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意大利学前课程述评

时间:2022-10-29 11:09:37

当代意大利学前课程述评

作者简介:杨眉(1988.1~),女,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摘要:在我国,幼儿园课程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放眼国外,各国也在积极研究、发展学前课程。意大利学前教育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瑞吉欧教育实践闻名世界。意大利学前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个方面有着独特的特色,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意大利;学前课程

1968年,意大利政府颁布444号法案,规定意大利3-6岁幼儿在幼儿园就读免费。该法案奠定意大利公费学前教育。1969年,教育部颁发《国立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纲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意大利的瑞吉欧・艾米里亚教育体系建立,被视为“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系统之一”。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著名的课程研究者泰勒(Tyler,R.W.)认为课程系统中有四个基本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本文试图运用泰勒课程要素理论,概要述评当代意大利学前课程。

一、当代意大利学前课程

(一)意大利学前课程目标

意大利通过一系列方针政策确立学前教育的总目标,即发展幼儿的自我认同、自主性和能力。总目标中包括四条子目标,它们分别是:认识自我和他人;发展身体以促进运动和健康;发展接受和产出信息的能力;进行探究和了解。①

(二)意大利学前课程内容

根据意大利学前课程目标,意大利学前课程内容包括自我和他人;身体和运动;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语言和词汇;世界的知识。在自我和他人领域,幼儿需要学会认识自我,表达自己;尊重他人,与他人交往。在身体与运动领域中,幼儿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照顾自己,喜欢运动。在艺术、创造力和表达领域,鼓励幼儿通过多种形式创造性表达自己。在语言和词汇领域,发展幼儿口头语,逐步学习书面语。

(三)意大利学前课程实施

学前课程实施时是对学前教育过程的组织。它包括学前课程,方法,途径和组织形式。意大利学前课程的方法主要是教师间接指导,途径主要包括,游戏、生活和方案活动,学前课程的组织方式多为分组教育活动、家园和社区共同参与。

1.教师间接指导。意大利学前教师因为分工的不同分为班级教师,艺术室教师和教研员。每个班级包括两位教师,他们实行合作教学,随班教学。这利于儿童形成长期且稳定的情感体验,培养儿童安全感和归属感。教师的角色是倾听者观察者,引导者,促进者。幼师应该对儿童给予真诚,平等,合作的态度和关注。双方都是主体,彼此没有高低差别。

2.方案活动。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活动或经验为中心组成的课程,以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强调儿童在日常生活和经验中学习。方案活动是在偶然突发的情况下生成的,以幼儿兴趣为切入点产生。在方案活动中,教师的预设少,儿童的生成主题多。方案活动不是强调儿童能够在课程中获得预定的知识或是技能,而是强调儿童在能力和智慧方面的发展。

3.家庭、幼儿园及社区三者合作。幼儿园与家长、社区共同享有幼儿教育的责任。家长会主动为学校准备材料,提供义务帮助,和老师一起布置环境,装点教室。家长都会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咨询委员会,教师会定期组织家长开会,每个月两到三次。

(四)意大利学前课程评价

受过程和主题评价取向影响,意大利学前课程评价主要采用质性的评价方式,注重表现性目标的达成。评价的实质是给孩子以各种方式表现展示已具备的新知识和能力。意大利学前教师会负责录音,录像,拍照,负责记录孩子的行为语言及整理记录。

二、当代意大利学前课程的特色

(一)强调“参与”。在意大利学前课程中,教师更多是鼓励儿童的主动参与。在教师心中,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儿童主动参与探索,主动思考的能力。家长认为自己有义务参与到儿童的教育中,因此他们积极为儿童教育贡献力量。社区幼儿园的联系也非常紧密。有时邀请社区人士进入幼儿园和幼儿互动,有时在社区进行儿童作品的展览,让社区了解幼儿园的文化。

(二)课程的整合性与生成性。传统的课程将内容按学科独立分类传授,不利于幼儿全面发展。当代意大利学前课程强调整合性,为幼儿提供完整知识。课程是在儿童的小组讨论中提出,进而编制知识网络。课程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通过儿童的集体讨论来行成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并以此成为生成课程。生成课程抓住儿童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在讨论中,儿童通过表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现象和事件,锻炼儿童的表达能力,记忆,思考能力。

(三)注重运用图象等艺术语言。儿童表达自己对世界认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语言,绘画,雕刻,泥塑,建造,音乐,舞蹈等。艺术语言的运用促使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儿童借助各种艺术语言解说,回忆,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与所学到的知识,促进了儿童的发展。

(四)环境是“第三位老师”。受到建构主义的影响,意大利学前课程强调知识是在不断建构中形成的,重视环境对儿童发展的教育作用。环境被看作第三位教师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他不是被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老师得不断调整,在儿童的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小结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意大利3至6岁的幼儿教育普及率是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中最高的。其课程适应时展需要,积极调动儿童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改变教师角色,加强社区幼儿园和家长三者之间的合作,培养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意大利的学前课程,在充分考虑幼儿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强调幼儿教育与社区加强合作,基于社区创立幼儿园。在优美的环境中,幼儿操作丰富多样的材料,积极进行自我知识与能力的建构。意大利的学前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及丰硕的成果。在此背景下,意大利学前课程能在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普及,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的质量,改革我国学前教育的课程等方面提供经验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李英.瑞吉欧教育中“合作”研究及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2]王春华.瑞吉欧幼教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10:54-57.

[3]余强. 意大利学前教育制度的主要特点[J]. 幼儿教育,2009,30:49-53.

注解:

①余强. 意大利学前教育制度的主要特点[J]. 幼儿教育,2009,30:51.

上一篇:生物教学中“问题教学”高效运用 下一篇:浅析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