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行为习惯的培养

时间:2022-10-29 09:01:08

高中体育行为习惯的培养

摘 要: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过程,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多年来,诸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殿堂中不断地研究探索。体育教学也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其他学科教学的基本保证。 树立良好的习惯意识是教育所要达到的一种目的,而体育锻炼习惯和锻炼意识对于受教育者以后的发展又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培养。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行为习惯 素质教育 强化培养

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过程,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多年来,诸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殿堂中不断地研究探索和改革。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体育教学也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其它学科教学的基本保证。素质教育模式的提出,使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素质教育原则指出: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身体和学习有用的运动技术,进而加强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培养自我锻炼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自我意识,把体育锻炼上升到学生的日常意识层次,就是广大体育教育教师进行体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

随着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许多国家都在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而且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蓬勃发展,但体育教学还是摆脱不了老的框框,教学方法、方式也比较陈旧,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应试达标和增强体质教育,而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只能暂时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难以应付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所开始的漫长工作和生活上的需求。因此,素质教育原则就把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作为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总目标而提出。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应顺应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勤学多思,多钻研教法,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体育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

二、良好的体育习惯抓住关键期 、敏感期。

所谓教育的“关键期”,是指人生体育习惯的最佳时期。因为这一阶段,中小学生在在校体育活动中,锻炼成了他们的主要活动,我们一定要抓住“关键期”,为孩子的终身体育锻炼与良好体育习惯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如整队集合、分听讲解、看示范、分组练习、收还器材等什么事情都要细细关照,什么事情都要手把手教,什么事情都不忘示范指导。

三、强化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

高中教育阶段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最为艰苦的阶段,许多学生会因为紧张的学习而疏忽体育锻炼和轻视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因此,要让学生懂得拥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锻炼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他们放眼去看看身边的现实生活,尤其是在节奏紧张、竞争激烈的大都市中,人们忙碌于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家庭事务之中,往往会忽略运动对保持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性,很难抽出时间锻炼身体。于是,由于缺少锻炼所导致的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日益显现出来。而锻炼是延缓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坚持锻炼,生命将会呈现另一种色彩。要让学生明白这些道理,明确锻炼目的,了解体育教育的本性、实效性和自我锻炼的方法,进一步强化自我锻炼的意识。

四、养成教育以训练为主。

良好的体育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单凭热心和干劲是不行的,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在于训练,可以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1.训练学生好的习惯,必须持之以恒。俗话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孩子年龄小,自制力不强,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需要长期抓。比如说要培养学生上课不讲话的习惯,每节课我都要在课前进行提醒,每一节都不放松,包括活动课,同时与其他任课老师形成默契,直至养成习惯后再放手。

2.训练学生好的习惯,必须严而又严。训练就要有狠劲,不见实效不收兵。每天放学路队,必须做到“快、静、齐“,队伍站得不直,有人说话坚决不给离开。如果面对学生站队讲话,站得歪歪斜斜将就一下让他们离开,长期这样下去,一定不会养成良好的路队习惯。

3.训练学生好的习惯,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每个人都有逆反心理,孩子也有。在接受常规训练时,这种现象往往经常发生。你让他上东他上西,你越严格他越不按照你说的去做,所以在训练中移动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优秀学生在集体中树立榜样。

五、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掌握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锻炼等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作为理论指导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可采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代替过去由教师填鸭式传授的方法。例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讲明课前的准备活动、放松活动,或有目的性的游戏的内容要求、练习形式及规定时间。如需用音乐,应帮助他们选好音乐或规定好音乐节奏。要求学生提前写出一个方案,经过多次修改和教学实践后,由教师讲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又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独立的组织能力。

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高中一年级,由于学生还没有摆脱初中体育课的常规习惯,对教师仍有依赖性,在这一阶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经常提示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安排准备活动的依据,所学的动作、技术练习对身体有何作用等。另外,要求学生做课后笔记,教师进行检查和讲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总结,学生对体育教学有所了解,教师应安排学生参与教学,由学生轮换带搞好准备活动、放松活动等,发展他们的独立组织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开展,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教师认识的转换、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进一步改革,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明确自我锻炼所带来的好处,培养自我锻炼的习惯意识,从而能终身体育终身受益。

上一篇:浅谈歌唱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调整 下一篇:让古诗文为写作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