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出现裂缝的原因与防治

时间:2022-10-29 02:49:31

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出现裂缝的原因与防治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大量的采用,但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出现了结构或者构件的裂缝问题也是建筑工程中出现的常见的问题,本文就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出现的裂缝来探讨其原因,并进而探讨解决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出现裂缝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预防;处理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一、砼裂缝的种类及成因

1.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砂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2.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

3.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高温膨胀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是通常中间粗两端细,而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等。

二、砼裂缝的预防措施

(一)控制砼温升

1.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水化热是水泥熟料水化所放出的热量。为使砼减少升温,可以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尽量选用中低热水泥。一般工程可选用矿渣水泥或粉煤灰水泥。

2. 掺入减水剂和微膨胀剂。掺加一定数量的减水剂或缓凝剂,可以减少水泥用量,改善和易性,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而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也可以减少砼的温度应力。

3. 掺入粉煤灰外掺剂。在砼中加入少量的磨细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不仅可降低水化热,还改善砼的塑性。

(二)采用保温或保湿养护,延缓砼降温速度

为减少砼浇筑后所产生的内外温差,夏季应采用保湿养护,冬季应保温养护。大体积砼结构终凝后,其表面蓄存一定深度的水,具有一定的隔热保温效果,缩小了砼内外温差,从而控制裂缝的开展。而基础工程大体积砼结构拆模后,宜尽快回填土,避免气温骤变,亦可延缓降温速率,避免产生裂缝。

(三)改善施工工艺,提高砼抗裂能力

1.采用分层分段法浇筑砼,有利于砼消化热的散失,减小内外温差。

2. 设置后浇带。对于平面尺寸过大的大体积砼应设置后浇带,以减少外约束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砼的内部温度。

3. 做好温度监测工作,及时反映温差,随时指导养护,控制砼内外温差不超过25摄氏度。

三、砼裂缝的处理方法

(一)经过调查分析,确认在裂缝不降低承载力的情况下,采取表面修补法、充填法、注入法等处理方法:

1.表面修补法。该法适用于缝较窄,用以恢复构件表面美观和提高耐久性时所采用,常用的是沿砼裂缝表面铺设薄膜材料,一般可用环氧类树脂或树脂浸渍玻璃布。

2.充填法。当裂缝较宽时,可沿裂缝砼表面凿成V形或U形槽,使用树脂砂浆材料进行填充,也可使用水泥砂浆或沥青等材料。

3.注入法。当裂缝宽度较小且较深时,可采用将修补材料注入砼内部的修补方法,首先裂缝处设置注入用管,其他部位用表面处理法封住,使用低粘度环氧树脂注入材料,用电动泵或手动泵注入修补。

(二)如果裂缝影响到结构安全,可采取围套加固法、钢箍加固法、粘贴加固法等结构加固法。此方法属结构加固,须经设计验算同意后方可进行。

1.围套加固法。在周围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在结构外部一侧或数侧外包钢筋砼围套,以增加钢筋和截面,提高其承载力;对构件裂缝严重,尚未破碎裂透或一侧破裂的,将裂缝部位钢筋保护层凿去,外包钢丝网一层;大型设备基础一般采取增设钢板箍带,增加环向抗拉强度的方法处理。

2.钢箍加固法。在结构裂缝部位四周加U型螺栓或型钢套箍将构件箍紧,以防止裂缝扩大和提高结构的刚度及承载力。加固时,应使钢套箍与混凝土表面紧密接触,以保证共同工作。

3.粘贴加固法。将钢板或型钢用改性环氧树脂和粘结剂,粘结到构件砼裂缝部位表面,使钢板或型钢与混凝土连成整体共同工作。粘结前,钢材表面进行喷砂除锈,混凝土刷净干燥,粘结层厚度为1~4毫米。

结语

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出现的一系列的裂缝问题,这些都是混凝土常见的问题,都是可以预防的,只有在混凝土从配料开始到浇筑成功进行混凝土的养护这些阶段都严格按照设计,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才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随着科技的进步,混凝土的结构或构件出现的裂缝问题是可以用先进的科技进行很好的预防和处理的,这些就要求有先进的技术人才进行混凝土结构或构件裂缝问题处理技术的传授。此外,还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对混凝土的建造过程进行监督,对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出现的裂缝问题的有效处理进行监督。只有各方面都做到最好,那么混凝土结构或构件裂缝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刘金龙.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出现裂缝的原因与防治[J].民营科技.2013(03)

[2]谢玲玲.混凝土结构构件裂缝的事故分析[J].华章.2010(18)

[3]杜善彬.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J].低温建筑技术.2011(03)期

[4].郝钢.浅论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J].混凝土.2002年第1期

作者简介:肖伟春男汉族新疆哈密人1973年生工程师主要从事铁路修建工作

上一篇:海洋钢结构中的防腐控制 下一篇:混凝土损伤扩展理论的建立及参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