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已成必然

时间:2022-10-28 06:42:05

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已成必然

新出台的“国五条”在房产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除了二手房交易受刺激持续飙升,银行住房贷款问题也备受关注。

多家银行收紧房贷优惠

“目前来看,我行所有的按揭贷款业务都停掉了。”3月19日下午,平安银行电话客服建议客户去其他银行办理房贷业务。同日,民生银行上海分行新闻发言人表示,“并未停止办理房贷业务,只是把有限的贷款额度优先用于支持小微企业。”新出台的“国五条”在房产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除了二手房交易受刺激持续飙升,银行住房贷款问题也备受关注。尽管有部分银行声称尚能有条件提供一定的利率优惠,但实际申请过程却繁琐而漫长,一些股份制银行甚至暂停了房贷业务。

在新“国五条”相关细则出台之前,多家银行首套房贷已有收紧趋势,仍维持原有政策的二套房贷,也面临利率上调的压力。除平安、民生两家银行外,多家银行对于首套房贷政策也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仍向客户提供8.5折优惠,中国银行则升至9折,农业银行为房款超过一定限额的客户打8.5折,交通银行仅向经审核符合优质条件的客户提供8.5折优惠。

首套房贷优惠依客户资质而定的还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恒生银行、花旗银行等商业银行。光大银行表示:“光大银行目前并没有优惠项目,首套房贷按照国家基准利率执行。” 而对于开办房贷业务的银行二套房贷仍维持首付六成、利率上浮10%的政策,不少银行的工作人员认为,二套房贷政策调整只是时间问题,各家银行都在等待细则出台。新“国五条”对于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以及贷款利率的调整提出明确要求:“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可根据当地人民政府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但人民银行各地分行对如何判断本地是否属于“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等问题并未有统一说法。再从3月底各地出台的细则看,也鲜有亮点和看点。

利率调整只是治标之策

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银行自身业务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少银行已经开始重新规划房贷业务在整体业务构成中的占比。出于风险和收益平衡的考虑,银行对房贷采取谨慎态度,上调首套房贷利率也是情理之中。

其实,人们买房特别是首次置业者考虑更多的并不是房贷利率,而是房价是否合理。调整房贷利率是银行从风险和收益平衡出发而采取的谨慎举措。但利率调整只是治标之策,想要治本还有赖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只有当房价与国民收入基本匹配的时候,房贷业务才能再次成为银行的一项稳定收益产品。那时,银行自然会根据市场信号作出反应。房贷一旦给了没有还款能力的人,银行将面临巨大的违约风险,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证明。为了防范风险,银行应根据贷款人可靠的收入证明来决定是否放款,而且必须严格控制每月还款额度不能超过收入的50%或更低。如果通过纳税证明来核实收入,银行就可根据客户资质来灵活调整利率,既能避免误伤低风险的贷款人,又可将高风险的贷款申请者区分开来。

调整战略应对市场竞争

在谨慎应对房贷的同时,为了应对被认为是2013年竞争最激烈的小微业务,银行纷纷调整战略。工商银行选择顺应市场需求,提升融资服务的效率与水平。由于企业的资金需求往往具有间歇性、周期性等特点,以致造成资金闲置,企业财务成本徒增。该行分析小微企业的市场需求,凭借网贷通“足额授信、高效自主、不提款不计息”的产品特性大大降低了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向小微企业客户提供的网络自助式循环贷款服务,免除小企业的后顾之忧,有效提升了融资服务的效率与水平,实现银企互利。

而招商银行计划将苏州的小企业信贷中心模式推广至全国更多地区。“小贷中心专做500万元至1000万元级别的小微企业,而分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主要对接500万元以下的客户。”招行青岛分行的目标是3年内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两小)贷款在所有新增贷款中占比要达到50%,目前该数据仅为2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行不仅大力开发存量客户资源,召开小微贷款推介会拓展营销新渠道,还利用全行资源以实现小微金融全员营销。

光大银行推出“金阳光俱乐部”计划,成为整合分行高端客户的营销服务平台,是该行意图在这一市场中充分实现差异化竞争的一个重大举措。“金阳光俱乐部”未来将会聚焦中小微企业,以中小微企业主为核心打造高端客户群,负责进行以中小微客户为主体的高端客户服务体系品牌建设和市场推介,以及助业快贷、小微分期采购卡等基础金融产品服务。

建设银行在具体信贷审批流程和审批权限的设计上,普遍推行小企业“信贷工厂”模式的小企业经营中心,实行了审批权区别授权制度和审批人派驻制度等,优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产品配套方面,建设银行主要以“速贷通”、“成长之路”、“信用贷”和“小额贷”四大产品体系为支柱,分别结合区域经济和行业产业特点,创新和发展了地方特色信贷产品。

而平安银行近期在筹建小微金融事业部时不惜重金引进人才,在信用贷款领域推出了“新一贷”。据悉,该行内部正在讨论的小微金融三年规划亦将信用贷款提上了日程。此外,还有兴业银行在长三角地区大力推广中小企业专项信用贷款,南京银行亦专为小微企业打造了纯信用贷款产品“鑫微力”等。

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表示,之前民生银行小微金融做的是初级产品,过度强调贷款,且70%至80%都是抵押或者强担保,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为了应对竞争,董文标给自己开了“药方”——做强分行,做大支行。“民生银行要把销售工作从支行提到分行层级,并且建立起一个标准化的销售流程,提高效率和业务专业化水平,彻底解决贷款资源私人化的弊端。”董文标表示。按照改造方案,民生银行将会在分行层面设立数据规划中心、销售策划管理中心和销售中心,其中,数据规划中心将负责为所在分行收集相关业务数据,定位具有当地特色、符合民生银行战略标准且适合进行产业链金融服务的重点行业或商圈,并制定出针对这些行业的整体金融服务规划和市场战略。

信贷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与往年一样,信贷结构调整依然在五大行2012年年报中占据重要位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类、房地产类不良贷款有所下降,“两高一剩”贷款投放压缩。高风险领域的风险可控与银行机构对信贷结构的有效、合理调整有密切关系。五大行房地产类贷款全面收紧,贷款规模有所下降。截至2012年末,工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较2011年末减少了264亿元;农行减少372.63亿元;建行减少33.9亿元;交行、中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比例同比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维持“下降”主旋律。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工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较2011年年末减少465亿元,不良贷款率较2011年年末下降了0.34个百分点至0.39%;建行监管类平台贷款余额较上年减少182.95亿元。农行、中行亦有效控制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2012年,备受关注的重点风险领域贷款继续得到了较好控制。从年报内容来看,2012年,在信贷规模、资产质量和防范风险等多重条件约束下,五大行通过对信贷结构的优化进一步支持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而在信贷投向上也继续保持“有扶有控”的信贷投放思路,并因此获益。如农行受益于信贷结构优化,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明显回落,边际资本消耗比上年下降31%。

然而房地产开发贷款继续增加,小微企业贷款难依然难解,光伏、钢贸等过剩行业信贷风险凸显等诸多问题的存在却在提醒:信贷结构调整依然任重道远。如果说,2012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问题主要是发生在个别区域的话,那么,2013年应当特别关注产能过剩行业。今年年初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大型银行严密关注信用风险变化趋势,尤其是工程机械等与经济周期变化密切相关的行业,以及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煤化工、船舶制造、风电设备、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这些在五大行的年报中也作出了前瞻性的安排。建行表示,2013年将严控钢铁、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风电设备、多晶硅、造船等“6+1”产能过剩行业。中行则表示要特别关注光伏、造船、航运等行业的风险。

上一篇:个人不良信息保留期限设定为五年 下一篇:淡淡的爱 静静的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