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学生消极心理倾向的策略

时间:2022-10-28 11:12:10

改善学生消极心理倾向的策略

与其他学习过程一样,小学数学的学习活动中也包含着很多心理因素,如认知因素、焦虑因素和惰性因素等等,这些伴随着认识活动而产生的的各种心理因素,会对小学数学学习效果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积极观察学生、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及时地调整和改善学生消极心理倾向,帮助他们解决数学学习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综合素质获得更快更好地发展。笔者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谈一谈在改善学生消极心理倾向方面的点滴体会,以飨读者。

课堂巡视抚平学生急躁心理

课堂巡视有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及时掌握学情、调控与优化教学过程,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也是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过程中急躁心理的重要措施。当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或者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课堂巡视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细致地体察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错因,如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还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有对信息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和引导,抚平学生急躁心理,处理好课堂生成。

如在教学《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这一课时,在学生根据问题情境列出算式:①54-8=46 46-22=24; ②8+22=30 54-30=24 后,教师要求学生把两道小算式合并成一道算式。通过巡视,全班学生都能列出综合算式,但是大部分学生列出的都是54-8-22,也有部分学生计算速度较慢、计算结果有误。只有两个学生能够列出54-(8+22)并算出正确结果。教师意识到学生在主动运用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欠缺,结合本节课的重点,让两个表现最佳的学生向全班介绍他们的算法,使得学生们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赢得了他们热烈的掌声。

转换角色改变学生定势心理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习惯性教学程序在强化学生数学技能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固的思维惯性,虽然这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汇聚解题技能,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即学生的思维沿着固定模式发展,形成了定势心理,解题适应能力较差。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倡导学生的个性化数学思维,通过转换角色和调整情境,如让学生成为老师、让老师成为学生、生生之间增强互动等等,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促动学生跳出解决数学问题中那些不必要的思维格式,挣脱数学思维程序化、意象化的桎梏,使得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切实的提升。

如在教学《认识体积》一课时,在学生学会了测量土豆体积的方法之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你能不能测量一个乒乓球的体积呢?马上有学生回应道:只要把乒乓球放进半杯水中,看水位上升多少,就能得到乒乓球的体积了。在片刻的沉默后,教师组织以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有学生提出:乒乓球是浮在水面上的,不能完全浸入水中;有学生认为,可以用一根棍子把球按进水中;还有学生提出,用针筒把乒乓球里注满水,再放入水中。终于有学生发出疑问:为什么一定要用水呢?可以用沙子或者面粉来代替水啊!至此学生终于打破了思维定势。

注重过程调整学生竞争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组织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为了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入这种状态。然而,在建立竞争机制、开展各竞赛活动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排除和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心理因素,落实比、学、赶、帮,特别是对于数学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要组织学生主动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在指导和评价中重过程、轻结果,想方设法地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障碍,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如在教学《运算律》一课时,教师出示了25×24这样一道计算题,要求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进行计算。学生争先恐后地给出了不同的方法,如有的学生认为可以这样算25×24=25×4×6,还有的学生提出可以25×24=25×20+25×4。此时,一个学困生在活跃氛围的带动下,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以用25×24=25×6×4来算。”很多学生笑了起来,有的说:“这不就是第一种方法吗?”还有的说:“这不够简便啊!”教师及时地阻止了学生的笑声,肯定了该生的独立思考,并启发学生:“25一定要与4相乘吗?”学生陆续提出还可以用25×24=25×8×3、25×24=25×2×12等来计算,从而帮助该生树立竞争的勇气和学习的信心。

结束语

引导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不断更新理念、改进教法,有效地帮助学生调整和改善各种不良心理倾向,使他们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数学课堂教学步入一个包容且微妙的世界,成为一项启迪智慧、陶冶心灵的精神解放运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

上一篇:初中英语课外自主阅读指导 下一篇:关注教师成长铸就教育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