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标识佩带率低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2-10-29 07:41:50

动物免疫标识佩带率低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摘要:从7个方面分析了动物免疫标识佩带率低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旨在加强对动物养殖环节的管理。

关键词:动物;免疫标识;佩带率;分析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8-0079-02

动物免疫标识佩带率是衡量畜牧部门防疫密度的重要指标,对动物养殖环节养殖档案的建立健全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佩带标识是实现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的关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动物免疫标识佩带率普遍较低。本文从7个方面分析了动物免疫标识佩带率低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旨在加强对动物养殖环节的管理。

1 原因分析

1.1 畜主低触情绪

动物佩带免疫标识后,往往会出现同群动物之间相互啃咬现象,很容易咬掉,出售时还须补打耳标,造成麻烦;有的动物佩带标识后,订标处发炎,奇痒,在树干或墙上摩擦,导致耳部撕裂,大量出血。为此,多数养殖场户不愿接受给自己饲养的动物佩带免疫标识,有较大低触情绪。

1.2 防疫人员工作敷衍

动物防疫工作检查方式,基本上是一个行政村查一个村民组,一个村民组查五户猪牛羊和五户禽的模式,防疫人员为了减轻工作量,每个村只需重点做好一个村民组的动物免疫标识强制佩带工作就能出成绩,其他村的防疫佩标,如果群众不主动接受,一般不强制的。

1.3 养殖场防疫佩标有缺陷

大多数养殖场的动物防疫工作是由本场技术人员完成的,有的养殖场不使用国家免费提供的疫苗,而使用自己采购的高效苗,动物免疫标识佩带率极低,即使乡镇防疫员把强制免疫疫苗和标识发给养殖场,养殖场主只防疫不带标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1.4 检疫人员责任心不强

已经佩带免疫标识的动物,检疫合格后,检疫员要逐头(只)核对标识号码,然后填写在检疫合格证明上,有的标识,由于长时间磨损,很难辨认标识上的数字,影响出证速度,检疫人员更乐意经纪人在收购动物时临时佩带标识,便于耳标号码登记,因而会延伸到养殖场(户),出现防疫时有标不带的现象,造成免疫耳标佩带率低。某些检疫人员长期与动物经纪人业务往来,形成了较为密切的关系,对经纪人不凭标识收购动物的违法行为知而不报;某些检疫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报检动物实施检疫出证时没有认真核对动物标识编码信息,简单地将畜主或经纪人提供的标识号码输入电脑打印,造成外调动物标识不全,标畜不一致,甚至有不同区域标识混用,这也是造成免疫标识佩带率低的原因之一。

1.5 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本应发挥其查证验物把关作用,但因为取消了检查站各种收费,工作量大且很辛苦,检查站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对过往运畜车辆又不能实施强制性拦截,致使一些没有佩带标识、或证标不符的运输动物车辆顺利通过检查站。

1.6 屠宰环节检疫把关不严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乡镇级小型屠宰场点缺少必要的监督管理,驻场检疫人员没有做到依法行政,对进场动物只进行补检和补交检疫费即可进场屠宰。

1.7 监督机构执法不力

依据《畜牧法》六十八条规定,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是《畜牧法》执法主题,在没有成立综合执法的省份,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动物不佩带免疫标识的违法畜主,没有执罚权,畜牧部门办理不凭动物标识收购销售动物的案件较少,执法力度小。

2 对策

2.1 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动物防疫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让广大养殖场(户)认识到动物佩带标识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拒绝给饲养动物佩带标识、擅自出售没有佩带动物标识的动物是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从自觉接受畜牧部门对动物的依法强制免疫和佩带免疫标识工作。

2.2 严把“三关”

2.2.1 把好产地检疫关 检疫人员在实施动物出栏前的产地检疫时,要严格把好标识关。一是对没有佩带动物标识的畜禽,禁止出具动物B证;二是对没有建立养殖档案,或没有执行国家强制免疫制度的不得出具动物B证;三是禁止出栏时佩带动物标识或收购后再加施动物标识。

2..2.2 把好流通关 各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运输环节动物佩带标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没有佩带动物标识的,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禁止在公路检查站补打标识。

2..2.3 把好屠宰关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推行屠宰加工企业畜产品安全企业责任制,加强企业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下,企业要加强对收购动物标识的登记管理,建立动物收购屠宰及产品品质检验档案,严格把好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最后一道关,真正建立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让广大群众吃上放心畜产品。

2.3 加强管理

2.3.1 加强对检疫人员的管理 切实加大对检疫人员的管理力度,制定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对不凭免疫标识检疫出证的行为,按照《动物防疫法》第七十条规定对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2.3.2 加强对乡镇防疫人员管理 对乡镇防疫人员管理是确保动物免疫标识佩带率的关键,也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主力军。乡镇政府应把防疫员纳入村级干部进行统一管理,实行绩效工资制,按照动物强制免疫标识佩率发放防疫员工资。对动物免疫标识佩带率低,免疫档案不规范不完备防疫员予以解聘。

2.4 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大执法力度,从养殖环节、流通环节、屠宰场环节层层把关,严禁未经佩带标识的动物出售、运输、屠宰;对养殖场实行一对一监管,责任到人,实行养殖场量化考核,分级管理,做到监管到位;对违法行为做到打击有力,处罚到位。

上一篇: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装工艺 下一篇:高速公路桩板墙抗滑桩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