,空间不要太大,可以组织比较熟悉的同学当观众,这样就使表演的学生心理压力不会很大,而适度的紧张又有利于发挥。对于大二的学生,可以加大上台表演的频率,一年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10来次,以班级、年级等为单位,以一定规模音乐会的方式,吸引较多观众,刺激学生的表演欲望,激发他们表演的创造性。大三、大四的学生,已经较为成熟,要继续组织常规化的上台艺术教学实践活动,还要积极推动他们参加社会上各种演出活动。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要推荐他们参加各类音乐比赛及选秀、竞争活动,最大限度地让他们积累演出实践经验。学生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公开表演活动,教师们要通过这样的舞台表演机会发现一些教育成果演变的因果关系、成败得失,对教学计划、教学方式及时进行调整,以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志伟.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实践与探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6).

[2]王元鹏.谈中国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J].音乐生活,2010(1).

[3]苏晨琦.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创新模式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5).

[4]于洲.谈美在歌唱艺术中的表现[J].音乐生活,2010(1).

[5]林庆华.谈钢琴基础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2011(4).

作者简介:林少坚,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副主任、二级演奏员、讲师。

上一篇:舞美工作的管理艺术 下一篇:小巷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