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学生创业项目风险管理

时间:2022-10-29 05:08:0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学生创业项目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0-095-02

摘 要 随着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其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在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实施项目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该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的各种可能风险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使创业者能够有重点的对项目风险因素进行管理,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有效的降低风险的危害性。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层次分析法 创业项目

一、层次分析法的简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1973年提出的一种将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的步骤:(1)首先明确问题,弄清问题范围、所包含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判断矩阵,请专家或具有经验的人员对众多因素进行两两比较评分,从而判断确定下层元素就上层某一元素而言的相对重要性。(3)计算判断矩阵排序,并作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不可以接受时,则重新进行判断,写出新的判断矩阵,再进行一致性检验。(4)为获得层次目标中每一指标或评价方案的相对权重,必须进行各层次的综合计算,然后对相对的权重进行总排序。(5)计算综合总评分 [1]。

二、AHP在大学生创业项目风险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般风险管理理论认为,项目风险是指由于项目所处环境和条件本身的不确定性和项目客户、项目组织或项目其他相关利益者主观上不能准确预见或控制的影响因素,使得项目的最终结果与当事者的期望产生背离,从而给当事者带来损失或者是机遇的可能性。项目风险一旦形成后是没有改进和补偿的机会的,所以对于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是十分重要的[2]。

在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采用AHP首先确定项目风险评价的目标、评价方案以及评价的准则和各个指标,把目标、评价准则连同各方案构成一个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应用风险辨识的方法对每一个工作包进行风险辨识,并根据所识别的风险整理出该工作包的风险分析层次模型。各风险因素两两比较评分和判断矩阵风险分析层次模型确定后,请有项目风险管理经验的人员对众多风险因素,进行两两比较评分,从而确定下层元素就上层某一元素而言的相对重要性。AHP对项目中的风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对项目风险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排序,进而为创业者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和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AHP在大学生创业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项目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只有正确识别出风险,才能进行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规划、风险控制和风险监督。风险识别的主要任务是找出项目风险,识别出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作初步的定性估计[3]。根据因素的不同性质,可以把创业项目的风险因素分为以下几类:

①通过专家打分法,建立创业项目风险因素间的判断矩阵。以管理风险为例,构造管理风险下三因素的判断矩 ,根据和积法可以计算出λmax=3.005535,CI=0.002768,n=3,RI=0.58,于是CR=CI/CR= 0.004772

②政策风险下三因素的判断矩阵 ,根据和积法算出λmax=3.073514,CI= 0.036757,n=3,查表得RI=0.58于是CR=CI/CR=0.063374

③经济风险下三因素的判断矩阵 ,根据和积法计算出λmax= 3.018295,CI= 0.009147,n=3,查表得RI=0.58,于是CR=CI/CR= 0.015771

④市场风险下三因素的判断矩阵 ,根据和积法计算出λmax=3.053622,CI= 0.026811,n=3,查表得RI=0.58,于是CR=CI/CR=0.046225

⑤管理风险、政策风险、经济风险、市场风险相对重要性的判断矩阵

根据和积法 λmax=4.053719,CI=0.017906 ,RI=0.90,于是CR=CI/CR=0.019896

四、结论

层次分析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给出各种风险因素的相对权重,从而有重点地对项目风险因素进行管理。从以上的分析及图中可以看到创业者应当重点考虑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对于经营风险,主要是一种人为风险,具有主观性、可控性,与项目的组织、管理实施有直接联系。控制重点在于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制定合理的项目规划。市场风险对项目收益的影响至关重要,减少或避免该风险必须做好市场调研,做好市场定位,运用营销策略来降低市场风险。当然,影响创业项目决策的风险因素还有许多不确定性,本文只是选择了一些典型的因素对其进行分析。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创业项目可以根据其自身的资金实力、产品定位和风险承受能力,结合其它评价方法理性对项目各个阶段所面对的风险进行分析,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对项目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具体策略包括:风险回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等策略,有效的降低风险的危害性,达到创业项目的最优化目标,实现利润最大化[4]。

参考文献:

[1]程理民,吴江.运筹学模型与方法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46-249.

[2]戚安邦.项目管理十大风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2-14.

[3]霍娟,常晓东.项目风险管理中定量识别方法研究.科技风.2008(20):97.

[4]李剑锋,王之.项目管理十大误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239.

上一篇:引入绩效理念 加强高校预算管理 下一篇:晋商内部控制体系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