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

时间:2022-10-29 02:32:37

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

【摘要】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针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恰当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 风险防范

一、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具备如下特征:①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②全面性,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③不确定性。在一定条件下,财务风险随着影响财务活动的各种因素变化而变化。④共存性。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⑤激励性。一旦出现财务风险,企业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将财务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可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持续的通货膨胀,将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而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支付利息过多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市场风险因素也会对财务风险有很大的影响。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困难。

(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及企业经营者对财务风险缺乏足够了解,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由于风险意识淡薄,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未建立财务风险预测、预警、防范和控制系统,致使财务风险时有发生。

(三)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例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内部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具体对策

(一)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使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防范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素质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要树立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教育,将风险防范意识渗透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掌握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具备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提高自身风险意识;要具有对财务风险的敏感的、准确地职业判断能力,及时、准确的估计和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并能对具体环境下的风险做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案;要求掌握相关的金融、证券、投资等方面的知识,在企业决策中发挥参谋作用,同时要与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部门广泛联系,把企业的资金合理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从而使资金得到有效利用, 减少风险。

(三)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1)在筹资决策过程中,企业应利用筹资渠道多元化的客观优势,正确选择筹资方案,合理安排借入资金比例,要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组合,确定适当的筹资渠道。由于从不同的筹资渠道借入资本的成本不同,所承担的风险也不相同,因此在进行负债筹资时必须结合自身情况综合分析,选择适当的筹资渠道。

(2)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企业应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并做好可行性研究。按照如下步骤作出决策:估计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估计预期现金流量的风险;确定资金成本的一般水平;确定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现值;将投资方案的现金流入量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现值进行比较,如果现金流入量现值大于现金流出量现值,可以接受该投资方案,否则应拒绝该投资方案。

(3)在资金回收决策过程中,企业要减少资金回收风险。首先,要加强现金管理,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要严格控制现金的量,既要避免现金过多而使企业失去其他获利的机会,也要避免现金过少影响流动性。其次,要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加快应收帐款的回收。

(4)在收益分配决策过程中,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能使投资者受益,又顾及企业的长远利益,保证企业扩大再生产经营的资金需要。既要控制资金成本,又要充分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

(四)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要推动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断趋于完善,首先建立激励约束主体。在两权分离条件下,内部治理结构的股东大会和监事会就是行使激励约束权的主体。其次,形成公司内部的制衡关系,建立内部决策结构。建立内部治理结构,一是为了防止经营者违背股东的利益,二是为了确保经营者决策的正确。没有前者,经营者很可能将出资者的利益转化为自己的利益;没有后者,出资者不可能得到利益,甚至遭受资本损失。

(五)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

一是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二是要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三是要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搞好月份流动性分析、季度资产质量和负债率分析及年度会计、审计报告制度,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四是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风险监管中的积极作用。

上一篇:关于煤矿企业成本控制相关的问题探讨 下一篇:余姚杨梅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