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

时间:2022-10-29 10:31:17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

摘要: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动东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但受制于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多方面的影响,东部地区的产业并未发生大规模的向西部地区的自然转移。因此,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动因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区际产业转移;引力因素;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062-02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种经济现象。按产业转移研究的演进路径看,学者们首先关注的是国际产业转移,即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些产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的现象或过程。区际产业转移是近些年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区际产业转移是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笔者限定的产业转移为区际产业转移。

一、传统的产业转移动因分析

就国外研究而言,赤松要(Akamatsu,1935)提出的雁行模式可看做是较早的产业转移理论。雁行模式通过对日本产业增长的阶段分析,说明产业转移的必要性。雁行模式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产业梯度转移与传递过程。此后,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展开。

宏观角度是从产业层次上对产业转移动因的分析。维农(R.Vernon)于1966年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提出产品周期理论。该理论开启了研究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动因的先河。他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产品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不同阶段,产品生产将在生产要素丰裕程度不一的国家和地区实现转移。该理论运用动态分析方法,从产品本身的角度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动因。产业成长演化论是从产业成长和演化的角度来解释国际间产业转移,其中小岛清教授的“边际产业扩展论”最为著名。他认为,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处于比较劣势,变成“边际产业”,因而需要转移到台湾、香港等地区。该理论从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出发,采用动态方法来分析日本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及其变化并分析这些原因和变化对日本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影响。

微观角度是从企业的空间扩张或其转移的动因分析。斯蒂芬・海默(S.H Hmyer)创立的垄断优势论是从实证研究美国跨国公司入手而提出的系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其结论是垄断与优势结合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而国际直接投资便是企业产业转移的开始。内部化理论是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巴克莱(P.J.Buckley)、卡森(M.Casson)和拉格曼(A.M.Rugman)。内部化理论以市场交易的不完全为前提,以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对企业的产业转移提出了另一种解释。市场内部化、市场失效和交易成本是内部化的三个重要概念。该理论则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了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理论支持。约翰・邓宁(J.H,Dunning)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多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种优势便构成了邓宁创立的著名理论范式――OIL折衷范式。邓宁认为,企业将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与东道国的生产要素结合比在本国运用更有利,从而指出了产业国际间转移的动因。韦伯等人发展的工业区位论指出企业区位选择以及空间分布与空间组织形式须遵循的原则。这一理论虽并未直接涉及产业转移,但对产业转移的最终区位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就国内研究而言,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及类型、对国外产业转移的理论学习和借鉴等方面。邹篮等指出,由于东西部区域差距所造成的势差, 给区域间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 由于在工资、房租、原材料价格、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域差,产业主动或被迫向低成本地区流动以控制成本上升。魏后凯从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企业角度, 认为企业是否决定迁移不仅取决于来自现有区位的推力和来自目标市场区位的拉力的大小, 还取决于一些促使企业在现有区位的阻力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涉及到企业迁移所造成的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损失, 维持现有劳动就业关系, 来自地方政府的压力等。

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关于产业转移动因分析的经典理论,都基于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分析,进而指出国际间产业转移的动因。第二,国内是在借鉴国外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我国区际产业转移进行分析的。这是我国学者对发展中国家内部产业转移动因分析的一大贡献。但上述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均是从转出方的角度出发,并没有对相关地区的产业承接方的动因进行分析。

二、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引力因素

1.产业级差是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技术水平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主导产业不同,存在明显的产业级差。我国工业产业主要集中于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主要工业产业中,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能源指向型产业外,其他产业东部地区产值都占到了全国总产值的50%以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甚至达到95%以上。正如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产业转移的发生也是因为两地存在产业级差。

2.市场引力是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诱因。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的影响,一些传统产业不仅饱受成本上升的压力,更受到激烈经济竞争的挤压,其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致使产业利益逐渐缩小。这些传统产业虽然在东部处于衰退阶段但在西部还有潜在优势。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要素价格相对低廉,东部的先进管理经验和雄厚资金与西部的低廉要素相结合,可使转入产业享受低廉的要素成本优势,保持产业发展活力。另外,面对未充分开发的西部市场,足够的潜在需求可激发企业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升级,增强竞争力。从长期来看,西部独特的区位优势促使产业进一步拓展西亚以及中亚甚至欧洲的市场,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推动力。

3.政府支持是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大外在推动力。近年来,政府出台了“鼓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增加西部大开发投资”等促进东西部产业转移政策,加快了探索东西部产业转移步伐。2007年商务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并于2008年5月认定重庆等22个地区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商务部还实施了“万商西进工程”,鼓励东部地区积极进行产业转移,督促西部地区做好承接相关产业转移的准备。西部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各自制定地方的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配套措施,诸如土地政策、税收优惠等。

4.资源丰富是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内生优势。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富余劳动力较多等优势,尤其对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有较大的吸引力。在西部地区被统计的35种主要矿种中,探明储量占全国90%以上的有稀土、汞、钛等,超过60%~80%的有锌、锑、天然气等,超过50%的有铅、钴、煤等。按45种主要矿产工业储量潜在价值量计算,西部占全国的48.3%,接近中东部之和。按一次能源探明储量计算,西部占全国的56.5%,比中东部之和还高13个百分点。这些富足的资源使相关产业获得了低成本的优势,促使这类企业将厂区迁移到西部来,重新获得相关产业的比较优势,使该产业可持续发展。

5.西部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为相关产业的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以资源为指向型的企业已出现较大规模的转移趋势。这一引力不仅来自于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是源于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在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特定的人才优势。以新疆为例,2002―2006年间,新疆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采选业等产业在西部的比重不断攀升,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2007年,新疆引进我国500强企业46家,其资金额达2 108. 5亿元。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

1.产业转移的黏性是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外部性制约因素。产业区域转移黏性是指在产业区域转移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不能按照区域经济梯度循序进行,从而出现粘性。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产生的极化效应、广泛参与国际分工的分工格局、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以及东部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考虑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产生了粘性效应,致使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出现困境。当然这并不意味西部没有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只是增加了东部地区政府和西部地区政府以及中央政府之间博弈的过程,不会从根本上制约产业转移的趋势。

2.产业级差是制约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根本性因素。尽管产业级差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但过大的产业级差会使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较弱。西部地区总体经济规模小,特别是农村地区目前还处于未开发或待开发状态。以1998年到2008年的GDP来看,东部地区的GDP从42 329.77亿元增加到177 579.6亿元,而同期西部地区的GDP由14 647.38亿元增加到58 259.58亿元。东西部地区对全国GDP的贡献率分别为53.54%和17.77%。①由此可见,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是巨大的,这从根本上制约了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

3.区位是制约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客观因素。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到全国60%以上,地质地貌复杂,环境条件恶劣,有大面积的不可利用的荒漠与戈壁。区域内的大型城市相距较远,交通设施不发达,且西部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岸线,缺少优质的出海口,造成东部外向型企业运输成本较高,迁移到西部地区取得了价格优势但丧失了运输成本低廉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东部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自然转移。

4.制度和政策因素制约了西部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尽管前文指出国家与政府对产业转移实施大力度的扶植,但由于政策效应的滞后性和制度的根植性,西部地方政府在执行中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产业转移。首先在制度方面,西部地区在长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制度弱化现象。制度弱化是指制度有效性的降低及制度在实际的贯彻执行中,由于标准、程序以及人为因素的左右,使制度的效果大打折扣。西部地区规模庞大且效率低下的制度组合使经济运行成本高昂,大大削弱了地区为产业转移企业服务的能力。其次,在政策方面,由于政府政策的短视行为即为GDP论,盲目承接东部地区转移而来的产业。一方面导致东部的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进入西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引进产业之后,没有兑现配套设施和优惠政策,伤害了东部产业转移的积极性,进而造成地方无产业承接的尴尬局面。

5.西部地区缺乏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没有形成产业集群,辅助产业与配套产业尚处于培育之中,不能有效地构建产业对接链,制约了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产业集群是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的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空间聚集体。它会产生经济的外部效应或外溢效应,实现范围经济,带来产业发展的低成本优势以及技术制度创新优势。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产业集群的发展。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滞后,使相关产业难以享受到产业集群优势,因而东部产业没有大规模的自然转移。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需重视其产业转移动因的制约因素。第一,优化资源要素,提高吸引外部资本的能力;第二,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制定和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为承接产业转移指出方向;第三,改进制度体系,政绩考核科学化,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落实,避免顾眼前不顾长远的饮鸩止渴的行为;第四,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对接链。

参考文献:

[1] 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4).

[3] 刘肆明.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困境寻源和对策研究[J].经济评论:2007,(6).

[4] 张婷婷,高新才.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之实证比较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9,(1).

[5] 郭丽.产业区域转移黏性[J].经济地理,2009,(3).

上一篇:论投资制度变异与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失效 下一篇: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国际化战略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