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10-29 01:10:32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自由地发展。虽然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途径很多。但都不够完整和系统,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主要还是根据老师课上的讲授来获得。所以信息技术教育的主阵地还是在课堂上。如果要求学生在每周一节仅有的40分钟的课堂上学会学好信息技术知识,这就要求老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信息技术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将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若干策略。

一、备好学情、认真分析教材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由于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山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不一样,层次不一。在上第一堂课时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对学生小学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作了一个统计:有的较偏远的小学两个同学一台微机,并且课时太少;有极少的学生家里配备了电脑;甚至有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一无所知。部分学生开、关计算机都不会,还有的学生养成了错误的指法习惯。于是我在备课时根据所掌握的学情认真处理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将知识点细分为几个层次,台阶式地逐步提升。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将学生分为4人一小组,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制订学习制度;备好课堂,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教学工作开展起来教师才能胸有成竹,从而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二、精心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有效性课堂教学的保障

学生在精神愉悦和良好的上机环境下会学得更有效。于是我在注重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法,结合学生实际、不同班级学生特点管理好课堂;使学生的精神状态高度集中,明确每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克服现代教学中教学目标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矛盾。根据教材编排,每一节课制订不同的学习主题,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地评价,使学生学有所获。不同层次提高同学们的信息素养。

三、教学内容要具备生活实践性,尽量丰富多彩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媒介,能演示多变的图形、动听的音乐、绚丽的色彩,强烈刺激着学生的视听感官,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利用多媒体优势对七年级上册较多的理论基础知识,如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等,我在课堂中插入了“轻松学电脑”教学视频软件,这套软件将七年级上册教材的一些抽象的、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融入其中,我进行选择性章节播放,再配合暂停将同学们的复述与操作知识相结合。使同学们学得更加形象生动、轻松、直观有效,具备生活实践性。比教师单纯一味说教更有效。

四、方式多样,方法得当,激发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

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多表现在爱玩游戏上。针对我校初中阶段学生好动、对计算机感到新奇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他们的兴趣转化到教学内容上来,并激发起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如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主题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有效地学习。例如指法的学习是一个最基本的信息素养,但打字练习又是很枯燥的,就引入游戏教学法,利用金山打字通里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游戏的竞争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为了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我采用小组选派组员展开知识演讲比赛的方法和优胜者加分等竞争机制激励学生学习。例如九年级教材上册关于多媒体作品的制作,采用主题式教学法:先给出作品主题,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创作,最后展示同学们的精彩作品,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的作品。

五、课后多和学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由于初中信息技术每周一节课,加上任教班级多,导致我们平时与学生接触时间少,与学生的感情比较淡薄,甚至有些疏远。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增强师生的互动性,课后利用各种机会与学生沟通交流;在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中多和学生接触,如运动会上我会为他们加油助威;生活上多关心问候,平时多鼓励学生;课间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关注他们的成长。这样课堂上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课堂实效。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因而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就不会停止,为此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把握有效教学策略,勇于探索和实践,就能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但可以用于组织教学,反馈教学信息,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大有益处,教学中运用得好,可以收到奇效!

上一篇:试将情感融入到思想品德教学中 下一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