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刀”与“钢枪”的时代传奇

时间:2022-10-02 07:41:35

“马刀”与“钢枪”的时代传奇

他们,是雄鹰,是边关军营引人入胜的风景,在这承载了祖先开疆拓土记忆的天地间。他们纵情高歌,用激情续写着民族奋进的新篇章。

他们,是驼队,是边防部队不可或缺的力量,在这饱含着家国深情的热土上。他们手握钢枪,用青春戍守着共和国的安宁。

在有“铁骑部队”之称的新疆军区某步兵团,来自维吾尔、哈萨克、裕固、回、蒙等少数民族的战士们组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连队。他们矫健的身影、质朴的笑容、悠扬的民歌、喷香的美食,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就像远处若隐若现的雪山,他们把美丽的影子投在边关的天地间……

闻战则喜,有我无敌

――他们的血脉里留存着英雄的基因

“咱六连的战士,最大的特点就是作风彪悍。”在民族六连采访时,指导员陈洪喜并没有用报纸上常见的诸如“作风过硬”、“意志顽强”这类的词语。随着时间推移,当我走到这群和我们说着不同语言,却肩负相同使命的年轻士兵中时,我发现,正如指导员所说,马背民族的基因早已深深地嵌在他们的记忆中。

前不久,团里组织军事体能技能运动会,报名时我发现,这些平日里或许不爱说话的民族战士,面对比武竟是如此“疯狂”。消息刚刚传到连队,战士们便开始了“较量”,在宿舍、走廊、花园,到处都可以看到涨红的脸庞、紧绷的肌肉,听到获胜后的口哨与欢呼。真正比赛那天,这些深眼窝、高鼻梁的战士们更是成为赛场上的焦点,领奖台上时常会出现由民族战士“包揽”前三名的情形。

平日里,六连的战士们最喜欢比武。挽起袖子,露出强壮的手臂,一次普普通通的土工作业课目练习就这样变成了整个连队的“集体竞赛”。战士面前的土地,有的是松软的沙土,有的则布满石块,可并没有一个战士因为场地的不一而有什么怨言。“这有啥的,就是水泥我也能挖开!”战士阿布都娃力一边说着一边甩开膀子抡起铁锹。比武中,一位战士因为用力过猛将一把老旧的工兵锹折断。他二话没说,用手攥着铁锹头继续作业。到了最后,嫌速度慢的他甚至直接用双手开挖……铁锹与地面的撞击声冲破了耳膜,他们眼中最光荣的事情,就是在训练场上流血流汗。

还记得那次夜间射击,轮到民族六连打靶已是凌晨3点。野外一片漆黑,战士们完全可以在黑暗中背靠背小憩。然而,当营长打着手电到等待区域叫六连上场的时候,看到六连的官兵们仍然保持着最标准的坐姿,任沙石砸在脸上、任寒风灌进衣领。在这无人监督的黑夜,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令行禁止,他们的剪影就如一组雕塑,勾勒出军人山一样的誓言。

歌舞曼妙,美食飘香

――他们的歌谣中徜徉着醉人的才华

要说才华,没有谁能比得上六连的兵。他们爱唱歌、爱跳舞,也爱用红彤彤的炭火烤出诱人的羊肉,但他们最爱的,还是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的感觉。

第一次领教民族战士的能歌善舞竟然是在澡堂。由于条件所限,每周一次的洗澡几乎成了全团官兵的集体“点名”。那天,笔者和战士们一起在澡堂外排队,澡堂里忽然传来了悠扬的维吾尔语歌声。渐渐地,几个人的歌声汇成了整个澡堂此起彼伏的轮唱,还夹杂着动感十足的敲击。隔着门帘我们依然可以听出,那是塑料脸盆、金属牙缸、铁皮柜和木板凳汇成的“民族交响乐”。掀开门帘,还哼着小曲的民族战士伴着洗发水的香气鱼贯而出,门外等待的汉族战士则发自内心地为这些天生的“歌唱家”鼓掌叫好。

和民族战士们熟悉之后我发现,唱歌、跳舞对于他们而言就像是本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空气和水。高兴时,他们把喜悦融入舞步;伤心时,他们把心事写进歌词。在他们看来,有手鼓和“都塔尔”的地方就是家,能跟他们唱在一起、跳在一起的就是兄弟。

除了歌舞,民族战士们的厨艺更是一流。烤馕、烤包子、羊肉串、手抓饭……凡是在网上可以“百度”到的新疆美食基本都可以在这里吃到。

文化夜市上,六连战士的食品摊位绝对被“点赞”最多。围上白围裙,戴上小花帽,吆喝声里都散发着美食的香味。从宰杀到烹饪全都由战士一手完成的烤全羊滴着油,还有些烫手的烤馕上满是芝麻,冰柜里拿出的“奶疙瘩”配上甜到心里的葡萄干,烤架上翻转的羊肉串撒上火红的辣椒面。唱一曲民谣、跳一段舞蹈,拿着各色美食的各民族战士早已分不出彼此,民族战士们的才情伴着美食融进大家的胃里,更留在每个人的心底……

悬梁刺股,笔耕不辍

――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求知的渴望

“大家跟我一起念……”每天饭前,六连食堂门口,战士们都会跟着连队翻译一起学习汉语词句。战士们的发音也许还不那么标准,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热情,一双双专注的眼睛像极了初入校园、求知若渴的小学生。

“我最怕别人说话我听不懂,我说了别人不明白,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感觉很难受。”列兵卡哈尔说。实际上,对渴望融入、渴望被理解的民族战士而言,语言文化的差异是个普遍的难题。

“勤能补拙!”六连俱乐部,四个红色的大字就像一封无言的挑战书。在训练场上争强好胜的他们又怎么甘心在文化学习中落后?

团、营组织学习的时候,听得最认真、记录最多的,绝对是民族战士。他们把句子记下来,回到宿舍后再把句子拆分成短语和词汇,加上注音抄到小卡片上。训练间隙,满手泥土汗水的他们从口袋里拿出自制的汉语单词卡,围在一起开始了“露天自习”。

看《新闻联播》的时候,拿着录音笔的六连战士绝对是一景。他们把新闻里标准的发音录下来,每天午休和晚上睡前插上耳机,跟着里面的声音一遍遍朗读。这个时候,人最多的地方是水房的镜子前,训练了一天的战士们挤在一起,对着镜子练习发音口形,直到熄灯号声响起才离开。

“领书去!”在六连,这句话比解散和休息更有号召力。领书的时候就像是过节,战士们争先恐后地想要去出这趟公差。平日里,习惯了电子阅读的我们可能很难想象民族战士对传统书籍的喜爱。学习室里,有的战士甚至捧起了字典,一字一句地翻找和查阅。也许现在他们的水平还只是蹒跚学步,但从他们那闪烁着求知渴望的眼神中,我们读出了这些新生代少数民族官兵靠文化改变命运的信念。

生在新疆、守卫新疆,军营“巴郎”们见证了家乡的发展,更用双手创造着家乡的未来。他们和所有战士一样,向往和平、热爱生活,但却从不惧怕战争和牺牲。一首老歌唱得好,“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在祖国的西大门,有悠扬的民歌和热情的笑脸,更有民族战士闪亮的马刀、紧握的钢枪。

上一篇:广播频率专业化进程中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的思... 下一篇:“指尖”夺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