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预测

时间:2022-10-29 07:26:51

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预测

摘 要:2014年美国一系列金融政策将发生改变,这些政策将直接导致国际资本流动性的紧缩,将造成国际大宗商品包括国际原油的价格大幅下降,本文将介绍影响国际原油结果的几个主要因素。

关键词:国际原油 价格 金融

受全球原油供需关系、地缘政治和市场投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2013年国际原油价格呈震荡走势,ICE布伦特原油2月8日触及年内最高119.17美元/桶,4月18日触及年内低点96.75美元/桶,年内波动区间22.42美元/桶。

2014年国际市场供需关系总体仍维持宽松局面,美国的金融政策和国际地缘政治仍是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主要因素,本文重点从金融及经济的角度分析2014年影响国际原油价格,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量化宽松政策

量化宽松(QE:Quantitative Easing)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第一次量化宽松(QE1)主要包括1.2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3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1750亿美元的机构证券,实施时间为2009年3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

第二次量化宽松(QE2)主要是6千亿美元包括美联储斥资购买财政部发行的长期债券,每个月购买额为750亿,实施时间为2010年8月底至2012年6月。

2012年9月14日,美联储麾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将从15日开始推出进一步量化宽松政策(QE3),每月采购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现有扭曲操作(OT)等维持不变,维持0-0.25%的超低利率的维持期限将延长到2015年中。与前两轮行动不同,美联储的第三轮定量宽松举措(QE3)没有明确限制,将一直持续至就业市场复苏。加上在现有的“扭转操作”(Operation Twist)计划下购买的长期美国国债,美联储将在今年剩余时间以每月850亿美元的力度购买资产。

2013年12月18日,美联储宣布从2014年1月起,将每月85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缩减100亿美元至每月750亿美元。美国缩减量化宽松政策必将逐步缩紧全球市场的流动性,对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形成打压态势。

二、巴赛尔协议

《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督委员会的常设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在瑞士的巴塞尔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的简称。该协议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有效地扼制了与债务危机有关的国际风险。

《巴塞尔协议Ⅲ》的草案于2010年提出,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2013年1月6日公布《巴塞尔协议Ⅲ》。该协议规定,截至2015年1月,全球各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下限将从现行的2%提高至4.5%。另外,各家银行应设立“资本防护缓冲资金”,总额不得低于银行风险资产的2.5%,这样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可达到8.5%-11%。

2013年7月2日,美联储宣布全球20个主要国家从2014年开始1月开始执行巴塞尔3,这个协议原本是国际清算银行为了应对重大金融危机才予以制定,巴塞尔3的执行,将会导致全球收缩资金,极大影响全球的流动性,这个行为导致的后果将会远远超过2008年。

三、沃尔克规则

“沃尔克规则”是奥巴马在2010年1月时公布的,内容以禁止银行业自营交易为主,将自营交易与商业银行业务分离,即禁止银行利用参加联邦存款保险的存款,进行自营交易、投资对冲基金或者私募基金。奥巴马批准了沃尔克提出的这个建议,并把这项政策称为“沃尔克规则”(Volcker Rule)。

2013年12月10日,美国通过了“沃尔克规则”最终版本。这项新规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禁止银行机构从事大多数自营交易;2、限制银行机构投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3、要求银行机构设立内部合规计划,并向监管机构提交相关计划和报告重大交易活动情况。这项新规定将于2014年4月1日生效。

届时大宗商品金融炒作因素将下降,金属、能源等价格更多地回归产业属性和供需基本面影响。

四、美元互换利率(SWAP)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2011年11月30日发表声明,美联储决定与加拿大银行、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以及瑞士国民银行采取协调行动,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以支持全球金融体系。声明指出,将把几大央行之间现有的临时性美元流动性互换利率下调50个基点,该举措从2011年12月5日开始生效,以此作为对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回应。美联储发表声明,该行将把美元互换利率(swap)下调至美元隔夜指数掉期利率(OIS)加50个基点,此前为美元隔夜指数掉期利率加100个基点,同时还将把互换协议的到期时间延长到2013年2月1日。

2012年12月月13日,美联储发表声明,与加拿大、英国、瑞士和欧洲央行联合决定,把本于2013年2月到期的临时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延长至2014年2月,同时,五大央行间的临时性双边流动性互换协议也将延期至2014年2月。如果不再延期,将意味着就是美联储和全球五大央行联手进行的汇率掉期的交易开始结算,很可能导致美元实际对除这五大央行外的所有新经济体国家实行加息50个基点,这样必然导致美元走强,直接刺破所有新经济体国家的泡沫。

五、中国经济影响

2013年10月14日,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秋季座谈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会上《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3年秋季报告》,报告指出,伴随着外贸红利、人口红利的逐步减弱,中国经济已告别超高速增长期,进入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中高速增长新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扬李扬认为,当前国际经济仍在不断下滑,原因在于导致本轮经济危机的一些因素仍然存在:全球经济发展方式存在问题,各国财政纷纷出现一些困局且愈演愈烈,金融系统存在去功能化倾向,各国之间贸易战及非贸易摩擦加剧。

报告预测,2013年中国GDP增长7.7%,增速与上年持平,继续保持增长稳健、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2014年,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预计2014年中国GDP增长7.5%左右,将继续保持在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中央政府将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12月23日,中国社科院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显示,2012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加总债务27.7万亿元,占当年GDP的53%,其中地方政府债务19.94万亿元。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还透露,据测算,2012年,中国全社会的债务规模达到111.6万亿元,占当年GDP的215%。这意味着全社会的杠杆率已经很高,去杠杆势在必行。

六、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从2014年1季度开始,国际和国内金融系统的去杠杆化,必将造成资本的紧缩,将造成大宗商品包括国际原油在内的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并且下跌趋势将持续至2015年。

上一篇:浅析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的联动协调机制 下一篇:高分子材料的环境行为与老化机理研究进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