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合唱教学进入高中音乐课堂

时间:2022-09-05 03:33:00

让合唱教学进入高中音乐课堂

摘 要: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而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新课改以来,强调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突出以合唱为主,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关键词:音乐 实践 歌

高中音乐课标中提到过:“[1]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通过鉴赏与表现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与其中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本校开设的是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和选修《歌唱》两本书,学生在“欣赏―参与―体验―探究―创造”的新课标教学模式下,主动展现个性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2]《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遵循以学生为本,突出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新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合唱教学进入课堂。在从事高中音乐教学的几年中我发现高中生已经基本掌握演唱歌曲的基本要素,他们已经不仅仅只限于对学唱歌曲的满足,所以我在“唱会歌”“唱好歌”的基础上增加了“会唱歌”――合唱教学的普及,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演唱形式。当然合唱是在掌握一定正确演唱方法下的演唱方式,为了推广合唱,在音乐课《歌唱》的课程中除了欣赏、演唱课本中的歌曲,笔者还加入了专业的声乐训练课程。

一、认识合唱

首先,让学生观看音像资料,清楚认识什么是合唱。合唱,是指多位歌唱者分成高低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演唱同一首乐曲的歌唱表演形式。合唱的种类分为三大类:童声合唱、同声合唱和混声合唱。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看音像资料同时自己总结合唱的音色、表演形式、艺术表现、伴奏乐器等等,这样让学生从思维上对合唱有初步的认识,自然也会模仿这样的模式来演唱。

二、声音的训练

1.坐姿:挺胸抬头,身体端正,双肩微微向后,脖子挺直,两眼平视前方,下巴微收,坐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两脚垂直放在地面,背部不能靠椅背。

站姿:双脚稍分开,也可前后分开,重心要稳,胳膊放在大腿两侧。

2.呼吸:所谓“气沉丹田”,“丹田”是指肚脐眼以下二指到三指的地方。区别“胸腔呼吸”和“腹式呼吸”,吸气时两肋扩张,横膈膜下降,主要作用于腹部,气要吸的适量,不能吸得太饱满,不能产生僵硬的感觉,呼气时横膈膜逐渐抬起,恢复到原来位置,小腹微收,教学过程中强调呼吸位置的重要性而腹部(所谓丹田处)是发声力量的源泉。[3]练习三种不同的呼吸方法:

(1)缓吸缓呼,体会闻花的感觉,气吸得深一些。

(2)缓吸急呼,强调气息急速呼出。

(3)急吸缓呼,强调吸气以后吐气的时候要自己控制气息。

3.发声练习:首先讲解发声的位置,指出声乐的训练是很抽象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靠多听、多领悟、多练习。[4]声乐要求发声时要打开口咽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口”来发声产生共鸣从而做到声音的统一。如何做到呢?其辅助训练首推“开大口”练习。它有助于我们养成在歌唱中正确、积极自然地打开喉咙的习惯。

单旋律练习:

每条练习会根据课程需要、班级情况而进行训练,特别要求每个开头音声音位置与气息要搭上,打开喉咙歌唱就是要求我们歌唱时要保持这种状态,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它既需要气息的支持,又需要与吐字、共鸣、歌唱表现等各方面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整体,才能取得良好的歌唱效果。当然发声练习是为歌曲演绎而服务的,因此本人根据各班情况挑选适合发声的小段歌曲,使发声练习不再那么枯燥,例如《摇篮曲》、《花非花》等等。

4. 多音、多旋律练习:除了要求声音的统一以外,音准的训练、声部的训练也是十分重要的。第一节课就以组为单位,演唱和弦 1 3 5 1,让学生简单认识音程间的高低。之后可以加入a e i o u进行发声。接着带入多旋律演唱,以班级为单位,简单分为高音两组、低音两组,演唱方法用连音、跳音、保持音、三种不同唱法进行演唱,比较每种唱法的不同。多旋律练习的重点在于音准、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的要求,而它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统一、和谐的音响效果,是人们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

5.歌曲片段的发声练习:发声的训练中可以带入要演唱歌曲的旋律,不仅让学生掌握了音准还很直观的体会到声部间音响的色彩,为演唱合唱作品奠定基础,如《同一首歌》:

三、合唱作品的艺术处理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所体现的思想感情,传递给听众美的艺术效果,还必须认真分析和处理好作品。通过演唱,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歌声把歌曲的内在情感生动、准确地表现出来,在逐步掌握和提高演唱技能的同时提高准确表达不同风格音乐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合唱教学进行两年多,课堂中也出现过不少现象,例如发声练习时学生的笑场、学生不愿张嘴唱歌、合唱中声部不均匀,跑调情况明显、声音不统一等等。本人总结杜绝这些现象最好的方法是实时、客观的教学评价,不能因为学生的一时顽皮而进行严厉的批评,不断地鼓励会让他们增强无比的自信从而达到心中声音的效果,不断地讲解、比较、实践会让他们对合唱产生极大的兴趣。每当学生通过一节课的演唱、相互配合欣赏到从自己口中所发出和谐的音程旋律是一件多么满足的事情,这不就是音乐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所要达到的目的嘛!

五、结语

[5]合唱艺术是集语言(歌词)、音乐(旋律)(和声)、演唱(发声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合唱艺术是声乐艺术中最有表现力,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演唱形式。它又是一种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集体艺术。因此,把合唱教学带入课堂既提高了学生音乐的基本素养,丰富其想象力,扩大视野,又加强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但是合唱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用心去教,用心去导,逐渐渗透,逐渐积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我们的歌唱模块教学开展的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2]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3] 程郁华 吴刚 王继红著 《大合唱》 [M] 南海出版公司

[4] 胡郁青著 《中外声乐曲选集》 [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5] 《中小学音乐教育》 浙江省《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社

上一篇:高考平面向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下一篇:试论在合作中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