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非全日制兽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9 01:29:04

案例教学法在非全日制兽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2012年,作者学校以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形式,面向南谯区农村农民、养殖户,开设农村急需的畜牧兽医专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探索以案例教学法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为学校今后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非全日制 兽医专业教学 运用

兽医专业课程旨在培养非全日制学生进行畜禽疾病诊断和防治的能力。兽医专业课程内容繁多、理论抽象、概念枯燥乏味。对非全日制学生而言,教学上如果采取传统“填鸭式”的讲授方法,不仅没有这么多的教学时间,也容易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离,学生更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结合对我区农民、养殖人员的调研,在兽医专业课程教学上,笔者尝试采用以病例分析为主体的案例教学方法进行专业课程教学,以此来帮助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培养临床思维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其逐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式教学可以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不断转化,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点在于案例的选择与设计。笔者在非全日制兽医专业课程教学上所选择的案例都来自于农业生产实际,让学生不仅感觉到亲切、有用,也增加了课堂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1.案例的设计与形成

2013年春天,非全日制兽医专业课程开课的前一天,笔者接到一个学生的电话,说他家饲养的鸡发病(白痢),主要症状就是下痢、死亡。笔者决定就从这个病例着手,设计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法完成兽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第二天,笔者让这个学生在课堂上简单介绍一下他家鸡的发病情况。笔者尝试着引导他回答:饲养了多少只鸡,有多少只鸡发病,开始症状如何,症状发展与结果。通过笔者的引导和他的描述,一个完整的病例逐步呈现出来。

2.案例的分析讨论

(1)给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在笔者提出这个病例是什么疾病之后,课堂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学员们积极思考,给出了多种答案。对于学生们的答案,笔者没有立即予以肯定和否定,只是告诉他们答案的确定要有依据,并引导他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证据: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

(2)分析讨论案例。笔者将44名学生通过自由组合分成8个小组,让他们围绕这些问题查阅书本等相关资料,并让每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组织该小组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在课堂上发言、讨论。

(3)引导学生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各小组学生给出的不同答案,笔者对讨论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除了点评学生的观点、论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外,给出自己对这个病例的分析方法和依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4)完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目标。教师带领学生完整地学习该案例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临床诊断、防治措施后,建立传染病“防重于治”的思想,突出预防、控制的教学目标。同时,提出职业要求和纠正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观念。

(5)总结案例,布置作业。最后,笔者对该堂课的内容进一步归纳和总结,并让学生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小结。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消化该次讨论内容,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教学评价

评价考核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必不可少的环节。案例教学应采取过程性评价考核体制。在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中,一方面笔者对学生参与课程教学情况进行记录并评分,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由各小组对本组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法的满意度进行打分。

三、小结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其今后从事畜牧养殖打下坚实的基础。事实证明,在学校非全日制兽医专业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继学.案例教学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现状[J].职业教育,2004(11).

[2]李远翰,薛斌.浅谈案例医学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医学院学报,2010(1).

[3]郑淑芬.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实施环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教育探索,2008(4).

[4]范春玲,夏成,孙斌.案例教学在动物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

(作者单位:滁州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上一篇:老人散步 先看体质 下一篇:浅谈学生诚信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