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1 16:58:36

动物防疫管理

动物防疫管理范文第1篇

1当前村级动物防疫员现状

1.1基本情况

胶州市辖l1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811个行政村,规模养殖场565个,散养户6632个,现有村级动物防疫员505名。目前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的年龄结构为:20~29岁23人,占4.5%;30~39岁115人,占22.77%;40,-49岁257人,占50.89%;50—59岁109人,占21.58%;60岁以上1人,占0.20%。学历构成为:初中296人,占58.61%;高中123人,占24.36%:中专52人,占10.30%;大专26人,占5.15%;本科3人,占0.59%;其他5人,占0.99%。这505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具体在基层一线从事动物免疫、消毒灭源、程序化免疫、耳标加挂和信息采集、动物饲养防疫信息普查和上报、动物防疫档案填写、动物疫情普查和上报、协助产地检疫,今年又把畜产品安全监管列入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范围。

1.2管理情况

1.2.1聘用在选聘过程中,通过村委推荐、基层站和镇(处)农办审核、笔试、面试、公示等环节,严格村级动物防疫员的选聘工作。选聘后,每年由各镇(处)政府对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聘用,签订《胶、I'l市村级动物防疫员非全日制用工聘约》,同时签订《胶州市村级动物防疫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书》,明确其分工区域,落实相关责任。同时每年对本年度考核平均分低于70分的进行解聘,并将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懂业务并热爱畜牧兽医事业的优秀人员选聘到队伍中来。’

1.2.2分组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我们根据养殖情况和村级防疫员所在村庄进行划片分区,7~8个村为一片,由4-6名村级防疫员负责,其中技术好的和技术差的相互搭配,防疫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并设组长一名,实行组长负责制。在考核过程中,由镇政府和基层站组织以组为单位进行打分,根据考核分数兑现各组防疫员的误工补贴。同时对组长给予一定的补助。

1.2.3调度为切实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我们对防疫员实行集中防疫期间周调度,日常免疫期间月例会制度。通过召开调度会,全面掌握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开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对存在的困难帮助其解决,有力地推动了动物防疫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1.2.4考核为了公平、公正评价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开展情况,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激发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专门制定并印发了《胶州市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和《胶州市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目标量化考核评分标准》。今年,根据工作的变化和调整,我们又对(胶州市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目标量化考核评分标准》进行了修订,将程序化免疫、免疫补免日制度以及生猪耳标管理列入考核内容,以更适应当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需要。在具体考核中,由各基层动物防疫监督站负责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开展、学习培训、作风纪律等情况进行一月一评,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他们的工作补助经费。

1.2.5培训为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业务水平,在每年春、夏、秋三季集中免疫前,各镇(处)会同基层站结合工作经常出现的问题,对辖区内的防疫员进行动物防疫技术培训。同时,充分利用周调度、月例会的机会,结合上级业务部门的新要求,对村级动物防疫员开展相关方面的培训。每年7、8月,由市疫控中心组织,分点对全市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一次集中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包括动物疫病防控理论知识和免疫、消毒、采样等操作技术。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使村级动物防疫员熟练掌握免疫、消毒、加挂耳标、识读器使用和样品采集等业务,确保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1.3待遇情况

目前,我市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补助经费为每人每月平均300元,由青岛市和胶州市两级财政按照l:1的比例承担。工作补助经费每半年根据考核成绩,通‘一卡通”的形式发放给村级动物防疫员。同时,部分镇在集中防疫期间还拿出部分资金对防疫员进行补贴,或者安排午餐、安排车辆、发放工作服等,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补助经费较低

目前,村级动物防疫员承担着免疫注射、消毒灭原、程序化免疫、追溯体系建设、协助检疫、疫情普查、预警预报以及畜产品安全监管等方面工作,这些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而且同时具有艰巨性和危险性。经调查测算,春、秋两季集中防疫各工作20天,夏季集中防疫工作1O天,每月日常工作5天,每年工作大约95天,按照每人每月平均300元的标准计算,平均每天的补助经费37.89元。随着劳务工人工资的不断增长,目前一个劳务工人工资平均每天在100元以上,而村级动物防疫员一天的补助仅为一名劳务工人的三分之一。这样,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因工资较低,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积极性较差,大部分精力没有放在动物防疫上,致使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在落实各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时,不能按照要求真正到位。

2.2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通过调查发现,这支队伍老龄化偏重,505名村级防疫员中,40~5O岁的占50.89%,50岁以上的占21.78%;学历普遍偏低,专业技术不强,505名村级防疫员中,初中文化占总人数的58.61%,兽医专业人员比例不到10%。这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不足,面对日益复杂的重大动物疫情和日新月异的动物防疫技术,即使通过加强学习、加大培训力度,也仍然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2009年以来,农业部大力推进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程,是一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红外线扫描技术以及二维码识读技术等的高科技含量的系统性工作,对村级动物防疫员操作要求非常高,这对年纪较大、学历偏低的村级动物防疫员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显然目前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还不能完全胜任这一工作。

2.3考核和使用有失公正

通过调查发现,个别镇(处)村级动物防疫员在考核和聘用工作中,当地政府和基层站由于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没有严格按照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实绩进行量化考评,也没有根据他们的工作完成情况决定是否聘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部分优秀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给整个队伍的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

2.4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后备力量严重匮乏

由于村级动物防疫员收入低、待遇差,同时动物防疫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目前没有办理个人意外伤害保险,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而且工作辛苦、工作难度大、工作环境差、防控压力重,除了50岁左右不好找其他工作而继续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出工出力之外,对于年轻同志的吸引力不足,懂技术、有知识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造成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后备力量严重匮乏。

3意见及建议

3.1提高待遇

3.1.1增加补助金额根据目前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务,按照目前物价上涨的速度和劳动力的升值估算,村级动物防疫员补助经费最少应提高到每月600元左右。这样一般的防疫员每年的收入是7200元,这必然大大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1.2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为了减轻村级动物防疫员在发生意外时家庭的负担,给予必要的社会保障,市财政应拿出一部分资金为全体村级动物防疫员购买一份人身意外保险。

3.1.3统一服装村级动物防疫员在进行免疫注射、打挂耳标、消毒灭原等工作时,需要在猪圈、牛棚、鸡舍间来回奔波,工作辛苦、工作难度大、工作环境差,因此,应为村级防疫员统一制发工作服,按顺序印制编号。这样不仅提高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待遇,激发了其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树立了队伍形象。

3.2淘汰更新

为了逐步提升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素质,更适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下一步应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将年龄偏大和学历低的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淘汰,将素质高、责任心强、懂业务、热爱畜牧兽医事业的年轻人员选聘到这支队伍中来。同时,在条件较好地镇(处)探讨减员增效的工作模式,每个镇(处)在现有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基础上,通过层层选拔,将现有数量缩减N-分之一,这样他们的工作量增加到原来的一倍,工作性质由兼职逐步向全职过渡,但是他们的工作补助经费也相应的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到一倍,这样不仅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同时管理也跟上了,整体队伍素质也提高了。

3.3加强管理,严格使用和考核

对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半年和年终考核时,各基层动物防疫监督站作为考核的主体,要严格按照《胶州市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目标量化考核评分标准》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进行考核,真正建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激励机制,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张榜公示三天,征求村级动物防疫员意见。同时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考核公正、公平,向辖区内养殖场户、村委等单位公布举报电话,鼓励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举报,对举报情况要认真核实,核实情况要列入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考核,杜绝各种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现象的发生以保护大多数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利益不受侵害。对于考核成绩低于70分的,各基层站要向当地政府建议进行淘汰,重新选聘。

3.4加强调度和技术培训,切实提高防疫员技能

各镇(处)和基层站要严格落实集中防疫期间周调度、日常免疫期间月例会制度,真正将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充分利用集中免疫、日常调度的时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市疫控中心也要定期组织对全市的防疫员进行技能、理论培训以及应急演练,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综合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水平。

3.5加强组织领导

动物防疫管理范文第2篇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防疫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进出境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

本法所称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本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

本法所称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第四条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规定管理的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

(一)一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二)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

(三)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前款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具体病种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五条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第七条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动物防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军队和武装警察部队动物卫生监督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军队和武装警察部队现役动物及饲养自用动物的防疫工作。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设置的原则建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技术工作。

第十条国家支持和鼓励开展动物疫病的科学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广先进适用的科学研究成果,普及动物防疫科学知识,提高动物疫病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十一条对在动物防疫工作、动物防疫科学研究中做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动物疫病的预防

第十二条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对动物疫病状况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措施。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国内外动物疫情和保护养殖业生产及人体健康的需要,及时制定并公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技术规范。

第十三条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确定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制订本行政区域的强制免疫计划;并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增加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报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本管辖区域内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做好强制免疫工作。

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按照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强制免疫工作。

经强制免疫的动物,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实施可追溯管理。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动物疫情监测。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动物疫病监测计划。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等情况进行监测;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阻碍。

第十六条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对动物疫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动物疫情预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接到动物疫情预警后,应当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第十七条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本法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做好免疫、消毒等动物疫病预防工作。

第十八条种用、乳用动物和宠物应当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

种用、乳用动物应当接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定期检测;检测不合格的,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九条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和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动物防疫条件:

(一)场所的位置与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距离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

(二)生产区封闭隔离,工程设计和工艺流程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三)有相应的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染疫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清洗消毒设施设备;

(四)有为其服务的动物防疫技术人员;

(五)有完善的动物防疫制度;

(六)具备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动物防疫条件。

第二十条兴办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和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附具相关材料。受理申请的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发给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不合格的,应当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需要办理工商登记的,申请人凭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名称、场(厂)址等事项。

经营动物、动物产品的集贸市场应当具备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载工具、垫料、包装物、容器等应当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要求。

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动物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运载工具中的动物排泄物以及垫料、包装物、容器等污染物,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不得随意处置。

第二十二条采集、保存、运输动物病料或者病原微生物以及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动物诊疗以及易感染动物的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

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二十四条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逐步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应当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经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验收合格予以公布。

本法所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指具有天然屏障或者采取人工措施,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规定的一种或者几种动物疫病,并经验收合格的区域。

第二十五条禁止屠宰、经营、运输下列动物和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下列动物产品:

(一)封锁疫区内与所发生动物疫病有关的;

(二)疫区内易感染的;

(三)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

(四)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

(五)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

(六)其他不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有关动物防疫规定的。

第三章动物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

第二十六条从事动物疫情监测、检验检疫、疫病研究与诊疗以及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及时报告。

接到动物疫情报告的单位,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处理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上报。

第二十七条动物疫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其中重大动物疫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必要时报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认定。

第二十八条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通报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与同级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条约、协定,及时向有关国际组织或者贸易方通报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

第二十九条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及时公布全国动物疫情,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疫情。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物疫情。

第三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动物疫情,不得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动物疫情,不得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

第四章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

第三十一条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应当采取下列控制和扑灭措施:

(一)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调查疫源,及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疫区范围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对疫区实行封锁。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可以责成下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迅速扑灭疫病。

(三)在封锁期间,禁止染疫、疑似染疫和易感染的动物、动物产品流出疫区,禁止非疫区的易感染动物进入疫区,并根据扑灭动物疫病的需要对出入疫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

第三十二条发生二类动物疫病时,应当采取下列控制和扑灭措施:

(一)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限制易感染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及有关物品出入等控制、扑灭措施。

第三十三条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撤销和疫区封锁的解除,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评估后,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第三十四条发生三类动物疫病时,当地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组织防治和净化。

第三十五条二、三类动物疫病呈暴发性流行时,按照一类动物疫病处理。

第三十六条为控制、扑灭动物疫病,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派人在当地依法设立的现有检查站执行监督检查任务;必要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临时性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执行监督检查任务。

第三十七条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疫区易感染的人群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第三十八条疫区内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兽医主管部门依法作出的有关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藏匿、转移、盗掘已被依法隔离、封存、处理的动物和动物产品。

第三十九条发生动物疫情时,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部门应当优先组织运送控制、扑灭疫病的人员和有关物资。

第四十条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突然发生,迅速传播,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以及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构成重大动物疫情的,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第五章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

第四十一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具体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官方兽医应当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取得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制定。

本法所称官方兽医,是指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并经兽医主管部门任命的,负责出具检疫等证明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

第四十二条屠宰、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以及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产品前,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接到检疫申报后,应当及时指派官方兽医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现场检疫;检疫合格的,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实施现场检疫的官方兽医应当在检疫证明、检疫标志上签字或者盖章,并对检疫结论负责。

第四十三条屠宰、经营、运输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应当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应当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

对前款规定的动物、动物产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可以查验检疫证明、检疫标志,进行监督抽查,但不得重复检疫收费。

第四十四条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托运人托运时应当提供检疫证明;没有检疫证明的,承运人不得承运。

运载工具在装载前和卸载后应当及时清洗、消毒。

第四十五条输入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动物、动物产品,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的,方可进入;检疫所需费用纳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四十六条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引进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胚胎、种蛋的,应当向输入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办理审批手续,并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取得检疫证明。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引进的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到达输入地后,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引进的乳用动物、种用动物进行隔离观察。

第四十七条人工捕获的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野生动物,应当报经捕获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经检疫合格的,方可饲养、经营和运输。

第四十八条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货主应当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下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处理费用由货主承担。

第四十九条依法进行检疫需要收取费用的,其项目和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物价主管部门规定。

第六章动物诊疗

第五十条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动物诊疗活动相适应并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场所;

(二)有与动物诊疗活动相适应的执业兽医;

(三)有与动物诊疗活动相适应的兽医器械和设备;

(四)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第五十一条设立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动物诊疗许可证。受理申请的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发给动物诊疗许可证;不合格的,应当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凭动物诊疗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动物诊疗活动。

第五十二条动物诊疗许可证应当载明诊疗机构名称、诊疗活动范围、从业地点和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等事项。

动物诊疗许可证载明事项变更的,应当申请变更或者换发动物诊疗许可证,并依法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第五十三条动物诊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做好诊疗活动中的卫生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诊疗废弃物处置等工作。

第五十四条国家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具有兽医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试合格的,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颁发执业兽医资格证书;从事动物诊疗的,还应当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注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和注册办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商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制定。

本法所称执业兽医,是指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

第五十五条经注册的执业兽医,方可从事动物诊疗、开具兽药处方等活动。但是,本法第五十七条对乡村兽医服务人员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执业兽医、乡村兽医服务人员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参加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的活动。

第五十六条从事动物诊疗活动,应当遵守有关动物诊疗的操作技术规范,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兽药和兽医器械。

第五十七条乡村兽医服务人员可以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五十八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对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中的动物防疫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十九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行监督检查任务,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阻碍:

(一)对动物、动物产品按照规定采样、留验、抽检;

(二)对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动物产品及相关物品进行隔离、查封、扣押和处理;

(三)对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动物实施补检;

(四)对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具备补检条件的实施补检,不具备补检条件的予以没收销毁;

(五)查验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和畜禽标识;

(六)进入有关场所调查取证,查阅、复制与动物防疫有关的资料。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需要,经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车站、港口、机场等相关场所派驻官方兽医。

第六十条官方兽医执行动物防疫监督检查任务,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佩带统一标志。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从事与动物防疫有关的经营性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六十一条禁止转让、伪造或者变造检疫证明、检疫标志或者畜禽标识。

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

第八章保障措施

第六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动物防疫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第六十三条县级人民政府和乡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

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动物防疫工作需要,向乡、镇或者特定区域派驻兽医机构。

第六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本级政府职责,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检疫和监督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储备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所需的防疫物资。

第六十六条对在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扑灭过程中强制扑杀的动物、销毁的动物产品和相关物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补偿。具体补偿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因依法实施强制免疫造成动物应激死亡的,给予补偿。具体补偿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六十七条对从事动物疫病预防、检疫、监督检查、现场处理疫情以及在工作中接触动物疫病病原体的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二)对不符合条件的颁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动物诊疗许可证,或者对符合条件的拒不颁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动物诊疗许可证的;

(三)其他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

第七十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对未经现场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或者对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拒不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的;

(二)对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的动物、动物产品重复检疫的;

(三)从事与动物防疫有关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在国务院财政部门、物价主管部门规定外加收费用、重复收费的;

(四)其他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

第七十一条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履行动物疫病监测、检测职责或者伪造监测、检测结果的;

(二)发生动物疫情时未及时进行诊断、调查的;

(三)其他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

第七十二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瞒报、谎报、迟报、漏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动物疫情,或者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代作处理,所需处理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可以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对饲养的动物不按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进行免疫接种的;

(二)种用、乳用动物未经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而不按照规定处理的;

(三)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载工具在装载前和卸载后没有及时清洗、消毒的。

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对经强制免疫的动物未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不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处置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动物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运载工具中的动物排泄物以及垫料、包装物、容器等污染物以及其他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无害化处理,所需处理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可以处三千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六条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屠宰、经营、运输动物或者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动物产品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采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和动物、动物产品,并处同类检疫合格动物、动物产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其中依法应当检疫而未检疫的,依照本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处罚。

第七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兴办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和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未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

(二)未办理审批手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引进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胚胎、种蛋的;

(三)未经检疫,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动物、动物产品的。

第七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屠宰、经营、运输的动物未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未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处同类检疫合格动物、动物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对货主以外的承运人处运输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未附有检疫证明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转让、伪造或者变造检疫证明、检疫标志或者畜禽标识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没收违法所得,收缴检疫证明、检疫标志或者畜禽标识,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一)不遵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兽医主管部门依法作出的有关控制、扑灭动物疫病规定的;

(二)藏匿、转移、盗掘已被依法隔离、封存、处理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的;

(三)动物疫情的。

第八十一条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停止诊疗活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三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三万元的,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动物诊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动物疫病扩散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动物诊疗许可证。

第八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未经兽医执业注册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停止动物诊疗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执业兽医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给予警告,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动物诊疗活动;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吊销注册证书:

(一)违反有关动物诊疗的操作技术规范,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动物疫病传播、流行的;

(二)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兽药和兽医器械的;

(三)不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要求参加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活动的。

第八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从事动物疫病研究与诊疗和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违法行为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违法行为个人可以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不履行动物疫情报告义务的;

(二)不如实提供与动物防疫活动有关资料的;

(三)拒绝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检查的;

(四)拒绝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动物疫病监测、检测的。

第八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法规定,导致动物疫病传播、流行等,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章附则

动物防疫管理范文第3篇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安排秋季动物防疫和林业工作。刚才,畜牧局和林业局分别对两项工作进行了部署,我完全同意,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要求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做好这两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严密防范,常抓不懈,扎实做好秋季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畜牧业是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抓手。去年,全县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的48.4%,今年,比重将更高,畜牧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保证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把动物防疫工作放在畜牧业工作的首位,把动物疫病防治贯穿于畜牧业发展的始终。秋季是动物疫病多发高发季节,更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关键时期。一旦发生疫情,不仅对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影响农牧民增收目标的实现,同时还会引发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危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从保障畜牧业大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高度认识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畜禽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的意识,增强主动性和责任感,把动物防疫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最大程度地防范和化解畜牧业发展的风险,加大防疫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力度,决不能因我们工作不扎实、措施不到位而造成动物疫病的大面积暴发流行。

一要全力抓好预防免疫工作。动物防疫,预防为主。牲畜疫病的发生,绝大多数都是因防疫不到位造成的。秋季畜禽免疫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预防免疫各环节的规范管理,全面提高防治工作水平。要规范疫苗的定购、贮藏和管理。各乡镇、兽医部门要严格执行疫苗管理制度,统一使用国家农业部指定厂家生产的疫苗,安排专人负责疫苗的定购、发放、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出入库手续,实行责任追究制。同时要加强疫苗的贮藏工作,保证免疫效果。要保证免疫密度和质量。免疫工作要以村为单位,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村村建立免疫档案、牲畜流动台帐,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提高动物免疫率。对免疫过的牲畜要发放免疫证、佩戴免疫耳标、建立免疫档案,实行“免疫证、耳标、档案”三对照。要严格按照国家强制免疫的要求,实施计划免疫,及时登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对那些不愿接受免疫的畜主,要采取行政手段强制免疫,拒不接受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全县必须保证在10月底前完成秋冬季节集中免疫任务,必须保证猪、牛、羊、禽类的免疫密度都要达到100%。对工作不力、或弄虚作假致使片区免疫密度达不到100%的防疫人员要严肃处理。

二要建立健全疫情预警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疫情报告网络和管理体系是防控疫情的前提。要加强动物疫情的检测、监测布控措施,建立健全巡查制度和定点、定人、包片负责的疫情监测制度,特别是畜牧和动物防疫监督部门,要针对秋季畜禽疫病的发病规律,加强对养殖大户、养殖小区、畜禽交易市场的监测,及时、准确掌握动物疫情,发现疫情立即上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确诊、早处理。对不履行疫情报告职责,瞒报、谎报、漏报疫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一旦发生疫情,要立即采取“五强制、两强化”措施,强制封锁,强制隔离,强制扑杀,强制消毒,强制免疫健康牲畜和受威胁牲畜,同时,要做到强化疫情报告,强化防疫监督,以最快的速度全面有效地控制和扑灭疫情。

三要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管理。各乡镇要把村级防疫员作为农村防疫工作的主要力量,切实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要想方设法解决防疫员报酬和防疫费收取难的问题,增强村级防疫员做好防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组领导要亲自为群众做工作,帮助防疫员收缴防疫费。要进一步加强防疫员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其技术服务水平。同时,要督促村级防疫员严格按照牲畜防疫操作规程做好牲畜防疫工作,及时做好病、孕、幼畜的补免工作,确保免疫密度,提高免疫质量。

四要加强畜禽产品检疫检查。动物防疫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外来畜禽运输工具的严密监控,禁止疫区畜禽产品入境,严防动物疫情传入。要帮助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完善防疫设施,建立健全免疫、消毒、人员管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防疫制度,加大监管力度,提高防控水平。经贸、卫生、畜牧、交通、公安、工商等部门要加大畜禽及其产品流通环节的监测和检疫工作,对畜禽交易市场、集贸市场、冷库和禽类产品加工点进行清理检查,坚决依法取缔非法屠宰点;严厉打击违法经营畜禽及其产品的行为;要加强检疫检查,对未经检疫的畜禽决不允许进入市场交易和屠宰,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五要强化动物疫病防范意识。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实和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通过广播、电视、专栏、标语以及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向农牧民群众宣传普及动物防疫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提高农牧民群众对动物防疫重要性的认识,全民动手抓防疫,大力营造动物防疫工作的良好氛围,杜绝疫病发生。畜牧部门要扎实做好免疫、检疫、监督检查等基础性工作,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制定控制、扑灭疫情的预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动物和动物产品必须凭检疫证明上市交易”的规定,协同管好活畜及畜产品交易市场。公安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打击逃避检疫或拒绝扑杀销毁染疫动物和动物产品等违法行为的准备工作,为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保驾护航。乡镇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安排好本乡镇的动物防疫工作,做到守土有责,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疫情,各乡镇、有关单位必须从大局出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协同作战,步调一致,全力以赴迅速扑灭疫情。如果哪个乡镇和部门推诿扯皮,贻误时机,造成疫情扩大,要坚决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决不姑息。

二、科学规划,确保质量,认真抓好秋季植树造林工作

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家园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县气候干燥,生态环境脆弱。为逐步改变这种情况,县委、县人民政府多年来连续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了不懈努力,风沙严重、荒漠化不断扩大等环境问题逐步得以解决。但目前我们还存在环境质量不高、绿化总量不足、绿地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距离建设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各乡镇、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把造林绿化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科学规划,分类实施,分区突破,整体推进,把这项事关子孙后代长远利益和我县未来发展的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切实抓好造林绿化宣传动员工作。造林绿化是一项事关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宣传动员工作,把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秋季植树造林的号召,化作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共识和行动。要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城市、绿化美化家园这一主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的重大意义,宣传参与城市绿化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使植树造林、美化家园的意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最广泛地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自觉地投入到我县秋季植树造林的活动中来。要用宣传的力度增强造林绿化工作的力度,用宣传的深度引导造林绿化工作的深入,在全社会形成造绿、护绿、播绿的良好氛围,为开展好秋季造林绿化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要集中力量建设和完善城乡绿网体系。开展秋季造林绿化活动,要根据我县林业工作的总体规划,坚持以道路绿化、居民点绿化、公共绿化和荒漠绿化为重点,着力建设以公共绿地为基础,以道路绿化为骨架,以居民点绿化为补充,城外绿荫环绕、城内绿色成网的城市绿网体系,努力提高城区、工业园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绿化总量和绿化水平。要把植树造林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居民点绿化和集镇、村庄道路绿化,各乡镇要动员组织干部群众充分利用居民点和辖区内的空地,新栽种植各类适宜的乔灌木树种。要始终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继续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和防风治沙工程,力争秋季造林绿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是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是造林绿化的重要形式,也是法律规定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县秋季义务植树重点是整地,为明年春季植树做好准备。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以水定林,适地适树”的原则,全面落实明年的植树造林地块,进一步加大全民动员的深度和广度,组织更大规模、更广范围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100%落实秋季整地任务,使造林地块100%达到待栽状态,为明年春季大规模植树做好准备。要下大力气抓好今年新造林地和历年造林地残缺林带的补栽工作,组织力量砍伐干枯死亡的树木,严格按照作业设计规定的树种、密度进行全面补植。

四要抓好林木管理和“三防”工作。造林绿化“三分建设,七分管理”。造林能否成林,成林能否成材,关键是林木管护工作能否跟上。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绿化建设和管理的法律法规,把林木管护与植树造林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强化林木的管养和保护,决不能重造轻管,让辛辛苦苦植树造林的成果遭受损失。要做好森林病虫鼠害综合防治。林业、农业、畜牧等部门要紧密配合,群防群治,加大防治力度。林业部门要加强秋季林木的抚育管理,做好造林地的清除杂草、深翻、冬灌、树干涂白等工作。提前做好林木防鼠工作,及时采取生物、物理等有效措施防治林木鼠害,做到早发现、早防治,确保林木资源安全。所有林地在封冻前要完成冬灌,确保林木安全越冬。各乡镇要高度重视秋、冬季牲畜的管理,各村组都要有专人管理林地,防止牲畜啃食树木,要重点加大对省道、县乡公路等重点林带的管护力度,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把责任落实到人,做到林带长期有人管,有人维护。提高森林防火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防范措施,防止森林火灾发生。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办案水平,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五要加强领导,严格落实造林绿化责任。秋季植树造林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下一年林业工作的顺利实施。各乡镇、各部门要把抓好秋季造林绿化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成立由“一把手”亲自负责的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造林绿化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要按照定人员、定职责、定标准、定任务的要求,一级抓一级,尽快把任务层层细化,落实到每个基层单位、每个人员,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林业部门要尽快拿出工作方案,搞好造林规划,及时调整土地,做好造林工作的协调和衔接,确保造林绿化活动顺利开展。同时要注意总结以往的经验,加强技术指导,狠抓栽植质量,切实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造林质量。要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通报表彰,对不能如期完成任务,影响全县整体植树造林任务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要把各单位、部门造林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评选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全社会造林绿化的积极性,确保我县植树造林任务的全面完成。

同志们,动物防疫工作事关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事关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是一项重大的经济和政治任务。造林绿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各级干部的光荣使命,也是全县各族群众的共同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秋季动物防疫和植树造林工作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不断开创畜牧业和林业工作新局面,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动物防疫管理范文第4篇

一、工作目标

本市强制免疫疫病包括猪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

1、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5%以上,规模饲养场畜禽的免疫密度达到100%。全年计划用苗数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180万毫升、口蹄疫疫苗60万毫升。

2、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抗体检测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

3、狂犬病免疫密度达70%以上。全市统一免疫标识、免疫证,统一编号、户籍管理。对未免疫犬及时组织力量扑杀。

4、全市无原发性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疫情发生;无重大动物疫病流行。

5、免疫猪、羊100%使用免疫耳标。

二、免疫

坚持“春秋大防与程序免疫并重”的原则,全市散养畜禽重点抓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并做好平时补针工作;专业饲养场户严格按免疫程序实施免疫。

1、3月份—5月份集中开展春季普查免疫。3月25日前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普免任务;4月15日前完成牲畜口蹄疫普免任务;5月底前完成狂犬病普免任务。普免完成后,每月对新繁、新补栏畜禽实行补针。

2、9月下旬—11月上旬集中开展秋季普查免疫。

3、各乡(镇)、街道防疫专管员建立辖区内专业养殖场户动态存栏档案,严格按免疫程序开展免疫。

4、实行免疫进度月报制度和通报制度,各乡(镇)、街道每月20日前上报辖区内动态存栏数及实际免疫数,每月进行通报。

三、监测监控

坚持日常监测与监督检查监测相结合,全年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抗体检测样本3000个,口蹄疫抗体监测样本1000个。

1、设立杭州市级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点1个、猪口蹄疫监测点2个、奶牛布氏杆菌病监测点1个,每月开展一次实验室检测。

2、根据区域重点,设立*市级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点20个、牲畜口蹄疫监测点15个,每月开展一次实验室检测。

3、5月、11月春秋两季普免结束后对每个乡(镇)、街道散养畜禽分别开展一次免疫效果监测。

4、结合防疫监督检查不定期开展免疫效果监测。

5、建立免疫效果评估制度,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及时指导各乡(镇)、街道,各养殖场户调整免疫程序,有效提高免疫保护率。

6、完善村级疫情测报网络建设,做到疫情测报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在常态下实行月报制度,在国内外有重大动物疫情流行期间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四、检疫

1、切实开展产地检疫,规范检疫程序,坚持凭免疫耳标或免疫档案出具检疫证明,家禽实行免疫检疫。产地检疫率85%以上。

2、屠宰场检疫严格执行调入前备案制度,调入后报验制度和准宰通知制度,屠宰检疫率达100%。

3、3月份开展奶牛布氏杆菌病检测,检测率100%;4月份开展奶牛结核病检疫,检测率100%;对检出的“两病”阳性牛及时采取扑杀措施。

4、昌化公路检疫检查站坚持24小时上路检查。必要时,在横路及横畈设置临时检查点。

五、防检监督

1、2月、8月春秋两季普免前,市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人员对全市各乡(镇)、街道防疫情况开展调查;

2、3月、10月春秋普免由市政府(市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组织人员对各乡(镇)、街道分别开展一次督查并予通报;

3、市级联场带户责任人定期到场开展技术指导,全年不少于6次;每月电话访问不少于1次,做到存栏动态、免疫动态随时掌握。

4、全年开展农贸市场监督检查不少于5次。

六、宣传培训

1、2月份对全市疫情测报员及动物防疫员进行分片培训1次。

2、基层动物检疫员全年集中培训不少于3次,年末进行理论考核一次,考核成绩纳入对乡镇防检工作业绩考评。

3、3月份开展全市饲料、兽医从业人员集中培训1次,10月份对规模养殖场户从业人员集中培训1次。

动物防疫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动物防疫;档案管理;措施;方案;防疫员;培训;检查

中图分类号:S851.33文献标识码:A

建立动物防疫档案管理是加强动物防疫管理的一项措施,对动物防疫、畜牧生产决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动物防疫档案管理,便于农村畜牧站防疫员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动物和家畜家禽的防疫情况,针对病情进行相关的卫生防疫,确保疫情不传播和扩散,同时也能够明确家畜家禽下次免疫的时间;能够有助于相关部门对家畜家禽疫情进行及时检查、及时核实,及时发现问题,这样一来就能够为预防家畜家禽疫情提供参考;能够查清动物疫病根源,为家畜家禽等动物疫病传播防控提供相关依据;能够使畜牧防疫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家畜家禽养殖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在贫困地区发展家畜家禽生产提供参考依据;能够进一步核定家畜家禽防疫数量和质量,这对于在一线的广大农村防疫员工作敬业情况也能进行及时了解和考核。

建立健全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档案是促进农村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此农村动物防疫员就要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把动物防疫工作抓紧抓好,及时报告动物疫情,做好认真的如实记录。对于动物疫情的记录不但要包括养殖企业(场、户)的基本情况,还要有家畜家禽的种类,家畜家禽的存栏数,家畜家禽的疫苗种类以及免疫时间等详细且准确的基本情况。

1制订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探索建立县级动物防疫档案管理制度,我们针对我县动物防疫部门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大量地征集县、乡、村各级动物防疫管理人员意见和建议之后,组织专家进行调研评估,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实施方案。在县畜牧管理局的统一领导下,我们要求下边各畜牧站对本辖区内的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情况建立专门的防疫管理档案,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年底防疫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层层落实,层层负责。

2落实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专项经费

对于县级防疫部门来说,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管理的项目较多,所涉及到的防疫内容也相对繁杂,这就需要动物防疫员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必备的相关动物防疫知识。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档案的建立,从通榆县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还是由村级卫生疫员具体实施,因此要做好这项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工作,就必须落实他们的劳动时间,落实给家畜家禽等动物进行免疫注射的具体时间和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管理档案。同时应把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经费列入地方财政年终统一预算来进行管理,县畜牧防疫部门每年也要安排一定的预算资金用于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经费开支,必要时可以向上争取项目经费。如果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经费能够纳入县级财政支付,那么基层防疫人员的劳动报酬问题就会得到相应解决,这就能充分调动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把防疫工作干好。

3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的聘用

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的主要任务就是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养殖畜牧业的现状,做好本辖区内的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工作,因此,要求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还要进一步地理解和掌握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相关知识、免疫程序、法律法规,能按按照规定认真开展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工作。以保证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工作能够及时正常开展以及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档案制度的顺利实施,对此,可以考虑以原有的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为主要对象,按本村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必须具备的条件进行严格的考核,3年或5年对于重要岗位要重新进行聘用,同时解聘那些与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工作要求不适应的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必要时可以考虑面全向社会直接招聘有意从事农村畜牧防疫事业,而且年轻有一定专业知识或相关专长的乡土人才加入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队伍,以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

4对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

为了统一农村防疫员的思想,明确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具体要求,使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方案能够顺利地实施,就必须对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相关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为此,县畜牧管理部门应当定期举办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相关人员及乡镇站负责人参加的培训班。同时还要举办全县村级动物防疫员参加的培训班,要求参加人员达到90%以上。就动物免疫程序及如何建立动物免疫档案等一系列问题做为培训的主要内容。通过培训使相关人员掌握免疫程序,不断建立和完整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档案,以便于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方便。

5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督促检查指导工作

建立县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档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对于村级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员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加强督促检查,对于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逐步完善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的档案,把家畜家禽等动物防疫工作正常开展下去,为当地农民发展畜牧业提供优质服务。

实践证明,在县级动物卫生防疫部门,如果平时能够有效地对动物防疫情况进行档案管理,在重大突发动物疫情时能够提供第一手材料,帮助分析疫情,从而能够有效地采取措施,控制或者减少动物疫情的发生与漫延,推进动物防疫与家畜家禽等防疫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蒙水养,陶杰.建立动物防疫档案管理制度的经验[J].广西畜牧兽医,2010(04).

[2]侯巧平.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建议与措施[J].福建农业,2011(08)

动物防疫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S851.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364-01

柳城县自从2005年启动村级动物防疫员网络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村防员队伍网络已初步形成,发挥较好的疾病防控作用[1-2]。该文在总结近年来村防员队伍建设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现阶段村防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柳城县村防员队伍建设现状

全县12个乡(镇)、2个华侨经济管理区的121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共配有村防员135人,平均达到每村有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随着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共培训村防员10多次,参训村防员近2 000人次,使村防员防疫水平和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村级动物防疫员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护畜牧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确保全县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柳城县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体系仍未建立健全,存在以下问题。

1.1年龄老化,知识贫乏

2009年,全县共有村防疫员135人,村组合并后有135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村防员数量平均为1人。从年龄结构看,将近50%是50岁以上的“老兽医”,其中56岁以上有31人,占23%;全县有37名村防员处于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接受新技术、新知识速度较慢。

1.2工作艰辛,劳动量大

柳城县属养殖大县,动物饲养规模小,养殖量大,以散养为主。根据2009年统计,全县135名村防员共负责应免猪88 146头、牛49 769头、羊7 273只、禽445 210羽、犬23 513只,免疫任务繁重。甚至部分60岁以上的村防员负责10个村民组或10多个自然村的防疫任务,工作艰辛。对防疫面积较大的村落,防疫员每天要奔走几十千米,劳动强度较大。

1.3待遇低,难留人

实行“以钱养事”新机制后,近几年市级财政用于村防员注射劳务的补助经费每月每人为100元,人均享受补助约1 200多元,加上县级等量以上配套,也只有2 400元左右,无法维持生计。因此,许多年轻的防疫员或改行,或外出打工。据统计,全县现有135名村防疫员,现从事防疫工作的年轻村防员不足35人,36~45岁只有42人,35岁以下的只有14人,相对于繁重的防疫任务,青壮年层次人数略显不足。

2发展对策

2.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主要包括以下措施:①岗前培训。由县水产畜牧兽医局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技术骨干,编写《基层动物防疫员实用手册》,发放到基层防疫员。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免疫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②强化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更新知识,增长才干,争取国家新型农民培训项目资金,组织基层防疫员到柳城县农业学校、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专业院校进行短期技术培训[3]。

2.2引进人才

选拔一批高学历、热爱畜牧兽医事业的年轻同志进入动物防疫员队伍。具体方法:①实行资格准入,对老员工进行筛选。②严格选用程序。凡符合参聘条件的,按照个人申请,村委会推荐,镇街把关,县水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培训、考试、考核,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择优选出拟聘任村级动物防疫员。由市对拟聘任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考核,成绩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③实行择优聘用。按照考试、考核成绩,经公示反馈无异议者,按各乡镇所需防疫员人数依次录取。签订聘用合同,发放聘用证书,建立聘任档案。

2.3增加经费投入

针对防疫人员劳动强度较大的情况,增加其基本补助费用;建立免疫注射补助标准涨浮联动,合理提高免疫注射补助经费;给防疫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社会养老保险或企业养老保险等,解决其后顾之忧。

2.4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考核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村防员监督管理办法,加强业务培训,严肃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纪律,规范村级动物防疫员行为。对工作开展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报酬补贴挂钩。完成目标任务者,发放全额补贴,完不成目标任务者,按有关比例标准减发一定的补贴,对在省、市、区县防疫检查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防疫员给予相应等级奖励,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后位村防员予以淘汰,取消下一年的聘用资格。对严重违法违纪、造成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和蔓延的村防员,依法追究其责任[4]。

2.5成立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

2.5.1建立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按照“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各乡镇都成立成立村级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由1名群众基础较好、技术水平较高的村防员担任。理事长具体负责本乡镇动物防疫工作的日常事务。对村级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成员统一配置工作服、疫苗冷藏箱、防疫专用包、耳标钳、注射器等防疫器械。春秋两防集中免疫期间,理事长组织防疫专业队开展拉网式集中免疫,以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白”。平时免疫实行村级动物“固定免疫日”制度,科学安排每村每月固定动物免疫日。即在每个村级动物防治员管辖区域内,分别选出3个自然屯,根据各屯畜禽饲养量,确定每个月固定1~2 d为该屯的“动物免疫日”,并在村级范围内告知。通过实行村级固定动物免疫日制度,使动物免疫服务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存栏畜禽处于有效免疫保护状态。

2.5.2强化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管理[5]。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成员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由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与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和人员签定村级动物防疫员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建立年终考评制度,年终由所在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会同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对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并形成年度考评意见,作为续任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和拨付“购买服务”经费的依据。“购买服务合同”一年一签。凡工作表现突出的进行奖励,工作不到位的扣发其劳务报酬;不能继续胜任防疫工作的,停发其劳务报酬。

2.5.3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成员补助发放。各乡镇保留原有村防员的名额数,实行谁参与谁受益的原则,合作社成员补助以包村工作量及工作绩效核定,从市、县下拨的村防员补助经费中列支,再确定全年购买服务经费,签订“购买服务合同”,补助发放实行春秋防各1次每年3―4月和9―10月,在聘用期间根据考核情况由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统一发放给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或发放到村防疫员。并采取有偿服务的形式开展诊疗、驱虫、计划免疫等服务。

3 参考文献

[1] 陈军.养殖场防疫的基本思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5):100.

[2] 农业部关于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农医发〔2008〕16号)[J].中国兽药杂志,2008,42(5):59-60.

[3] 曹福顺,蒯淑霞,杨庆华.“五大措施”强化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与管理[J].养殖与饲料,2010(3):62-63.

[4] 张院萍.能否增加村级动物防疫员津贴[J].中国牧业通讯,2006(9):81.

动物防疫管理范文第7篇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设置及监督管理工作。

本办法所称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设立的临时性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

第三条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设置要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省际间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可联合设站。

第四条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由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动物防疫工作需要向省级人民政府申请,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设立,同时报农业部备案。

第五条农业部主管全国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监督管理工作,可委托县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辖区内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

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具体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可委托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

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派出机构。

第六条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主要职责:

(一)查验相关证明,检查运输的动物及动物产品;

(二)根据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需要,对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载工具实施消毒;

(三)对不符合动物防疫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四)发现动物疫情,按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五)对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的有关情况进行登记。

第七条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二)有检查、消毒场地;

(三)有夜间监督检查所需的照明设施、标志及人员安全防护设施设备;

(四)有消毒、检疫、监督等设施设备;

(五)有执行监督检查任务需要的工作人员。

第八条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工作人员由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培训、考核,考核合格的,颁发资格证书。

第九条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工作人员应着装整齐、持证上岗,坚守工作岗位,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

第十条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工作人员对运输的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查后,对符合规定、证物相符、检查合格的,在检疫证明上加盖全国统一格式的“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监督检查专用章”,并做好相关登记。

需要补检、消毒收费的按国家价格、财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应当在醒目位置公示主管机关、设站依据、执法依据及职责、执法程序和内容、收费标准和处罚依据、上岗人员情况,以及省、地、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前方应当设立明显标志,提示运输动物、动物产品车辆停车接受检查。

第十二条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定期报送工作情况。

地方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定期汇总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有关情况,并逐级上报至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汇总全国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有关情况,报农业部兽医局。

第十三条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应当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强化省际间流通环节监督执法协作工作。

第十四条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要积极与纠风、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配合,严格履行职责。

第十五条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应当依照规定全额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第十六条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法追究工作人员本人和主管人员的责任。

第十七条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相关技术规范由农业部制定。

第十八条铁路、航空、港口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农业部负责解释。

动物防疫管理范文第8篇

第二条县级以上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动物防疫监督员的推荐、培训、考试、考核和任免工作。

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动物防疫监督员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条动物防疫监督员必须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内的国家工作人员,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遵纪守法,公正廉洁,作风正派,身体健康;

(二)具有兽医(卫检)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和助理兽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三)连续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五年以上;

(四)熟悉动物防疫和有关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具备法律基本常识;

(五)具备独立从事动物防疫监督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第四条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动物防疫监督员,每市、县原则上配备10-15名,畜禽存栏和畜产品加工数量较大的市、县可适当增加名额。

动物防疫监督员不得兼任动物防疫员、动物检疫员,不得从事兽医临床、检验工作及其他与动物防疫监督工作有关的经营活动。

第五条申报动物防疫监督员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河南省动物防疫监督员审批表》一式三份;

(二)与《审批表》同底片近期照片1张;

(三)学历证书和职称证书(或任职文件)复印件1份;

第六条动物防疫监督员报批程序:

候任动物防疫监督员本人或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填写《河南省动物防疫监督员审批表》,报同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后,向上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推荐,经省畜牧局统一培训、考试、考核,合格的,发给动物防疫监督员证、章,并发文公布。

第七条动物防疫监督员是代表国家监督实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规的执法人员,其职权是:

(一)依法对辖区内从事与动物防疫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履行动物防疫法律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生产、经营、流通各环节的动物、动物产品进行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方式包括感观检查、取样化验、查阅资料、询问和查证等;

(三)动物防疫员的防疫结果、动物检疫员的检疫结果和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裁决;

(四)违反《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动物防疫行政处罚;

(五)承办上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交办的动物防疫监督管理任务。

第八条动物防疫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应当做到:

(一)携带证件、佩戴标志、衣着整洁、风纪严明;

(二)秉公执法,严格遵守行政执法程序;

(三)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索取、查阅的资料要为其保守秘密。取样、处罚、没收须出具凭证,完备手续,并告知当事人的权利;

(四)不、索要钱物、、弄虚作假;

(五)办案及时,不无故拖延或拒绝;

(六)文明执法、礼貌待人。

第九条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建立动物防疫监督员考试、考核及违章、违纪档案登记制度。坚持对动物防疫监督员进行经常性法制教育和业务培训,定期进行考试、考核,并作为任免动物防疫监督员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十条动物防疫监督员在监督工作中执法严明,成绩显著的,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给予表扬和奖励;

对有突出贡献的动物防疫监督员,由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请当地人民政府予以通报表彰、奖励或晋级。

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动物防疫监督员予以免职:

(一)政治、业务素质差,不能胜任监督管理工作的;

(二)因伤、残、病无法继续从事监督管理工作的;

(三)调离、退休、退职的;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动物防疫监督员予以撤职:

(一)多次违章、违纪,经批评教育不改的;

(二)、,勒索、受贿情节严重的;

(三),失职、渎职情节恶劣或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十三条动物防疫监督员免职和撤职程序同报批程序。

对免职、撤职的动物防疫监督员,其证、章要及时收缴至省畜牧局。

第十四条动物防疫监督员证、章由农业部制定,省畜牧局审核、签发。

第十五条动物防疫监督员证、章有效期3年,过期自动作废。继续任职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个月内重新申报。

第十六条对动物防疫监督员证、章实行年审制度。由县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于每年年底前将监督员的考核情况报省辖市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审核,省辖市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省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备案。不参加年审或年审不合格的,予以免职或撤职。

第十七条动物防疫监督员证、章遗失,要立即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经核实登报声明作废,并及时申请补发。

第十八条申领动物防疫监督员证、章,按规定交纳工本费。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河南省畜牧局负责解释。

动物防疫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兽医;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制度;动物卫生安全

村级动物防疫员处于动物防疫体系最底层、动物防疫队伍的最末端、动物防疫最前沿,是整个动物防疫体系的重要基石,是贯彻落实各项畜禽防疫任务、落实防疫措施的主要力量,在保障动物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康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现状

1.1队伍建设情况。2013年,康县参照各地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制定印发了《康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试行)》,2020年予以修订完善。全县21个乡(镇)350个村选聘村级动物防疫员350名,每村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实行中央、省、县财政按比例分级承担的办法,从2010年的人均600元逐年提高,2020年达到人均3000元。但由于财政困难,县财政无力配套,村级防疫员报酬仅发放省级财政拨付资金。目前,和最低收入水平及最低消费水平相比,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总体仍然偏低。在康县村级防疫员文化程度构成上,中专文化程度4人,占1.1%,高中文化程度93人,占26.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53人,占72.3%;年龄结构上,60岁以上33人,占9.4%;50~60岁134人,占38.3%,40~50岁122人,占34.9%,30~40岁61人,占17.4%。1.2工作条件。一直以来,康县村级动物防疫员在村级活动场所或村级集体阵地没有工作用房。2017年,在基层动物防疫冷链建设中,省上为各村统一配发了疫苗储存冰箱,由村级防疫员负责管理使用。

2存在问题

2.1缺乏重视。《康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规定,康县村级动物防疫员实行“县聘乡管村用”的办法,接受乡(镇)政府、乡(镇)畜牧兽医站和行政村三重管理。但县、乡政府多忙于政务,缺少对村级动物防疫员选聘、管理、考核等工作的重视;因县级财政困难,未将村级动物防疫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经费不足,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太低,村级动物防疫物资缺乏,县级配套部分未足额落实。2.2村级阵地建设落后。村级防疫员没有工作室,疫苗、冰箱无处放置,只能暂放在防疫员家中。虽然进行了财产登记并签订了使用责任书,但有的防疫员被解聘后不愿将冰箱移交新聘防疫员使用,若不加强管理,会造成财产损失。2.3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康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职责和任务、选聘条件和程序、聘用和考核、工作报酬及管理以及续聘与解聘都做出具体规定,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并未完全按照管理办法执行。主要在选聘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推荐审核、考试培训、公开公示、聘用合同签订、评分考核、报酬发放、续(解)聘等环节存在很多问题,出现超龄聘用、文化程度过低或文盲入选、未经村级提名、乡站推荐、乡镇政府审核并公示、未经岗前专业培训并应试合格、未签订聘用合同、未经乡站考核发放报酬、期满续聘未签续聘合同、解聘未及时更新上报相关信息导致报酬发放错误等现象,给村级动物防疫员规范化管理工作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群众反响不好。受人为因素影响,村级动物防疫员聘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管理办法自2013年出台以来,先后两次修订完善,目前仍处于试行阶段。2.4防疫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村级动物防疫员大多为当地居民,仅靠一年3000元报酬难以维持家庭开支,所以大部分时间还得靠务工,这是目前农民增加收入最快最直接最主要的途径,也是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中最突出、最普遍的一个特点。客观上讲,这是村级动物防疫员责任心普遍不强的主要原因。防疫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务工增加家庭收入上,无暇顾及疫苗注射任务以外的工作,只有在冬春季无法施工或农闲时间会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相关工作。对本村的畜禽饲养量及出入栏动态缺乏摸底统计,底数不清;个别防疫员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统计上报难;产地检疫协检票乱开,协检员作用难以发挥;春秋两季动物免疫注射差异性太大,很少认真阅读说明书并按要求注射,免疫密度和质量不达标,过敏反应及注射致死现象屡有发生,免疫报表不认真填写,随意编报或不及时填报;甚至一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事先不打招呼就外出务工,贻误防疫工作,群众意见大。以上种种现象,都是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的集中表现。2.5村级动物防疫员老龄化严重。数据显示,村级动物防疫员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中年人超过三成,青年人很少。一是村级动物防疫员选聘中违规现象依然存在,超龄服务情况突出;二是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均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多;三是少数未外出的青年人都在当地务工,由于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太低,不愿意从事村级防疫工作。2.6文化素质低、专业基础知识差。据统计,全县聘用的村级防疫员中中专文化程度以上较少,高中生不多,绝大部分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近年来,康县虽然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项目,春秋两季防疫期间各乡站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技术培训,但大多是系统性培训,主要针对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作了重点强调。因该项技能专业性、实践性较强,加之受人员接受程度、资金、场地、培训教材、师资、设施及实验动物等因素制约,培训规模、时间有限,培训效果欠佳,很难达到对动物防疫具体工作指导性、操作性的要求。2.7报酬待遇低。按照《康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规定,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要按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规定拨付标准执行,按照所在村的畜禽饲养量和完成的工作量计发,不能平均发放。实际发放金额按工作目标量化考核结果浮动。但各乡站对村级动物防疫员未按评分标准考核或未进行考核,依然平均发放报酬,人均3000元。虽然报酬相比往年有所增长,但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及消费水平相比,总体依然相差甚远,报酬太低,也是导致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低的主要原因。2.8防护意识淡薄。由于县上财政支持有限,动物防疫物资不足,加之防护服、口罩、手套等均为一次性使用防护用品,用量太大,村级动物防疫员防护用品缺乏,供应不足。但最严重的是防疫员自我防护意识差,夏季穿戴防护服怕闷热,免疫中不穿戴防护用品,人身安全存在威胁。此外,冷链设施冰箱使用不当,疫苗保存期间没有使用记录或因懒散不记。更为严重的是个别防疫员将疫苗与其他家用物品、食品在冰箱混存,尽管在技术培训或冰箱使用检查中经常强调,但此类现象屡禁不止,存在安全问题。

3思路及建议

3.1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县级政府总负责的前提下,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做好技术指导,乡(镇)政府、乡(镇)畜牧兽医站和行政村都要参与管理。对村级动物防疫员选聘、管理、考核、工作情况、工作条件都要予以关心和重视,深入基层,听取汇报了解相关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认真总结改革经验;县级财政要努力克服困难,将村级动物防疫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列支工作经费,配套报酬;畜牧兽医部门要及时采购、补充动物防疫物资,杜绝安全隐患。3.2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为村级防疫员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改善工作条件,在村级活动室安排村级动物防疫室。主管部门要主动争取国家对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投资,确保乡(镇)有畜牧兽医站、村级有动物防疫室,乡村都有办公场所。同时,加强管理,指导防疫员正确使用防疫物资,村级防疫人员离职后要监督做好冷藏设备移交管理工作,防止资产流失。3.3严格执行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制度。严守《康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中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职责和任务、选聘条件和程序、聘用和考核、工作报酬及管理以及续聘与解聘等方面的具体规定,特别是对选聘人员年龄严格把关,杜绝超龄聘用,从根本上解决村级动物防疫员老龄化问题。要严格程序、公开透明、加强监督,建立举报投诉制度,接受群众监督,对在村级动物防疫员选聘、推荐审核、考试培训、公开公示、聘用合同签订、评分考核、报酬发放、续(解)聘等环节发现的、干扰管理工作的行为,要严厉查处,追究责任,规范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工作。3.4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考核评价。根据《康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规定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按照《康县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目标量化考核评分标准》,考核实行百分制。各乡站严格按照考核评分标准,结合动物防疫工作实际和报酬发放要求,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于上半年和下半年分两次对各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绩效、群众影响及评价进行考评,并将半年考评情况报县畜牧兽医局备案,作为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发放的依据。对工作积极扎实,考核成绩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责任心不强,贻误工作,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解聘;对因工作不力贻误疫情处置的,依法追究责任。3.5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加大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技术水平。多渠道争取项目,加强与农校、农广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机构的合作,利用其项目资金、信息资源,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项目,制定培训方案,进一步强化春秋两季动物集中免疫技术培训,对新任村级动物防疫员实施岗前培训。采取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技能。同时,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增强自身防护意识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训,有效降低人畜共患疫病风险,切实保障人身安全。3.6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把村级动物防疫工作所需的各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解决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的配套经费,发放卫生津贴,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报酬。为村级动物防疫工作配备、补充和更新必要的疫苗冷藏设备和防疫器械,不断提高村级动物防疫的冷链装备水平。同时,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按照康县畜禽饲养总量和各乡(镇)、村畜禽饲养量,对各村动物防疫员聘用人数予以适当调整,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可兼顾3~5个村的动物防疫工作。

动物防疫管理范文第10篇

最近几年,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动物疫情的突发现象以及动物疫病快速传播蔓延的情况,不同程度的疫情给相关部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动物疫情发生的速度快、传播的面积广,使得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够及时的监控到动物疫病的发生,很难对其加以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

应用;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平台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引进信息化管理技术,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支撑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基石。将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到动物防疫工作中去,除了顺应时展潮流之外还有利于对动物疫情的全方位了解,对动物基础数据多层次的分析,实现高效、快速的动物防疫工作,使政府相关部门对动物的防疫提高到新的水平。

1动物防疫的现状及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的必要性

1.1动物防疫工作现状

受技术和养殖人员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受到了威胁,再加上动物疫情的突发性给养殖户的经济受到严重损失,显现出现行的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着很多弊端,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关于养殖情况调查不仔细。在对养殖情况进行数据统计时,不能确保其准确性,由于现有统计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调查汇总的数据存在虚假的成分,加上畜牧业养殖的流动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使统计的数据不断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数据难以实现对养殖情况的全面了解。二是动物防疫的监管工作不到位。动物防疫工作涉及的环节较多,从动物出生到出售的全过程,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做好防疫工作,如果监管不到位则会出现疫情隐患。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对动物的疫情监管工作还是没有进行及时控制,没有进行有效监管。三是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出现因对动物疫情监管不到位而引起的动物疫情蔓延等问题时,很难将责任追溯到具体单位或个人,相关的管理部门只能自己承担责任[1]。

1.2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动物防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管理部门没有及时、全面的掌握到动物的基本信息,很难将动物防疫工作应用到实践中,准确的进行对症下药。将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到动物防疫工作中去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防疫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建立快速决策和反应机制[2]。

2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动物防疫工作的良好结合,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下面是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2.1防疫数据报送平台

动物防疫工作中引进信息化建立动物防疫基础数据报送平台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实施。防疫数据报送平台主要包括普查、免疫、免疫耳标佩戴、消毒等主要统计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包含了动物防疫的各环节,也明确了报送渠径和方法,使相关管理部门能更加规范、科学的统计动物防疫信息[3]。

2.2疫情动态交流平台

动物防疫的疫情动态交流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实现管理部门对各个动物防疫部门进行的科学指导。动物疫情交流平台主要是根据动物疫情发生的突然性和传播的快速性建立的,对动物相关疫情进行知识宣传和普及,有针对性的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人们在遇到动物突发疫情时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其进一步蔓延,损害经济财产安全[4]。

2.3疫情检测追查平台

动物防疫部门建立对疫情原因的追查平台有利于进一步的控制疫情的蔓延。在相关部门对养殖场情况建立特定的监测数据库,每月对其进行样板采集和检测,做好跟踪检测的工作,保证了养殖场的情况始终在掌握范围内,出现疫情和疫情发生突变等情况都可以对其进行及时的补救措施,这种检测也会起到一种警报作用。同时将这种跟踪检测的结果通报给各下级直属部门,使更多的人对疫情有所了解,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2.4防疫信息群发平台

动物防疫工作中建立防疫信息群发平台主要是为了进行动物防疫信息宣传,充分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快速的向广大群众传递动物防疫知识,扩大知识普及的范围,对相关人员进行科学指导。这种信息交流平台的建立也打破了传统动物防疫中的空间限制,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可能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不能够及时的将信息传递到每个管理人员手中,这种信息平台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动物防疫管理人员可以及时的对技术水平低的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为动物防疫工作开辟了新的宣传途径。

2.5防疫档案管理平台

做好动物防疫档案的管理,确保防疫数据的真实性。对动物防疫档案的收集、整理等工作要做到严格把关,使动物防疫各个环节产生的档案能够得到及时完整的保护。做好动物防疫档案的管理工作,也是对动物防疫数据信息统计的基础,促进动物防疫工作的发展。

3结束语

将信息化各管理平台应用到动物防疫管理工作中,有利于实现动物防疫工作的健康顺利发展,不但可以实现动物防疫信息的传播和动物防疫管理人员的技术指导,还有利于促进动物防疫工作迈向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为动物防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增加了各部门对待疫情的防疫能力和应急能力,提高了动物防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最终促进了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

作者:汪勇 单位:贵州省罗甸县农村工作局

【参考文献】

[1]杜永学,夏迎华.动物防疫工作中信息化管理应用设想[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9):34.

[2]李永福,汤静瑜,温贤诚.网络信息技术在广东东莞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上的应用[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3(05):47-48.

[3]蔡广强.动物防疫检疫信息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建设[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3):55.

上一篇:国土调查管理范文 下一篇:危机处理案例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