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审计思考

时间:2022-10-29 03:49:02

经济效益审计思考

一、对经济效益审计概念的再认识

我国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之间的关系界定为: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这些审计各有侧重,适用性有所不同,且名词的提法也不尽统一,但是核心都是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这些审计在我国通常称为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执行的,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标准客观评价其经济效益状况和潜力,确定其经济管理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使其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通过经济效益审计,能够促进企业找漏洞、挖潜力,改进生产技术,变革经营方式和调整管理机能,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效益审计是建立在财务收支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审计,是财务收支审计在内涵和外延方面的扩展。

二、当前开展效益审计的难点

(一)内在因素影响效益审计的开展

这种内在因素主要是指由于审计人力不足和综合素质不高,使效益审计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开展效益审计,特别是目前针对某一专项资金开展的效益审计,由于涉及了大量的项目资金和数量繁多的项目承担单位、部门,使现有的审计力量更显得杯水车薪;同时,由于效益审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审计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合规性审计,不但需要财会专业知识,还需要懂工程技术、管理技术、统计分析等多方面的知识,必须运用多学科知识,效益的评价需要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宏观性、前瞻性,这样作出的评价才能得到利益相关方的信服和应用,效益审计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但实际上我们往往达不到这一要求,长此下去,势必造成效益审计流于形式。

(二)审计评价标准不统一,加大了审计风险

效益审计是以财务收支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和使用经济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适当性和环境性进行的检查和评价。具体讲,就是通过揭示被审计单位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效果差、效率低的原因,向利益相关者披露相关信息或提出整改的建议,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但由于效益审计所涉及对象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适当性、环境性指标缺乏统一的公允性标准,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就会有差别,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

三、防范和控制内部经济效益审计风险的对策

风险系一种可能性与不确定性,意指特定事件、措施或行动对特定组织产生不利影响或导致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当反映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或项目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执行,或者经营管理存在重大舞弊时,或者采用的审计标准有失公允时,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未能发现或失察,由此而生的发表不正确或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即为内部审计风险。内部审计风险的后果可能涉及:因采用错误的、不及时的、不完整的或不可靠的信息所造成的错误决策;错误的记录、不适当的会计处理、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各种财务损失;未能充分、有效地保护资产;客户不满意,反面宣传及其对本组织声誉形成的严重损害;未能遵守本组织政策、计划、程序或有关的法规与规章而遭受各种惩罚;不能合理地取得资源或不能实现设定的组织意图等。为此,需采取以下措施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一)制定统一的效益审计评价标准

审计署应当组织内审协会及有关专家尽快出台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规范,效益审计评价要尽可能使用统一的量化指标标准来衡量经济业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适当性、环境性,这样,评价审计业务中获取的实际指标时有标准可依,以达到效益审计在促进资金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高方面的作用。

(二)借助ERP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优化资源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企业信息化的角度来看,“事”可以解释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器”指的就是“信息化手段”。借助ERP技术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运用计算机技术将财务网络系统留存审计接口,借助网络技术对财务实施动态监督,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纠正,这样既改变了传统审计滞后的局面,又降低了审计风险。

(三)改进监督办法,实行参与式审计

现代内部审计方式的精髓是参与式审计,即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努力与被审计部门的人员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分析错弊和实际存在的问题及潜在影响,一起探讨改进的可行性和应采取的措施,并与有关部门配合,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使审计评价更具有权威性和针对性。为此,一方面要实现内部资源的整合,打破部门内部的界线,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借助外部的力量,特别是一些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等,实现人力上的优势互补。执行审计业务时以专业审计人员为骨干,实行专兼职人员结合,把与审计事项相关的财务、技术、预算、法律等人员聘为兼职人员,在审计中把他们纳入审计组正式成员,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协助。另外,还可通过向有关咨询机构咨询、吸收被审计部门参加审计评价工作等方式,以便减少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

四、开展效益审计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关于效益审计的项目选择

效益审计选项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效益审计能否取得实效。选择项目时,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有利于促进相关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投资机制,提高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二是具有典型性、重要性,为政府和公众所关注,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三是从审计的现实性考虑,应选择那些资源利用率不高,管理不规范,易出现损失浪费的项目,这样的项目易于审计和评价。

(二)关于效益审计的目标

审计目标是指审计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和预期的审计效果,是审计项目的工作方向。一般情况下,审计项目一旦确定,审计目标也就初步确定了。效益审计总的目标是要考察效益性,具体来说包括经济或节约、效率、效果、适当或公平、环境五个分目标。经济或节约是实际投入比计划投入,即资源财产实际投入(所占或耗费)比计划投入,目的在于发现究竟在哪里出现了浪费资源的不经济现象;效率是实际投入比实际产出,即资源财产实际所占或耗费比实际所得,目的是考核投入利用的效率,这类指标可反映一个单位、一项活动或一个项目的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效果是实际产出比计划产出,即实际资源财产所得比计划所得,目的是考察预期效果的实现程度;适当或公平是计划投入比计划产出,即资源财产计划所占或耗费比计划所得,目的是考核计划所得的适当性;环境是指影响效益的内部或外部的经济、社会、自然等环境条件,如经济体制改革、价格政策变更等。效益审计要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促进管理者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1.总体经济效益评价

总体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考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经营成果、完成了计划任务等。总体评价主要审查内容:(1)确定已实现的经营成果水平。主要是确定所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社会贡献总额、上缴利税总额、资金利润率等各项经济指标水平。(2)审查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数与计划数、目标数相比较,确定完成程度。(3)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其成绩并揭示其存在的差距。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指标的比较,或者与其它单位、同行业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和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明确方向。

2.主要业务经营活动审计

业务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业务经营活动的审计主要是通过对采购、存储、生产和销售等业务的审查,将获取的有关指标的实际水平与计划、定额、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作出评价。具体包括:(1)采购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采购计划制定的正确性,采购计划的完成情况,采购方式的合理性,采购批量确定的科学性,采购成本水平的变化以及采购费用水平的高低等。(2)存储业务审计。主要审查储备定额制定的科学性,储备计划的完成情况,储备场地的利用情况,仓库管理制度的健全与有效性,材料物资的保证程度等。(3)生产业务审计。主要审查生产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状况,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生产成本水平等。(4)销售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销售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销售方式的合理性,销售费用的高低,销售收入水平等。

3.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

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包括对外投资、固定资产购建与改造、新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等活动的审查。

4.主要经济资源利用的审计

审查资源利用效益主要是分析各种经济活动中所消耗资源的大小,计算资源利用效益的指标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照,从中找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资源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措施。经济资源利用效益审查的内容主要有:原材料利用效益、劳动力利用效益、固定资产利用效益、资金利用效益、能源利用效益等。

(四)关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

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是指对被审计事项的理想预期或认识,它说明的是组织或活动“应该怎样”。恰当的审计标准能为审计搜集证据提供依据,能为得出审计结果提供基础,还可以为与被审计单位管理部门进行交流奠定基础。审计标准的选择和对审计问题的确认,往往都需要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单位的管理部门的参与。因此,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应注意与被审计单位或其管理部门的交流和沟通,取得支持和配合,被审计单位或其管理部门对审计标准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将影响其对依照审计标准作出的审计结论的最终接受程度。一般情况下,审计目标不同,评价内容也不同,评价标准也就不同。

实践中,以下三类标准是可以直接作为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是易于被审计单位接受的:一是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国家、行业或地区性的正式标准等;二是经审计部门评估或确认的被审计单位或其主管部门的可行性报告、预算、目标、计划、定额等;三是公理或常识性标准。如公认的或良好的实践标准,行业或地区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其他国家的标准和经验等。审计部门确定的评判标准都应事先让被审计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受、认可。

(五)关注效益审计建议

开展效益审计不仅要查出效益问题,而且要分析影响效益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最终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改善管理水平。效益审计建议的提出应明确两个问题:一是由于效益审计对象的典型性、重要性,审计建议的对象不应局限于被审计单位,可以是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也可以是行业主管部门,因此,在提审计建议时应明确使用者;二是要明确在效益审计中发现哪些问题,问题的成因是什么,哪些问题需要以书面文件形式正式提出建议。

上一篇:审计信息环境控制思考 下一篇:内部审计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