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合作中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时间:2022-07-22 06:33:20

试论在合作中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摘 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物理学习情感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观点,抛砖引玉,共同学习。

关键词:物理学习 情感提高 合作学习 物理学习兴 趣激励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物理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失去了活力和创造力。学生物理学习情感消极是我国物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这其中有来自课程、教材的原因,也有来自教师和教育观念的原因。因此,不论是教育管理研究机构,还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关注并正确认识学生物理学习的情感,致力于改进策略的探索,责无旁贷。那么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物理在新课标下应如何进行合作学习激发物理学习兴趣情感呢?

一、以提高学习兴趣为目的构建合作学习情境

合作学习不是在任何教学条件下都是最佳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是要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合作学习解决不同的学习任务,降低学习难度,解决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解决学生想知道但又不能独立完成的工作。学生一旦体验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解决学习困难,能经历独立学习不能经历的过程,这些正面的体验将促进学习兴趣的增长。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适时地抓住时机――最好的时机是学生最想与人交流、最需要向外部力量寻求帮助的时候。

例如,在《研究液体的压强》的一节教学中模仿帕斯卡的裂桶实验,学生会想:这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但又不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这时教师提出我们也可以

试一试的,不过要给小组提出如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要在瓶子上刻划一些浅槽,槽的深浅对实验有影响吗?2、管子是长一点好还是短一点好?3、怎样保证瓶塞与瓶口之间的密封?这些问题都需要合作完成。

完成了这个实验,学生的情绪高涨,很自然地理解了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有时学生的思路不开阔或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利用合作学习对效果也很好。如探究摩擦力的方向时,遇到与A物体相接触的物体运动时研究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如皮带轮上物体A受到摩擦力的方向),这时学生往往认为与皮带运动方向相反。这时教师提出:物体A为什么跟着皮带一起运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认为物体受到摩擦力与物体相对运动相反,才知道是与皮带运动方向相同。这样的合作能调动集体的智慧,使每个同学都不仅能参与,还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又能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感受到合作的意义,享受到合作的愉快,学习的兴趣自然而来了。

二、教学内容选择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习不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物理来源于现实世界,也服务于现实生活。因此,物理教学要贴近生活,淡化形式,注重实际问题的应用。引导学生用物理的眼光去发现生活,恰当的把物理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向学生介绍物理在日常生活、其他学科中的广泛应用:可以用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国情国策。鼓励学生注意物理应用的事例,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原来就来自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利武器,以加强物理源于生活的思想教育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了轮组知识后,让小组设计一个利用2节3号干电池作电源的小电动机作拉力,通过滑轮组拖动一个大木箱的实验,要求绳长不超过1米;制作好后在学校的技能节上一展风采,通过对比哪一组同学制作的仪器拖动的木箱最重者为胜。这时学生来劲了,最常见的是找多个滑轮组进行,因为绳长有限,滑轮不能多,最后获胜者是既用上了滑轮组又用上省力杠杆的一组。还如,学习了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放手让学生制作一电磁铁,也可拿到学校技能节上表演吸铁的重量。通过这样的合作体现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价值,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其知道学习物理知识的妙处所在,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步步高涨,越来越浓。

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因此,转变教学理念,认真探究数学课堂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提到课堂教学效果式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

首先,教师要加速理念的更新,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渗透数学所谓思想方法,切实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把着眼点放在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方面。

其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侧重点都应放在教会学生会学习,培养学生会动口,会动手、会动脑和会合作的能力上。这就必须遵循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方法的改进不容忽视。教师要想方设法唤起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努力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条件,并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设置层次不同的问题,可以激发学了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使学生的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交流思想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再次,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目标,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于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他们迫切要求获得知识欲望与动机也不同,这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做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工作。可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注意到既兼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避免总给他们以失败的体验,挫伤他们的学生自信心和学生兴趣,防止扼杀他们的学习热情,又不影响学习成绩优秀生的求知欲望和上进心,使他们在"最近发展区"发挥最大的潜能。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施分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学有所向,学有所成。

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学语言艺术功能的感染,熏陶作用,有效地调控课堂氛围。教师要以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化学生,以饱含师爱去关怀每个学生,创造出一种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学物理》2010.2

【2】张晖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新课程标准》《物理》第八册

上一篇:让合唱教学进入高中音乐课堂 下一篇:浅谈歌唱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