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指标与货币供应量相关性分析

时间:2022-10-29 05:35:20

国民经济指标与货币供应量相关性分析

国民经济指标反映一国经济运行状况,而货币供给量指标反映一国的金融发展状况,二者作为重要的经济指标,分析其是否具有相关性对研究国民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关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通过分析GDP、CPI、PPI与M0、M1、M2的相关性,研究国民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影响关系。

国民经济指标货币供应量相关性

1引言

国民经济宏观指标包括GDP、CPI、PPI等指标,这些指标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物价水平以及工业发展水平三个方面综合研究一国宏观经济情况,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最核心指标。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经济指标很多,但一国的货币供应量却是反映金融情况最为核心的指标,因此本文采用GDP、CPI、PPI、M0、M1、M2指标进行分析。

2模型研究分析

2.1数据介绍

本文采用的指标为GDP、CPI、PPI、M0、M1、M2,其中GDP,M0,M1,M2为绝对量,而CPI,PPI为相对量。首先,从国家统计局发行的《中国统计年鉴》中选取1992~2010年数据;其次,将数据处理为基期为1990年的指数数据;最后,将处理过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2.2相关性分析

通过分析可得GDP与M0、M1、M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0.987、0.988;CPI与M0、M1、M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1、0.771、0.775;PPI与M0、M1、M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7、0.774、0.781;GDP与CPI、PP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0.822。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所有指标都呈正相关。第一,GDP与M0,M1,M2呈高度正相关,说明经济水平发展同货币供应量之间有强烈的影响,也可以理解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该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则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手段。第二,GDP与CPI,PP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和0.822,说明经济增长与价格增长有互相促进的作用,经济增长带动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同时也影响经济增长。第三,CPI与PPI有高度相关性,说明居民消费品与工业出厂品的价格有高度关联性,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必然会引起工业产品的价格上涨,从而导致全社会的物价上涨。第四,M0、M1、M2也具有高度相关性,这与其本质属性有关,M1=M0+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因此这三个指标必然有高度相关性。从上图中可以发现,M2增速最快,GDP增速最慢,说明增加货币供给量并不会导致GDP的同幅度增长,以货币供应量为主的货币政策有一定的缺陷,该政策并不会完全作用于经济增长。

从图2可以明显看出相对于物价水平而言,GDP增长速度非常快,而同经济增长相比,CPI、PPI的增幅则缓慢许多,物价在1992~1995年增幅较大,1996~2004年基本保持平稳,2005~2010年CPI略有上涨,PPI则出现了先上涨后下降再上涨的V行走势,从中可以看出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工业制品的影响很大。

3结论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第一,经济水平发展同货币供应量之间有强烈的影响,也可以理解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该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则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手段。第二,经济增长与价格增长有互相促进的作用,经济增长带动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同时也影响经济增长。第三,居民消费品与工业出厂品的价格有高度关联性,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必然会引起工业产品的价格上涨,从而导致全社会的物价上涨。第四,增加货币供给量并不会导致GDP的同幅度增长,以货币供应量为主的货币政策有一定的缺陷,该政策并不会完全作用于经济增长。第六,相对于物价水平而言,GDP增长速度非常快,而同经济增长相比,CPI、PPI的增幅则缓慢许多,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工业制品的影响很大。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M\].2011.

\[2\]高瞻.我国外汇储备、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基于国际收支视角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0,(11).

上一篇:国外教学模式对我国大学就业工作的启示 下一篇:浅谈技校学生篮球传接球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