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共图书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9-01 06:35:11

浅析公共图书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详细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最后分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0-0102-02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

一方面,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即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即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另一方面,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二、公共图书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原因

(一)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事业发展要求的需要

公共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在图书馆工作中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来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图书馆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做好新时期的图书馆工作,就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

(二)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图书馆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社会对内对外进一步开放,经济交流空间进一步拓展,必将要求信息交流空间相应拓展。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文化教育作为服务贸易之一,其产业化、市场化是必然趋势。根据世贸组织新一轮贸易谈判框架要求,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公共服务领域向所有外国竞争者开放。

(三)适应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的需要

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作为知识殿堂的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能够扩展图书馆的虚拟馆藏,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突破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使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快捷、便利。因此,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为21世纪图书馆迎接网络时代的重要战略,它的研究与建设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地位与作用。

三、公共图书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说图书馆的服务应以读者的需求为依据来开展。这就要求图书馆要改变传统的“闭塞僵化”、“等客上门”的被动服务方式,积极开展个性化主动服务,树立网络化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图书馆是信息的集散地,是信息社会的服务中心,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拓宽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领域,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适应网络时展的现代化图书馆服务体系。

(二)有利于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要通过用户对信息资源、界面、检索方式和检索结果的定制,了解和发现用户的兴趣,主动从网站上定制信息,经筛选、分类、排序,按用户的特定需求,通过用户定制的网页或邮件系统,主动向用户提供特定的信息服务。随着用户群的进一步扩大和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个性化服务需求将愈来愈受欢迎。

(三)有利于改进服务手段,开展以网络为平台的深层次服务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图书馆建设的观念,创新图书馆管理,加强和培养创新型的图书馆员,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是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图书馆要重视读者需求的提高,开展以网络为平台的深层次服务,在各种显性和隐性的信息中筛选、分类、综合、浓缩增值的信息,满足读者对信息的新颖性、权威性、有序性、全面性、增值性、实用性要求,使图书馆的服务从传统的文献服务型向文献服务和知识信息服务并举、以网络化、快捷便利有深度的知识信息服务为主的研究服务型转变,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全方位的信息需求。

(四)有利于拓宽服务内容,加强用户网络检索能力的培训

现代化的图书馆要有现代化的服务,而现代化的服务就必然要求有熟悉现代信息服务的用户。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用户可通过计算机网络便捷地检索和使用信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对网络知识还很不熟悉,缺乏网络检索的能力。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加大对用户培训和教育的力度。在新的信息环境中,图书馆要对用户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检索技术的培训,帮助用户掌握网络环境下检索和获取信息的技巧,提高用户的现代信息意识和信息利用技能。

(五)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专业队伍

全面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使之适应新的环境所带来的新变化,是图书馆优质服务的前提条件。一方面,要培养图书馆馆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图书馆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具有“定位”意识。有了定位意识,才能有责任感、事业感和敬业精神,发挥出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主动去学习、更新知识,使服务技能日趋完善。另一方面,要培养过硬的业务素质。图书馆员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要有较高的图书馆专业学识和外语应用能力,能够迅速适应网络环境,开发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研制信息产品,开展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另外,还要培养相应的信息素质,从而为广大读者提供信息资源保证。

四、公共图书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有科学求实的态度

当前,我国在社会经济领域强调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影响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在制定图书馆发展战略、编制图书馆发展规划时,更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图书馆管理要想有新的突破和创造,工作中就要尊重客观事实,从客观实际出发,应该找到一个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外单位的好经验与本馆实际相结合的最佳工作结合点,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在“上情”、“下情”、“市场经济”行情的最佳结合点上创造地形成适宜本馆具体情况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走群众路线,实行开放式管理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及时把群众的创造上升到规律性认识,是领导者开创工作的重要法宝。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最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领导者增强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创新的根本途径。实践证明,图书馆领导者的创新行为只有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其创新意识和决策只有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才能成为推动图书馆发展的有效动力。

(三)实行民主化、科学化决策

当前,科学发展观已经由一个政策性的理论观点上升为对我党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理论原理,上升成为一个战略性的理论课题。在知识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图书馆单靠少数几个领导者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进行决策极易造成决策上的失误。这就要求图书馆转变决策方式,建立一支由本馆和外单位优秀人才组成的智囊团,集思广益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图书馆领导者应以开放的心态和批判的精神,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办事,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努力达到图书馆科学管理的预期目的。

(四)要有适当的及时的投入和运用高新技术的勇气

毫不讳言,当前许多图书馆在经费投入方面很不尽人意,由此造成原有的馆藏保管不善,新的资料又无钱购买;在数字图书馆建设已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中新的制高点,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而我们许多图书馆从馆藏图书资料的规模容量、保存方法、检索调阅、信息交流方式都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极不相衬。但是,数字化技术又是图书馆向前发展的极其大有可为平台,忽视了它的存在和利用,就可能在新的竞争之中落后。

[参考文献]

[1]何华.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公共图书馆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1).

[2]杨勇.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图书馆 [J].图书馆论坛,2005,(4).

[3]易松英.运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图书馆员的全面发展[J].贵图学刊,2007,(1).

[4]陈桂珠.在图书馆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

[5]陈哲敏.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公共图书馆管理的可持续发展[J].商情.2008,(6).

上一篇:浅谈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 下一篇:沙漠中的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