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正名》之“名”与西方“概念”的比较

时间:2022-10-29 01:23:36

荀子《正名》之“名”与西方“概念”的比较

摘要:“名”和“概念”都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反映,但从美学的角度来讲,二者存在较大区别,是不可混用的。本文从荀子正名》篇出发,以制名目的、认知方法和制名方法三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认为“名”比“概念”更具强烈的主体性和趋于完美的整体性。

关键词:名;概念;主体性;整体性

自春秋末期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后关于“名”的一系列问题一直伴随着名物、典章制度的改变而争辩不休,它反映在思想领域中便形成一股强大的名辩思潮。荀子在《荀子·正名》中说到:“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这句话是说,名是对许许多多事物的反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概念”一词的解释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得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①

由上可知,“名”和“概念”都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反映,二者常常被认为是同一的,且常常被混用。但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二者有很大的区别,“名”更具整体性,它对事物的反映更富有整体内涵,带有主体的审美性情,更能满足主体的审美需求;相对来说,西方的“概念”就显得生硬单薄,缺少审美的功能。总之,可以说“概念”在分析事物本质时没有对主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创造加以把握,致使事物不能以一个完美的审美对象完整地呈现出来。以下通过制名目的、认知方法和制名方法三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

一、二者在制名目的上的异同

为什么要制“名”?荀子作了如下解释:

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玄纽,贵贱不明,同异不别。如是,则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②

在这里,“概念”和“名”一样,它们作为社会交际的一种工具,是用来辨别区分事物。如果没有“名”、没有“概念”,人们对于形状不同的事物只能互用比喻来表达,那么不同事物之间就会混乱不清,人们的交流就会发生障碍,事情就会有办不成的危险。

同时,引文中的“贵贱不明”、“上以明贵贱”两句不容忽略,其中暗含了“名”有别于“概念”的方面。制名以明贵贱,即制名的另一目的在于维护正在形成的封建等级制度,就是要明礼、明分,尊卑有别,贵贱有别。他认为统治者通过“制名”,确定“名”的含义,使名实相符,借以分辨实际,这样可以使人民统一思想,听从使唤,服从法度,遵守政令,从而维护封建统治。

而“概念”则没有这样明确的政治目的,它的存在只为客观概括事物的本质,使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在循环往复的实践中趋于深刻、正确和完整。

二、二者在认知方法上的区别

制名之前必要对事物进行认知,而认知的方法必定也影响制名。

“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正名》)“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知之在人者,谓之知”是说知之在人者,为本能之知,与“凡以知,人之性也”为同义语。“知有所合,谓之智”是说人的知觉和外物相符合,叫做智慧。与孔孟的“由仁识心”不同,荀子的思想系统有一个根本的认识,即“由智识心”,就是说荀子心中所识之“心”是一种理智的认知心,而非道德性的德性心。他既注重人的本能的感知,又注重外物的客观实际,使感知符合实际。在这样心物相通的认识之下所制之名必定有主体审美情感的参与,但它同时又尊重客观实在,使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事物不仅趋于完整,更趋于完美。

“概念”则是远离“心”的,它通过精细严密的逻辑推敲,经历无数的实践,最终被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成为抽象的、普遍的想法、观念或充当指明实体、事件或关系的范畴或类的实体。因而可以说它是远离人生、远离生活的。比如说到“手机”,在“概念”里它是指移动电话,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目前已发展至4G时代,从性能上分为智能和非智能两种;而在“名”里它指的是人们用于互通电话、互发信息、浏览网页、发微博等等的小型电话,谁都不会说它是限于某某公里内使用的、它的智能和非智能是怎样区分的、它是由某某零件组成的、它的某某零件又是由某金属与某金属混合而成的……又如,我们探讨“人”,概念里的“人”是指“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③;而作为“名”的人是具有整体内涵的能审美的人,而不仅仅是与动植物区分开就停止了。所以说,“名”更贴近人生、生活,同样作为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它更有整体内涵,更有人的情味,更乐于被人认识和接受。

三、二者在制名方法上的特点

由于目的不同,认识方法不同,致使制定名称和概念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形成一系列概念,这些概念的真理性又要返回实践接受检验。如此循环往复,使人的认识日益接近于客观现实。概念的最基本特征是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人们认识事物最初形成的概念是前科学思维时期的日常生活概念。这种最初形成的概念通常是作为对周围事物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概括,并不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它总是随着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发展,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这种发展的过程是原有概念的内容逐步递加和累进,或是新旧概念的更替和变革。

而“名”的制定有通过认知所得的“知”的成分,但不全是“知”,它还含有主体的审美创造的部分。荀子认为人是通过感觉器官来认识事物属性的同异差别,并运用思维对感觉材料加以比较、分析,再进行整理、综合,确定其类地关系,然后互相约定以制名。夏甄陶先生也认为,荀子的“制名”是“通过感觉器官(‘天官’)与外物接触而产生各种感觉,又在感觉材料基础上发挥‘心’(思维器官)的‘征知’(思维)作用。”④

由此可知,荀子在制“名”的方法上,更加注重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即充分运用自身的各个感觉器官。同时,兼顾事物的客观实际,对所获的感官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整理、综合,使之完美地展现。所以,荀子的制“名”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和趋于完美的整体性。

四、结语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比较可知,无论是在制名目的、认知方法还是制名方法上,“名”都比“概念”体现出更为强烈的主体性和整体性。“整体观是一种大世界观,它要求对于世界作整体的把握,要研究对象整体的组织机理,研究组织结构的存在模式、运动变化与更新的过程形态,研究对象自身的组织力和运动变化的动力。”⑤万事万物都具有整体性,荀子正是在这种大世界观的指导下解释了“名”的含义,整体观让他看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于是提出“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即只有对许许多多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才能得到“名”。主体性即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追求文化创造的内在的依据,它“作为人生发展创造的支柱,不仅支撑起人本身,也支撑着每个人多层次的主体和生活各方面的多种主体”,⑥有了主体性,“人才能自觉塑造自我,使自身成为完整健全的人,这才具备审美与创造的完满条件”。⑦荀子正是在“名”中强调人的主体性,即强调“天官”对制名的重要作用、强调“心”的“征知”作用,才使得“名”绽放出比“概念”更为充分、更为圆满的力量,彪炳着“概念”无法企及的美好人性的荣光。

注解: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S].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04.

②王天海.名家讲解荀子[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366.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S].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061.

④夏甄陶.论荀子的哲学思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99.

⑤李健夫.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

⑥李健夫.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14.

⑦李健夫.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16.

参考文献

[1]王云五.熊公哲注译荀子[M].重庆:重庆出版社.

[2]王天海.名家讲解荀子[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12.

[3]韦政通.荀子与古代哲学[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十一年九月.

[4]夏甄陶.论荀子的哲学思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8.

[5]李健夫.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2.

上一篇:俄罗斯高等音乐教育探究 下一篇:中职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