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视新闻直播连线质量 需要处理好四种关系

时间:2022-10-29 01:11:07

提高电视新闻直播连线质量 需要处理好四种关系

电视新闻直播连线,是指电视新闻在直播的过程中,利用微波、卫星传输系统或3G、4G无线网络将信号直接切换到前方,由演播室的主持人与现场的出镜记者或新闻当事人进行连线的报道方式。视音频连线将演播室与新闻现场对接,增强了新闻事件的现场感和时效性,随着直播技术的成熟和普及,直播连线成了目前电视新闻直播中经常使用的报道方式。如何完成高质量、少纰漏的连线,既要审视连线在直播中的位置作用,也要查找直播环节设置中的不足和遗漏。笔者多年从事直播新闻,时常遇到现场连线的情况,也参与过多次大型直播报道,对电视连线有一定的理解和思考。笔者认为,提高电视新闻直播连线质量,需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处理好主持人和记者的画面关系

主持人和记者的画面关系会产生视觉上的“第一印象”。如何取景构图、如何配色都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演播室中,主持人一般采取坐姿,景别以中景、中近景为主,这是因为中景比较适合反映主持人的上半身动作和手势,中近景则让观众感觉比较亲切。背景的色调通常采用沉静大气的蓝色,传达理性与思考的味道,比如央视的新闻频道。出镜记者在现场都是站着和主持人对话,景别以中景、中全景为主,比较适合记者采访和介绍当时现场的情况。一般以固定镜头为主,介绍情况时摄像机会跟随记者的介绍进行移动。

在二者位置排布关系上,双视窗、多视窗画面在直播中越来越常见,以演播室主持人和现场记者双视窗构图居多。在主持人向记者提问时,通常会给出二者的双视窗画面,当主持人提问结束时,画面切给出镜记者。一般有几次提问就会有几次双视窗画面,连线结束时有时会给双视窗画面,有时直接切回演播室。应该说,历经电视业长时间的积淀探索,形成这样的构图模式有其视觉和逻辑的合理性。

二、处理好角色对话关系

现场连线的参与者会产生两种关系。一是主持人和记者之间的连线关系,这也是新闻连线中最基本的关系。另一种是记者和新闻当事人之间的采访与受访关系。前者是一种同事之间的合作关系,后者是一种采访与被采访关系。透视连线中的角色关系,需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采访对答模式。

现场连线遇到的首要问题是――主持人和记者的对话是跨越空间实现的,因信号的传输问题,记者通常会在延迟数秒后才能听到主持人问话,极易造成问答互抢或无人应声的冷场局面。解决办法:连线前先约定好,形成稳妥的固定模式。如简化问候,把问候和问题一并提出。如约好“甩词”,主持人用“下面请某某记者介绍一下现场情况”把话题甩给记者,或是用问号连接,记者听不到主持人的提问绝不提前开口。连线结束,记者要用“我这边的情况就是这些,主持人”作为结束语,提醒主持人接过话题。

现场连线中,有时因天气等原因出现信号传输故障,导致连线中断,致使现场视频连线的下文语境缺失;或是因为时间紧迫导播发令等原因现场的介绍或采访会被演播室的主持人所打断,造成现场播报的不完整。解决办法是主持人语气要平和,心态要平静,把情况跟观众交待一下即可,然后转到下一话题,实现平稳过渡。如“前方的信号不太好,稍后我们会继续连线”。

三、 把握好“问”与 “不问”、“说”与“不说”的关系

一般说来,主持人是新闻直播中的主导者,他什么时候问,问什么,对控制连线节奏、把握连线内容非常重要。如果前方记者表现良好,介绍情况点面俱到,剖析问题层层递进,那主持人就应该少发问少插话,保证连线的顺利进行。仅仅用一些语气助词,简单呼应对方的介绍即可。

直播中也可能出现偏离新闻主旨的情况。比如前方记者准备不足,或是并未充分理解主持人的问题只能蜻蜓点水地介绍一下概况。这就需要主持人具有一定的话题掌控能力,可以做到随时将话题引回到正轨上来。主持人在局面失控的情况下要敢于发问,抛出一个具体的问题让前方记者接住,可以有效控制局面,从简单到复杂,帮助记者理顺思路保证话题得以继续进行。

除了问与不问,主持人还应掌握“说”与“不说”的关系。要避免在连线时传递无用信息。在连线之前,应提前想到该问什么,一定要抓住要害,避免空泛失当。

主持人的“说”应表现在连线将要结束或已经结束时,他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理解并处理新闻,对事件进行概括总结或是上升到一定高度,打开一片开阔的空间,给观众以启示,引发他们的思考。在进行连线报道时,如何干脆而又礼貌地结束连线,并对事件做出客观又有深度的剖析,是对主持人个人素养和能力的考验。

四、处理好连线与直播的关系

在以往新闻节目中,连线报道并不是经常性的内容。它依附于直播报道,并没有独立出来。因此,它与新闻直播依然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

在大型直播报道中,连线环节依据时间推移来传递动态信息,属于线性报道。每次连线记者要主动捕捉新鲜点或关键点,予以重点展示。这些节点一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直播更为顺畅地进行下去;二能起到丰富直播内容和样态的作用,增强节目观赏性;三能起到调节时长、控制直播节奏的作用。由此可见,连线环节的作用不可谓不重要,但它依然要服务于整个直播流程。

以2012年末笔者参与的哈大高铁开通直播为例,整档直播节目中发自现场的连线报道遵循时间顺序,展开“纵向”报道。列车运行是否通畅?车内外温差如何?手机信号好不好?乘客乘坐的感受如何?这些连线涉及的内容紧紧围绕新闻直播主题,以形式丰富内容,服务于整个直播。而且这些连线并非不可或缺,在直播过程中,因种种原因也会有一些连线环节会被随时舍掉,显示了连线起到的是这种服务、补充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代表的媒体已经将连线作为新闻报道经常性的设置环节,并在引领这种趋势。尤其是近年来社会热点事件频出,连线采访成为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些连线也就从直播报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慢慢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报道单元。比如遇到重大或突发事件时,频道会打破原来固定节目设置,实施连线插播,或单辟一个大型直播单元。这时的连线报道地位骤升,甚至在个别时段起到的是统领的“主力”作用。随着连线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更频繁,形式和手段更为丰富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将从“服务与被服务、补充与被补充”转变为“相互服务、相互补充”。■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

上一篇:“王忽悠”下连正名 下一篇:林永健:戏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