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

时间:2022-10-29 03:50:42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小练笔是阅读和习作的纽带,也是习作的基础,更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锤炼。如果教师能运用好教材中的课文,适时开展练笔教学,有利于实现语言阅读教学“读写有机结合、文意均能兼得”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练笔;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8-0124-02

元代的程端礼曾说:“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煸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这段话十分形象地说明了阅读与作文的关系。阅读教学除了要让学生理解文意、感受文中所蕴涵的人文内涵之外,还应当让学生从读中学写,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一、佳段精彩处仿写

著名作家茅盾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文章,都是名家的名篇佳作,语言规范,生动感人,是学生学国语言文字的良好教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做有心人,要善于发现“美”――文中写得最精彩的佳段,引导学生读懂“美”,在学生陶醉在“美”中的时候,抓住时机让他们仿写。例如,在教授《桂林山水》一文时,抓住文中描写“山”、“水”的两个精彩佳段,在引导学生读懂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仿写。仿写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很高,因而“仿写”效果较好。这样的小练笔,学生愿写、乐写,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教授《匆匆》一课时,有学生仿写时光的脚步一部分是这样写的:“于是――早读的时候,时间从朗朗书声中过去;上课的时候,时间从师生的讨论中过去;下课时,时间从欢声笑语中过去;放学时,时间从回家的脚步中过去;玩耍时,时间从篮球场上矫健的身影旁过去;天黑时,时间依然没停止它那匆匆的脚步,它伶俐地从我身上跨过,轻盈地从我枕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会时,我不得不承认时光又溜走了一日……”语言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地训练学生练笔,如还可以进行人物肖像、人物语言,文章开头和结尾,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练笔训练。形式多样灵活的仿写训练,可以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二、情节简略处扩写

由于写作的需要,一篇课文有的情节写得比较简略。仔细玩味就会发现,这些简单的情节却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启发、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详尽、细致地描述具体情形,扩写这些简单的情节。例如,在教授《赤壁之战》一文时,黄盖给曹操写信一事的内容叙写比较简略,笔者抓住这一情节,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对信的内容进行扩写。其中有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曹丞相,您好!贵军号称80万,我军才3万,相差太远了,跟贵军长期相持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我军必败无疑。我作为周瑜手下的一员老将,曾多次劝说周瑜放弃抵抗,归顺贵军。周瑜不但不听,反而罪加于我,连降三级,贬为马夫,我真是后悔不已。曹丞相,周瑜他这样做是自不量力,硬拿鸡蛋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说实话,我在这儿是一会儿也呆不下去了,我愿意脱离东吴,带兵士和粮草投降于你。请你相信我,等着我,我一定会来的。后会有期。”这样的小练笔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力,而且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故事结尾处续写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结尾含蓄,言有尽而意未穷,有象征意义,耐人寻味。教师应抓住这样的结尾,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明白含义。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大胆、合理想象,顺着作者的思路续写结尾。例如《穷人》一文的结尾非常含蓄。笔者在引导学生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放手让学生续写。其中有位同学是这样写的:“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举起马灯,快步走到床前,借着微弱的灯光,他看到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心中顿时踏实了一点。这时,渔夫脸上的严肃消失了,他转过头,温和地带着点激动地对桑娜说:‘妻子,你做得对,做得好!你的心肠真好啊!’桑娜没有正眼看渔夫,沉思了片刻,叹了一口气,用低沉的语气对渔夫说:‘丈夫,好是好,可是……可是我们已经有五个孩子,再加上两个,以后生活怎么办?’说着桑娜低下了头。渔夫转过头又看了一眼孩子,坚定地说:‘妻子,不要顾虑,有人就有一切!我相信,咱们一定能熬过去的!’说完,渔夫对着桑娜笑了,桑娜也笑了。”通过结尾处续写小练笔,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四、变换体裁处改写

语文课本中录选了我国古代许多优秀、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诗篇音韵和谐,意境优美,很吸引人。教师应重视古诗文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读出感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描写、抒情、叙述、议论等手法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写出新意。例如在教授《示儿》时,先引导学生学懂诗文,使其明白陆游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把毕生精力都无私奉献给了祖国。然后放手让学生改写古诗。其中有位同学是这样写的:“陆游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就在临终前还在为自己不能亲眼目睹祖国统一而感到悲伤,并且还嘱咐儿子在他死后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他。诗人的爱国心是多么炽热啊!今天,香港、澳门已相继回归祖国,惟有宝岛台湾还没有回到母亲的怀抱。亿万中国人民怀着强烈的爱国之心,翘首期盼,希望台湾能早日回归祖国。我相信这天不会太遥远。”通过改写小练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课文插图处想象情景写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人类的创造发明都离不开想象。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笔者在课堂中充分利用文中的图画,以升华、点缀课堂。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最后讲到“我”与闰土依依惜别,表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深厚时,可借助文中插图,让学生想象当时分别的情景。有同学这样写:“天下着鹅毛般的大雪,院子里朵朵金黄的梅花开得正艳,像是在为闰土送行。闰土扛着单薄的衣物,拿着草帽,正想走,又被我的手紧紧地拽着。我低着头,泪水已模糊了我的眼睛,我难过地说道:‘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舍不得你走,我还要和你去捕鸟呢!你走了,我们分别了,还会再见面吗?求你了,别走,别走啊……’闰土用冰凉的小手拉开我的手,对我说:‘别伤心了,我们还会再见面的,下次我来会给你带鸟毛和贝壳的。你就别伤心了嘛!’闰土走了,他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地望着我。而我只有呆呆地、眼睁睁地、束手无策地目送着他越走越远,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雪雾中。眼前留给我的只有那一串串深深的脚印,我无奈地进了屋。”通过插图处情景写“小练笔”,不仅学生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加强了他们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六、空白处补写

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不可能穷尽,有些内容只是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作者运用“空白”的艺术,把内容留给读者去体会。教授这样的课文,要找准“空白”,让学生去填补,对全面完整地把握内容、披文入情,具有重要意义。如《金色的鱼钩》一文,老班长牺牲后,“我们”如何走出草地,如何把鱼钩送达革命圣地,作者留下了空白。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把这一情节补上,把“鱼钩”在途中的鼓舞作用表达出来。同时,教师应努力寻找文本中有意义的空白点,让学生进行拓展小练笔,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教材,又能借助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感和欲望,有利于降低习作的难度。在教授《乡下人家》一文时,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走近乡下人家,感悟乡下人家春、夏、秋三季独特、迷人的风景。之后抛出这样的疑问:乡下人家的冬季一定也是独特的、迷人的。有学生这样写到:“冬天到了,乡下的风景如仙境般美丽。冬姑娘在美丽的乡村撒下一片片洁白的雪花。山坡上、房顶上、瓜架上全都覆盖上厚厚的白色棉被。看,门前的孩子们在打雪仗、堆雪人,玩得多开心呀!偶尔,三两只大公鸡也会出来散散步,雪地上便留下一朵朵“小梅花”,美丽极了。乡下人家,即使在冬天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空白,进行适当巧妙的补白,才能捕捉到丰富多彩的生成资源,给语文课引进一溪活水,使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达到读写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中的小练笔是阅读和习作的纽带,也是习作的基础,更是学生写作文的催化剂,只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抓准练笔切入点,充分发掘小练笔以读促写、以写促思、以思催情的功能,就能让小练笔这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放射出熠熠光芒。

上一篇:陇西云阳板文化散论 下一篇:加快发展旅游景区 建设文化旅游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