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上小组合作环节的设计

时间:2022-10-29 02:30:22

历史课堂上小组合作环节的设计

中学历史课堂上,学生的历史知识决定了,不可能每个环节都进行合作学习。而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节也要通过精心设计,才能在课堂时间内达成学习目标和合作任务。在教育实践中,有哪些是适合小组合作的环节?这些环节怎样操作会起到极好的效果呢?

一、导入环节:组织教学,引起话题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进入学习的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启发整节课的教学。课堂导入环节适合进行小组合作。

(1)问题合作:以适合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切入本节课教学。快速进入本课学习的氛围中。如果新授课和复习课是以复习旧知识而导入的方式,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因为这些知识是学生学过的知识,在小组长得带领下,小组合作可以快速得出结论,从而导入新课。

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的导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分别是什么?现在战争结束了,帝国主义国家下一步要做什么呢?学生们可以通过合作得出一战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战争结束之后,自然是对世界上的殖民地进行重新瓜分,因此召开了巴黎和会。

如果新授课是以本课内容的了解作为导入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但是问题要简单明了,搭建一个展示小组合作风采的平台,通过提升展示学生自信的方式来提升学习兴趣。

例:《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的导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家知道我们身边哪些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么?通过小组合作得出结论,在讨论中营造了一个兴趣盎然的历史学习氛围,引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图片合作:以适合小组合作获得的图片信息,切入本节课教学。以图片或者图片组合,可以适当的配以背景音乐,通过形象的视觉信息的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

例:《美国独立战争》出示美国国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从美国的国旗可以获得美国建国时期的哪些基础知识?从而引入对美国独立战争的课堂内容中。

(3)视频合作:以视频形式带动学生直观主动的切入到本课的学习中。选择合适的视频内容,通过观看几分钟的视频,合作获取视频信息,通过立体的视频体验进入到充满着趣味性的课堂学习中。

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剪辑视频,合作讨论:获得了哪些和一战相关的历史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各自的信息,最后展示。获得知识的同事,培养历史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

二、预习交流环节

(1)首先教师要注重对预习合作的问题的设计,注重对的学法指导。

(2)合作交流疑难点。通过对重点基础知识的自主预习和合作讨论了解,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对预习交流问题的解决懂得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富有合作精神的讨论和交流,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合作解疑环节

以合作的形式解决学生共性问题(易错)和较难的知识性问题(易混)。通过对以上疑难知识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养成课堂上互相质疑、补充、纠错等的良好学习习惯,真正的学会合作学习。

合作解疑具体方法:

(1)学生自主提出未解疑难: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提出自己尚且没有弄懂和解决的问题,由其他同学帮助解答,解决不了的由教师点拨、解答。

(2)学生自主提出本节课易错易混知识:让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整理出本节课存在的易错易混知识和大家分享,教师通过对学生整理的知识进行引导进一步深化本节课疑难点。

(3)教师提出本节课的易错易混知识问题:教师针对本课的难点,提出相关疑问,或在预习交流和预习检测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共性的问题和较难的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解疑。

(4)教师出示本节课易错易混知识错误实例:教师通过以往教学经验出示一些学生经常出现的易错和易混知识错误实例,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对错误实例进行纠错,师生互动找到错误根源,从而解决本节课的易错易混知识。

四、知识梳理环节

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回顾和梳理,培养学生的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完成对本节课知识脉络的认知,树立良好思维习惯。

(1)在整理基础知识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小组互考法、 小组总结法、小组竞争法、知识接龙法。

(2)在构建知识框架反面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小组自主梳理构建知识框架、大屏幕提示基本框架填入历史知识、黑板展示合作构建框架、学生自主归类(超市法)构建框架。

本学期在“让优秀成为习惯,让激情化作永恒”学校精神的感召下,在“重德 崇优”为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在“非常6+3”立体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政史地组人深入研究教法,互相学习。

有效的长期的小组合作,可以通过探究一个又一个课题,使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独立思考,能与其他人合作,最后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能力。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体会,在如何有效的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上一篇:构建“鲜活”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创新”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