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与新疆社会稳定刍议

时间:2022-10-29 03:49:01

社会治理与新疆社会稳定刍议

摘 要:当前,随着“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新疆工作总指针的出台,为新时期的新疆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从社会治理的视角出发研究新疆的社会稳定问题,分析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对破解新疆维稳的难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从社会治理与新疆稳定问题入手,结合当前新疆维持社会稳定所面临的问题,建议如下:积极优化社会结构;继续实施民生建设,保护并改善下层民众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和扩展社会流动渠道;促进公民意识和社会组织发育。

关键词:社会治理;新疆;社会稳定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040-02

一、社会治理与新疆社会稳定问题的提出

(一)社会结构变化显著,阶层群体冲突加剧

众所周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利益诉求日渐多元,新疆的社会结构也和东部发达省区类似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原来民族成分本已经复杂多样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简单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分化成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等十大阶层。由于各个阶层对社会资源的掌控能力不一,导致社会地位千差万别。由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劳资纠纷等利益矛盾所引发的各类层出不穷,对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此外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之间,尤其是伊斯兰教不同教派之间群众的关系也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状态更加活跃,各种流动性问题增多

随着户籍制度逐渐改革,尤其是近期国务院宣布废除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更大程度上促进人的自由迁徙和自由流动。为解决众多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市民待遇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然而,任何政策都具有政策惯性不可能随着新的政策措施的出台既有的政策影响就会马上消失。在既有的城乡二元体制之下,农村、农业、农民,长久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所需的原材料、劳动力以及工业品市场,但是进城务工人员很少享有城市改革发展的成果。大批进城务工人员在给城市的建设发展贡献自身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交通拥堵、治安状况恶化、生活环境不佳、房价居高不下、流动人口管理等衍生问题。

(三)社会诉求不断提升,维权意识更加强烈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所揭示的人的需求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逐渐递进的过程。当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他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就是说,当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精神、政治层面的需求。通俗地说,当一个人口袋中票子足够多的时候,他就会想要民主、要民权。尤其是,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思想普遍比较活跃,文化素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普通百姓对政策、法律的理解越来越到位,他们更加善于运用各种途径维护自身的权利。当正常的体制内渠道无法实现其利益诉求时,他们就会采取更加激烈的方式维权。比如到各级政府部门的群体性上访,约定统一时间、规定地点的“散步”,以致封桥堵路、暴力抗法引发。

二、当前新疆维持社会稳定所面临的问题

(一)维稳成本居高不下

正是由于新疆当前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维稳的压力极其艰巨,这也导致了我们的维稳工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陷入了刚性维稳观的泥淖。现有的维稳模式存在这样一种不正确的倾向,往往表现为压制正当的利益表达,这也是维稳工作本身成为制造不稳定因素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层出不穷的“”。维稳的恶性循环还表现在现有维稳模式使得部分维权者一旦进入维权过程,就等于踏上一条“不归路”,而踏上不归路的维权者又成为“不稳定”现象的“职业制造者”。“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社会稳定”“稳定压倒一切”等政治口号所传导出的是一种怎么样的政治信号?会不会给社会一种误导性的社会预期,政府为了维稳,百姓的诉求(不管合理与否)都会满足,采取“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解决”的态度。现代管理学理论通说认为,任何管理都是要讲究“成本―收益”核算的,政府的社会管理或者说社会治理同样是如此。在有限财力下,如何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维持新疆社会的长期稳定,是各级党委政府要考虑的问题。

(二)体制性防卫过当

体制性防卫过当的出现是因为,某些地方政府对社会冲突严重性的判断出现偏误,以及他们在处理社会矛盾时缺乏自信,担心小冲突导致社会动荡。所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事实上,绝大多数矛盾并不存在政治或意识形态因素,而是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众所周知利益矛盾不同于政治矛盾,更与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和意识形态矛盾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矛盾的最优化处置的前提是区分清楚该类矛盾是属于何种性质的矛盾。为了消除体制性防卫过当在社会矛盾处置工作中的不良影响,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增强体制容纳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和提高用制度化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突的能力”两个目标进行社会矛盾处置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三)社会矛盾终止机制的缺失

当前新疆各级地方政府都设有局,一方面我们欢迎群众来信、来访反映各类问题,满足群众的各类诉求。然而在貌似畅通渠道,在各种“一票否决”的压力下,各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手段“”,往往使得体制内的表达渠道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得底层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受阻,从而被迫寻求体制外的方式表达其利益诉求。近年来针对各地时常见诸报端的环保性就是最好的例子。通过微信、手机短信、微博、电邮等信息手段,动员人们在规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一起“散步”,无声地表达抗议和不满(这还是相对理性的)。面对此种情况,政府一旦处置失当,就会酿成严重的后果,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三、实现新疆社会长治久安必须形成的社会稳定新思维

(一)理性定位当前的社会矛盾

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最主要矛盾既不是宗教矛盾、也不是民族矛盾,而是与之间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这个矛盾的存在表现为长期的、复杂的,有时候是相当尖锐,我们必须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把握。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对这一问题的定性上来。

此外,在利益高度分化的当下,利益矛盾、利益冲突和利益博弈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在一个日益多元的社会中,社会矛盾与冲突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因征地、拆迁、劳资纠纷、涉军群体纠纷而引发的各种,基本上都是利益矛盾所引发的利益纠纷。因此,作为地方政府切不可以“无事”为第一执政追求,践行“无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的错误执政理念,试图消灭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要知道一个具有良好自我调解能力的体制不是要消灭冲突,而是能够容纳冲突和用制度化的方式化解冲突。

(二)准确评估社会动荡的可能性

要准确判断新疆发生大规模社会动荡的可能性,需要对目前的新疆社会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当前,新疆总体上经济快速发展,政治基本稳定,社会矛盾突出。虽然由于的渗透和破坏,以南疆四地州为代表的维吾尔族聚居区维稳的压力很大,团伙活动猖獗,给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有序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并不足以构成对全疆社会基本稳定的威胁。

(三)将构建利益表达渠道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一致起来

当前最亟须的就是积极构建底层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由于他们不掌握社会的话语权,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而既有的体制内表达渠道又受到各种既得利益集团的影响不能很好地表达其利益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新的稳定逻辑应该是这样的,维护宪法所赋予的公民合法权利,有权利的保障才有相对的利益均衡,有利益的均衡才有社会的稳定,这才是解决社会稳定的治本之道。

四、新疆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优化社会结构

首先,要积极培育中产阶层。社会学认为,橄榄型社会是最稳定的社会结构,在该种社会结构下最能够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要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返乡务工人员创业,通过税收、信贷等各方面的扶持帮助众多的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尽可能地缩小与中东部地区的工资收入差距。

(二)继续实施民生建设,保护并改善下层民众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

强调,要有底线思维,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政府要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通过安居富民、牧民定居、棚户区改造、城乡低保等民生工程,保证70%以上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建设,让弱势群体也能有尊严地生活在社会主义新疆这个大家庭中。

(三)保护和扩展社会流动渠道

尤其是要保障南疆、农牧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让知识真正改变其命运,改善其家庭的境遇。也就是说要拓宽就业渠道,给各族群众提供机会均等的竞争平台。作为政府部门首先要保证的是机会公平而不是结果公平。只有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看得到希望,都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向上流社会的流动,才能保证社会机体的健康有序运转。如果一旦堵塞社会流动渠道,阶层复制现象严重,底层百姓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其悲惨命运时,离革命就不远了。

(四)促进公民意识和社会组织发育

新疆当前尤其要注意的是,适时调整各种不当的逐渐强化民族意识的各种政策措施。基于民族而非地域所实施的各种优惠政策要适时清理。要积极培育全疆各族群众的法治意识、公民意识和国家共同体意识,淡化其民族意识。要恢复在各类中小学校的《公民课》教育,让全疆各族中小学生从小就明白,自己首先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普通公民,其次才是属于哪个民族。其次在设计各种表格的时候要剔除族别一栏,只填写该种表格所需的能够反映个人基本情况信息即可。

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今天,各级政府要善于培育和利用各类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扶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给予办公场所、办公经费等方面的支持,以便他们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能,完善社会自治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慧.试论新疆弱势群体对新疆稳定的影响[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1).

[2]王秀丽.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因素分析及“维稳”路径探讨[J].克拉玛依学刊,2011(4).

[3]鲁刚.社会和谐与边疆稳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策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上一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咨政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下一篇: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