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意识培养的“四步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9 03:37:19

浅谈创新意识培养的“四步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动力。新课标指出:"发展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本文主要论述语文教学中"四步教学法"的运用。着力探索唤醒、培育、开启、激励步骤对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成效。

关键词:创新意识;四步教学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196-02

创新,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动力。新课标指出:"发展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过去任何时期都尤为凸显。作为基础工具学科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执教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在这里,笔者把它归纳为"四步教学法"。着力探索"四步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成效,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老师专家批评指正。

1.创新意识的唤醒――兴趣的激发

兴趣的激发,是唤醒学生创新意识的钥匙,是决定创新意识培养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的步骤。因此,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成为科技进步作贡献的兴趣和志向,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行结合,营造兴趣氛围。精讲多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能干巧干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在具体的课文教学过程中,要师生共同讨论文章,从中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后做一些有关的试验等,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上展示试验等各种情况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为寻求真理而标新立异的浓厚兴趣。

2.创新意识的培育――质疑的鼓励

质疑,历来都是创新意识培育的灵魂。正所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末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语文教学中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就要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已见,敢于提出自已的见解,不要有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有创新价值的,哪怕只是一点创新的火花,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与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3.创新意识的开启――想象的启发

想像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正是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如对有些充满活力诗情画意的正诗文,就可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画一幅能够表达出诗意的图画。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从文字到图象,需要思维的加工。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自已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鉴于学生的能力水平问题,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这样,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各抒已见,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为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针对选进教材中的部分古诗,这类古诗都有一定的故事内容,可表演性强。让学生把古诗编演成一个故事,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诗意,充实内容。根据不同的古诗词,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不同的学生对作者当时的神态、动作的设计都有所不同,这也是求新、求异,就是创新精神的所在。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及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这样的启发,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当然,我们建议不强求学生的诗作理解的情况,只要这样的学习过程,实现他们一个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就好。只要有这样的土壤,孩子们创新之花才会灿烂绽放。

4.创新意识的激励――评判的准确

评判,是师生在相互交流和沟通中,学生最为在意的结果。往往,教师的评判决定着学生思维发展的高度。因此,教师应采取激励的评判机制,做到赏识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和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是教师首先应给予以肯定的,至于回答的正确与否是第二了,是可以经由学生集体讨论逐步澄清的。教师应更多多地关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创新热情,特别要注意保护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做到不只是评判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更要注意评判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评判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及探索创新的过程。在评判方式 上,要注意多种评判方式的结合。学生作业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成果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完善他们的创新精神。可以在班上开辟学习园地,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利用评讲课让学生优秀起来,及时在班中鼓励、表扬汇编个人、班级的学习练习等等。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再度创新。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能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彭华生.《语文教学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 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 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 佟士凡.《语文学习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上一篇:如何对待问题生 下一篇: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