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10-29 09:02:09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搭配小组成员,提倡机会均等

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按照学生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在构建好学习小组后,还要帮助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明确任务职责,否则就会出现个别学生无事可做、自由散漫、低效混乱的局面。

动态平衡原则。小组合作学习运行一段时间后,应对各小组的表现及成绩进行阶段性总结,然后对不合理因素要进行调整;进行小组之间成员的调整,使其实力均衡;进行小组内角色的调换,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巡视检查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确保讨论集中于讨论目标。教师要了解、监控每个学生在讨论时的表现和反应,及时巧妙地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手段制止分心的学生。当学生的回答偏离问题或教学方向时,教师应该在不伤害学生自尊、不抑制其积极主动性的前提下,通过暗示、引导、点拨等方式,使其回答围绕问题,指向问题的正确答案,不要轻易中断他们的回答。

二、提供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首先,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开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教师鼓励冒险和独创,使学生真正“活”起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从众心理,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再次,教师要教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表F自我才能,而又乐于听取他人意见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合作、交流、协调的能力。

多鼓励,少批评。在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多鼓励,尤其是学困生更需要鼓励。另外对学生的鼓励不仅限于课堂上,如果在课后用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鼓励,也同样能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

适时指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点,明确指出某项合作的目标和达到目标要做的各项工作,让学生在正确目标引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探索。同时更要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去,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发挥团队精神,互教互学互助。这是实现课堂教学多维互动的重要环节。只有组与组形成竞争,组内学生形成竞争与帮扶的学习环境,组与组之间学习,才能使学习的效率最大化。不过,在评价内容上,既要注重学习目标的检测,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性、创造性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三、创设合作学习的支持性环境

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学生的心理发展往往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期间因为胆怯、紧张、怕错、怕老师学生耻笑等而不能正常展示。要使他们忘却“胆怯”,顺利进入心理“开发”的状态,就必须有一个心理预热的过程。

教师适时参与。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是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甚至可以参加其中的一个组,做他们的顾问,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通过师生合作来带动生生合作。

学会欣赏。教师诚心诚意地肯定,容易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学生敢说、敢做、敢评,就能体验到参与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就能乐此不疲地投入自学与反馈的良性循环状态,从而达到主体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

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教师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器重我。要把他们每一点的积极性、每一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它生长起来,壮大起来。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再产生自卑。

(作者单位:山东滕州市滨湖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讲的都不考”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