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中让“预设”与“生成”齐飞共鸣

时间:2022-10-28 07:38:02

数学课中让“预设”与“生成”齐飞共鸣

“生成”是一个相对于“接受”的说法,“预设”是相对于“灌输”的一种行为准备,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教师预设、师生生成,是教师教学行为方式转变的结果。因此,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让预设与生成齐飞共鸣,实现课堂的精彩呢?

一、“预设”和“生成”的有关概念

先来了解一下预设和生成的几个概念,我们把数学课堂中的师生学习分为“预设”“预设生成”与“非预设”“非预设生成”四类举例来说:

在“平均分”这一课中,老师创设“分苹果”的情境:小熊的菜园通过精心管理,获得大丰收。今天,它准备了12个萝卜,想请4个好朋友小兔们到它家来做客,现在,你们用圆片代替萝卜,帮小熊分一分,看看每只小兔可以分到几个萝卜?这可视为预设。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说出各自的分法。大多数学生都是每个小兔分得3个萝卜。这种结果就是预设性生成。

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如果小兔吃不完3个怎么办?”这位学生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突兀地呈现在师生们面前。这个问题是教师没有想到的,这样的材料可以视为非预设。

这个问题好像与本节内容无关。一些教师会对这个问题置之不理,而有的教师怕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会针对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会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就问学生:“你的问题提得很好,同学们,如果你是小兔,对这些吃不完的萝卜,会怎样处理?”有的学生说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尝一尝,有的说留给小熊。又让学生说明理由。在这里教师不但让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还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这些可视为非预设生成。

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有预设而没有生成,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被重视,是一种灌输学习;如果有了预设,并在预设中有所生成,就说明师生间有了较好的互动,学生的主体性被重视;如果在预设、预设生成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非预设的生成,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在主动思考,这样的学习是有生命活力的学习。

二、预设――学生学习的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堂课是否成功,预设是基础和前提。

预设主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是该学习目标,这为整个师生互动确定了方向,为材料的选择与推进提供了一个停止的位置。第二是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是如何思考的,这为起始材料的选择与环节的梯度把握提供了依据。第三是该学习内容的内涵与外在的逻辑结构是怎样的,这使知识结构接近于学生的认知结构。

课堂中要为学生的课堂学习作好“预设”。

首先,教学目标的预设。

其次,问题的预设。

最后,情绪的预设。教师在预设时,还要对该问题要求,学生的情况以及将引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化、教室的学习氛围做出预设。有了这样的关于情绪氛围的预设,那么教师在该环节的实际操作中,会调整自己的情绪进入该状态,并依此去推动、感染学生,让学生们进入一种思维与情绪和谐的学习状态中。

三、预设生成――数学课堂的生命线

预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生成,生成包括过程的生成与结论的生成。因此“预设生成”可以认为是师生在学习互动中形成的过程与结论,是在教师预设的期望之中的。

一堂课能否得到丰富的“预设生成”,决定着一堂课成功与否。教师在课前研究“预设”是设想着“生成”,教师在课中则要促进“学习生成”。

但是在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下面一些情况,当这些情况出现时教师该怎么办?

1. 当预设的生成提前到来时――抛砖引玉

2. 预设的生成迟迟未来时――找准切入点

3. 当预设成为多余――忍痛割爱

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应充分体会学生的学习状况,要在学生疑惑和需要探究的地方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预设的生成。

四、非预设生成――学生思维的升华

学习中的“非预设生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给老师提供许多思考。

首先,这些“学习生成”为什么是“非预设的”?是因为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对学生了解不足,备课不充分吗?如果是这样,则要求老师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提高对学生的研究,使教学设计更吻合于学生认知能力与学习材料的最佳结合。

其次,如何使“非预设生成”的学习成果成为激励师生提高学习互动质量的催化剂?“非预设生成”有时以行为的方式表达,有时以问题的方式呈现,有时以结果的方式存在。不论哪一种方式,“非预设生成”都会给师生带来意外的感觉。

对出现的非预设性的材料,教师应具备教学机智:

①与教学目标一致的,我们应该加以引导延伸,使课堂生成精彩。

②与教学目标联系不大或教师无法解释清楚问题,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把问题放到课后解决。

“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都是师生互动的结果,两者联系密切,可以说:没有“预设生成”就不会有意义的“非预设生成”,打个比方:如果“预设生成”是一棵树的枝干与绿叶,那么“非预设生成”就是枝头被绿叶衬托着的花果。它们相互辉映,展现学习美。

因此,一位教师都应在努力精心预设、促进预设生成的同时运用自己的智慧,去促进更多的“非预设生成”,并及时地捕捉住“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让它绽放生命活力。

上一篇:杂交晚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 下一篇:让思想保持活力 让作文抒发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