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加强口语训练

时间:2022-10-28 07:53:34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加强口语训练

摘要: 语文教学是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口语交际能力又是职业学校学生步入社会后求生存、谋发展的必备能力,因此,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应改变偏废口语教学的现状。本文联系语文教学的特点和目的,从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文活动、社会实践、考试改革等几个方面,就语文教学中加强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口语训练

中等职业学校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有用的人才。近来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要求不但有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游刃有余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文化素养,尤其是在语言素养上。目前职专生普遍存在想说不敢说,敢说不能说,能说不会说的现象,在回答提问时,不曾开口先面红耳赤,接下来或手忙脚乱,或低头不语。即使偶有作答,也是声如蚊鸣,或口齿不清,表述混乱;或词不达意,词不尽意。这些问题如不尽早解决,势必会给职专生以后的择业、就业造成隐患。

从社会发展的要求看,口语训练非常必要,社会发展到今天,早已进入了大协作时代,人际间的横向联系大大加强,在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许多时候需要谈判、辩论、宣传、演讲……不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就要求职专语文教学比普高语文教学更为注重口语交际的培养训练。

从职专学校学生语文水平的现状来看,由于大学扩招,就业形势的严峻,大部分初中毕业生走进普高。职业学校已不存在录取分数线,生源人数减少,质量下降。在目前的形势下,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只能是学习的弱势群体,语文基础差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一些语文学习的弱势群体,如果还只是一味地按照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教授他们,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反而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本来厌恶的情绪不断加深,形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两难局面,最终导致学生完全放弃对语文的学习,其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转变教育思想,针对职专学生的特点,加强学生口语能力训练,把语文教学和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努力探寻适合职专学生特点的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在此我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文的语言是标准的语言,大都是语言的精华,教师既要指导学生通过书面语言学习课文语言,又要通过口语训练学习课文语言。这就要求重视课文朗读、复述、回答、讨论等环节。

1.朗读。朗读是说话训练的最好形式之一。朗读课文可以使口语受到严格训练,得到全面提高。语文教学中无论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都要引导学生反复地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朗读,可以把作品中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那些靠讲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读一读就明白了。课堂上,我总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读课文,把朗读课文技巧、要领告诉他们,让学生自己去实践体会。

2.复述。复述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特别是系统而连贯的说话能力。这种训练分为三个层次:(1)详细复述。事先不告诉学生复述要求,在教师或学生朗读文章后,挑学生复述一遍,要求尽量再现内容的原貌。(2)简要复述。结合阅读训练,一篇(段)文章阅读后,让学生复述其要点,要求条理清楚,不渗漏重要信息。(3)改编复述。就是把不够形象的变形象,不够生动的变生动,不够具体的变具体,不够细致的变细致。如对议论文中的叙述性事例的改编复述,对剧本的改编复述,对文言文的改编复述,对诗歌的改编复述,等等。这些做法,不仅最直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而且活跃了语文课堂气氛,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3.讨论。讨论不仅是发展思维极其有益的方法,而且是提高口语能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阅读课文和独立阅读课文的处理,教师要设计好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讨论,探求答案,这样学生既锻炼了口语,又提高了解决疑难的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更要让学生展开讨论。《学记》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多数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甚至激烈的争论,对学生的口才、学习都大有裨益。

二、利用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说话和作文都是语言的表达,而表达的基础都是思维,表达的对象都是事物,表达的目的都是理解。因此,在训练中要结合起来进行,或先说后写,或先写后说,或说中有写,写中有说,使之相辅相成。

1.单独的口头作文。作文课上,教师拟出作文题目,或给出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口头审题、选材练习,口头作文在要求上同书面作文差不多。它要有集中的立意,要有较充实的材料,思路要清楚,层次要明晰,结构要完整,语言要通顺,既有口语特点,又符合语法习惯。在每学期的作文教学计划中,教师可有计划地安排口头作文,以说带写,或先说后写。

口头作文是进行口语训练的理想方式之一。口头作文具有多方面的训练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即兴口述一个完整的意思,就包含了多种训练的因素,从学生确定中心到选择取舍材料;从结构安排到遣词造句都能得到训练。由于口头作文时当众述说,这又使学生在口头表达时声音、节奏、语气、感情诸多方面得到锻炼。

2.创设情境,先说后作。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作文情绪。要求学生把这种情景中的感受说出来,然后作文。

3.阅读后作文。让学生阅读有关文章后,或改写,或续写,或写读后感,先口述,然后作文。

4.辩论后作文。对于议论性材料,尤其是有争议的问题,可组织学生展开辩论,然后作文。

三、运用语文活动,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利用校园口语类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与利用课堂教学进行说话训练具有同样的作用,而且与课堂相比,更重要,更直接,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做法如下。

1.演讲训练法。演讲是在公开场合,面对听众,就某个问题或围绕一个中心发表意见,阐明道理,抒发感情,从而影响和感染听众的一种口头独白式的说话形式。它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演讲是口语表达的高级形式。通过演讲训练,学生可以大大提高口语的条理性、生动性,使口语表达得到全面发展。

演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1)命题演讲。即结合学校德育工作或学生会工作,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演讲比赛,如针对现代职专生普遍缺乏感恩之心的现状,举办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每学年初,学生会干部要进行换界选举,开展竞选演讲,等等。为了提高演讲效果,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写好演讲稿。其次,指导学生在语言上下工夫。最后,指导学生演讲的姿势、手势等。

(2)利用点滴时间演讲。在早读或课前,让学生进行五分钟演讲,内容不限,或谈读书心得,或谈自己对身边发生的事情的看法等。全班学生轮流上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3)紧跟形势演讲。每逢一个节日,比如国庆节、教师节、“五一”劳动节等,布置一些相关的题目进行演讲。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又能使学生在爱国、爱师、爱劳动等方面受到深刻教育。

2.论辩训练法。论辩是对立双方就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针锋相对地发表意见,或论证或辩驳以分清是非的一种对白体的说话形式。它是一种高难度的口语训练。双方在同一命题下,观点截然对立,对论辩中变化莫测的情况要能及时应对。

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确定题目。要求:一是要与学生的思想、生活紧密相连,于他们有益;二是要有分歧,能够树起对立面;三是要学生感兴趣,能够引起辩论的热情。其次要指导学生翻阅资料,教给学生辩论的方法和程序,做好组织工作。

一般生活中不同观点的辩论,可在同伴之间随时进行,自由发表意见,不拘形式。辩论有利于学生即兴发挥,提高应变能力和思辨能力。

论辩训练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论证应变力,而且能增强学生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3.创设情境训练法。口语交际训练有很强的情境性,生活是口语交际最好的情景。但是,口语交际训练不可能都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进行。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定的交际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达到敢说、会说的目的。如学校举办运动会时,让学生学做解说员、评论员;让学生模拟交警或晓之以理或动辄责罚的情景;模拟招聘场景,让学生讲述:当你应聘时,如何向招聘单位介绍自己以求得所想要的职位?当你与你的上司意见有分歧时,你如何说服他?当你的同事穿了一件不合适的衣服,你如何委婉地告诉他,还不使他尴尬?介绍自己的家乡,推销一种商品,讲解一幅漫画,介绍一首流行歌曲等话题都可用来进行训练。

4.课本剧表演训练法。课本剧表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本剧剧情的发展要靠人物的动作和对话来展示,学生表演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过程。对话不同于演讲,也不同于平时的口语表达,它必须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因此,学生必须进行认真的揣摩和反复的练习,以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这对培养学生把握话题、用语得体的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熟悉材料,深入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注意舞台设计,注意场景气氛,注意人物语气、语调等。

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水平

相对于社会而言,狭窄的校园生活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并以积极的态度挖掘生活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说话资源。例如在星期天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加一些社会劳动等,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锤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改革考试形式,调动学生口语训练的积极性

传统的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考查都只是以笔试为主,甚至只是以笔试作为唯一的考查方法。其实这种考查方式是不合适的,它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整体的语文能力,因此导致了一些语文“优生”到了工作岗位上只会写不会说,一旦开口说话马上就“原形毕露”。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和同事们对语文考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平时课堂提问、演讲、口头作文都按5计分进行成绩评定,学期终了按1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分。学期考试加上口试部分。出一部分题目在总复习阶段进行抽签答题,时间限在2分钟内。开始学生较紧张,有的学生抽签时手发抖,回答时声音打颤,经过几次模拟训练后,学生消除了心理紧张因素,口试时效果也理想了。学生期终成绩由平时、口试、笔试三项综合起来,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学生的水平。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地探索、创新,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变换方法,引起学生说话的兴趣,激发他们想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愿望,力争把学生培养成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现代化社会人”。

参考文献:

[1]孙玉成.刍议训练学生说话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1991.10.

[2]尹长国.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口语训练.作文教学通讯同.内蒙古赤峰市作文报社,2002,(1).

[3]黑永先.高中课堂口语训练的心理学认识.中学语语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校杂志社,2003.3.

[4]赵玉华.浅谈职高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中国育才杂志,2008.6.

上一篇:浅析我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 下一篇:关于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