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山西煤矿企业重组思路与战略调整

时间:2022-10-29 06:11:39

新时期山西煤矿企业重组思路与战略调整

摘 要:产业重组的过程,必须伴随着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否则,煤矿企业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将直接影响产业重组的效果。因此,建设循环经济是煤矿企业产业重组的题中应有之义,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质量、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煤炭是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从分析山西省煤炭产业重组的现状入手,探讨了山西省煤炭产业市场重组的路径选择问题。

关键词:山西煤矿;重组;兼并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016-02

前言

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淘汰落后产能,是推进煤炭工业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决策。在全国各个省份中,山西是中国第一产煤、输煤和出口大省及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山西省含煤面积6.4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0%。近年来,山西省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提升煤炭产业发展水平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当前,新一轮的煤炭兼并重组改革又在三晋大地拉开序幕。山西省在《关于加快兼并重组整合煤矿改造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中提出,到2010年年底,山西省煤矿企业数量“将从现在的2 200家减少至约100家,矿井总数从2编598座减少至1 000座”。山西省通过煤矿企业兼并和重组作为解决煤炭产业现状的主要手段。

一、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原因分析

第一,山西省煤矿众多,大小参差不齐,是矿难频发的重点地区。山西煤炭业重组甚至打出了“不要带血的GDP”的口号。但是大大小小事故后面的一串串伤亡数字,使人们对煤矿的安全投入和监管部门的工作产生了严重质疑。尽管内蒙古、黑龙江等省份的国有矿事故同样严重,但是山西存在众多的规模较小的煤矿,这些煤矿安全投入低,越界开采严重,在山西现有的2 500多个矿井中,保有储量在200万吨以下的还有400多个;某产煤县的一次摸底显示,近1/3的小矿井存在越层越界开采问题。矿难发生不仅仅是简单要求企业提高安全投入的问题,它涉及了矿主自身的成本收益分析和地方政府以及监管部门的规制激励。

第二,山西煤矿重组的主要原因是产业集中度不足,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生产分散,产能过剩造成了大量的浪费。根据山西省《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到2010年底,全省矿井数量控制目标由原来的1 500座调整为1 000座,兼并重组整合后煤矿企业规模原则上不低于300万吨/年,矿井生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90万吨/年,而目前山西省煤矿的平均规模大约30万吨左右。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的重组批复方案要求整合后煤炭产能从4.5亿吨增加到6.6亿吨,增加2.19亿吨。从整合的主体看,办矿主体由2 000多家减少为140家左右。其中,山西七大集团获得的产能为2.67亿吨,占整合后总产能的39.10%。通过本次煤炭业重组的前后巨大反差来看,山西原有煤矿数量过多,产业集中度过低,单矿规模差异过大,因此,从行业整体绩效来看,整合的效果应该是明显的。从提高了单矿规模的进入门槛来看,原来造成山西煤炭业产业集中度低的原因是进入壁垒过低,对开采资源的收费与收益比例失调。但是,由于山西省作为一个以煤炭业为地方经济支柱的地区,地方政府是如此大量资本进入煤炭业,并出现大量企业的幕后推手。特别是在产业重组过程中,是否出现了不公平现象,各阶层政府之间如何处理利益冲突,是产业整合能否有效的关键。

第三,生态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中小煤矿盛行,直接造成的结果是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扬,小煤矿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超量生产,不惜损失厚煤层可采度。小煤矿的回采率却只有不到20%,这意味着每采1吨要破坏和浪费最少4吨资源。煤炭作为非再生资源,这种浪费十分惊人。兼并重组后,运用资金上的相对集中,研发新的技术,勘测和调查矿井,进行集中化的分配,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环境,合理化的分配人力、物力,以期解决环境和资源浪费问题。

二、煤矿企业产业重组的原则和思路

1.煤矿企业战略重组要符合企业的核心战略

煤矿企业战略重组的方向可以是多角度的。煤矿企业战略重组大致可归为两类:内部重组和外部重组。内部重组以内部资源为对象,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和体制构建,提高内部资源集合度、优化体制机制、提升运营效率。外部重组是获取外部资源为指向的重组,理论上市场为此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在行业整合模式方面,煤矿企业既可以考虑与冶金行业、发电企业、运输企业、建材行业等联合组建上下游联动的企业集团,发展如煤电、煤化工、煤制油、煤冶金、煤电路港、煤建材等循环经济模式,形成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参与市场竞争也可以考虑组建高精尖模式下的专业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从事煤炭生产与销售、煤机制造、煤炭科技、规划设计等一体化的专业集团,发挥专业化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在资源整合方面,可供选择的模式也很多,譬如以省级行政区划为范围的整合模式;以资源规划区为范围的整合模式;以煤炭品种为范围的整合模式等。煤矿企业实施战略重组,既有政府行为,也有市场行为,不能一味地“求大求快”,要紧密围绕企业自身的近期、远期发展的核心战略,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和重组对象。

2.产业重组必须组建特大型企业集团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提高产业集中度。世界发达煤炭生产国家都有一个或者数个占有垄断或控制地位的大公司。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根本目的,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资源合理配置,支撑国家的煤炭产业经济,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要以大型煤矿企业为依托组建和发展大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发展适度规模经济。煤矿企业应扩大直接融资渠道,促进煤炭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科技资本的融合,通过资产重组,按地域、煤种、运输通道和市场组建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综合运用兼并、收购、联合、控股、上市、租赁、托管、出售等资本运营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争取煤炭自营出口权,拥有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条件,扩大出口企业的外向度,逐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要加强煤炭行业自律与合作,实行战略性改组,调整煤炭经济结构,努力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加强煤炭行业自律,实行战略性改组,调整煤炭经济结构,实现煤炭生产高度集中,从根本上提升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

3.产业重组必须建设循环经济

产业重组的过程,必须伴随着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否则,煤矿企业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将直接影响产业重组的效果。因此,建设循环经济是煤矿企业产业重组的题中应有之义,体现了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质量、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

山西省大多数煤矿拥有煤炭、伴生矿、土地和矿井水综合资源优势,建设循环经济可以避免或减少废物排放,改善矿区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矿生产的环境压力,可以利用伴生矿等优势,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和可持续发展。

以国家特大型煤矿企业平煤集团为例,该企业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加强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先后以煤矸石、煤泥利用为源头形成煤―电―建材产业链:利用煤矸石、煤泥、瓦斯发展电力产业,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发展新型建材;以煤炭教化为起点,形成煤炭―炼焦―焦油加工―碳素产业链;以煤炭气化为起点,形成煤炭―气化―精细化工产业链;加之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环境质量,加大塌陷区生态治理,加强矿井水循环利用,初步形成了以煤电、煤焦、煤化工为主导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4.产业重组还要注意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政策

首先,要呼吁政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综合应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争取政府根据煤炭市场发展情况,修订和制定行业规范、规章和技术标准,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研究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实行政策支持,保护煤矿企业生产积极性;实行总量调控,计划收购煤炭;建立中央与地方两级储备和风险基金,稳定煤炭生产和市场价格。争取政府通过市场引导和监管,促进煤炭行业加强自律和合作,按国家宏观经济计划实行定量生产和销售,以获得国家价格支持;抑制恶性竞争,创造良好竞争环境,努力提升企业效益和企业竞争力。

其次,要争取政府加强对煤矿建设、技术改造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落实新建煤矿资本金和银行贷款,支持煤矿建设和前期准备工作,提高煤炭资源勘探程度。国家采取财政债券贴息等政策,引导和扶持煤矿企业对矿井、选煤厂等项目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及防灾抗灾能力,促进安全生产。支持煤矿企业发展综合利用项目,保护生态环境,研究制定劣质煤电厂上网及电价的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纪成君,刘宏超.中国煤炭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与产业组织政策[J].中国软科学,2008,(2).

[2]李颖萱,贺继红.煤炭市场结构、行为与效果分析[J].管理世界,2008,(2).

[3]赵洪修,苗忻.煤炭市场无序竞争的困惑与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7,(12).

上一篇:浅谈经济危机下企业的生存之道 下一篇:企业并购与核心能力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