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嘉年华的成功奥秘

时间:2022-09-17 04:34:30

农业嘉年华的成功奥秘

首届北京农业嘉年华描绘的是展会活动发展的另一种轨迹

为期近两月的首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已近尾声,但其热度却丝毫未见衰减:清明节的三天假期,超过15万人涌入展馆,此后的每个周末,日参观人数始终保持在3万人左右,五一的三天假期超过清明节也已成必然。几乎可以断定,超过百万人次的参观规模已经开创了国内同类农业展会活动的历史。

展会活动作为彰显城市内涵的名片,近年来受到了政府部门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扶持。但“百花齐放”的各类展会活动在成长中必然要经历市场的多重检验,与一些动用行政力量免费参观营造的展会活动“表面繁荣”不同,政府主导之下的北京农业嘉年华50元一张的门票却时常被抢购一空,见微知著,首届北京农业嘉年华描绘的是展会活动发展的另一种轨迹。

通过策划阶段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细化分类,确立最接近城市市民需求的城市农业、物联网农业、精准农业等等板块,并特别强调市民的参与性、互动性,首次举办的北京农业嘉年华大获成功,让所有的参与者均从中受益:政府一改传统的乏味式说教,通过立体直观的方式,向全社会传播了农业在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参展的农业企业,在充分展示产品绿色、科技、文化等含量同时,通过参与性的活动吸引了眼球,赚取了可观的销售收入;市民则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对农业与城市、农业与生活等的全新认识。

成功的“布道者”

好玩。这是市民在北京农业嘉年华最为强烈的感受。

每天分布在农业嘉年华各个角落进行的南瓜保龄球、手机寻宝、番茄迷宫、精准农业游戏机、你画我猜、植物大战僵尸等等农味儿游戏,尽管没有了科技人员的专业讲解,却最为入园市民所喜爱,这种寓教与乐的科普方式,既传播了知识,又充满趣味。

就连当下的时尚文化元素也被组织者引入其中,在农业嘉年华的文化活动舞台,组委会精心引入了魔术表演环节,为嘉年华增添一份神秘魔幻的色彩。在创意农业体验馆,昌平区将辖域内的特色文化融入其中,组织了昌平香堂村“和谐文化艺术团”现场表演,魔术师们用一些看似与农业毫无关联的魔杖、空盒子、书等等道具,几经翻转便变出了西红柿、黄瓜、豆角、草莓等新鲜蔬果,这也让首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的游览更具欢乐特色,更显艺术情趣。

很显然,首届北京农业嘉年华试图用市民最乐意接受的方式,来诠释农业除传统的生产功能之外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服务体验功能,使现代农业的理念真正走进城市、走进家庭、走进市民生活。

事实上,伴随农业与城市化的此消彼长,城市空间的扩张不断挤占蚕食着农业的传统“地盘”,农业的概念对于北京这座拥有着两千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而言,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转变,大田农业逐步被城市中心区域零星、镶嵌、插花式分布的方式所取代,城郊农业也变身为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建设发展战略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农业的原有功能更是由生产性拓展到生态性、社会性、生活性等多个方面,农业已成为城市产业体系、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然而,被赋予了太多“绚烂”功能的农业,却让市民感觉到离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远,让年青一代的城市人群了解每天吃的蔬菜水果到底是怎样的生长方式,以及这样的农业会对自己的生活品质带来怎样的影响,愈发任重而道远。

负责首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城市农业展区的北京派得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宝祝就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近几年公司投入数百万资金宣传城市农业的好处,可回报始终不高,至今还没有实现正收益,原因就在于市民对于农业的认识越来越模糊,感觉即便冠上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名头,也与自己没什么太大关系。”坚信明天一定美好的杨宝祝认为,只要市民认识到都市型现代农业能够改变生活品质,认识到位了观念就会转变,观念转变了市场自然就有了。

和杨宝祝一样,一些布道“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四处宣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种种好处,但笃定的不应只是一些专业企业,还需要政府、社会舆论的引导支持,将发展的好处传播给全社会。

整合更多的力量为都市型现代农业摇旗呐喊,被赋予重任的首届北京农业嘉年华显然让业界充满了期许。

“从现在看,政府主导之下的北京农业嘉年华已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杨宝祝说,农业嘉年华用最直接的方式展现了农业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而且集中展示了如此之多的前沿技术与融合形式,参观的市民超过了一百万,经过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社会效益无疑是巨大的。

让参与者各取所需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各色人群都在农业嘉年华搭建的舞台上发现了价值。

从最直接的效果看,参展的企业获益最丰。据杨宝祝统计,开展以来,派得伟业平均每天的产品销售收入超过了1万元,签订的工程意向合同达一百多万,每天关注单一场馆的人群就达五千多人,这些均大大超出了企业预期设想。

而前来参观的相关企业最看重的还是新的农业技术,像农业博览园农业项目“田立方”家庭立体农场就吸引了无数参观者的目光,这个偌大的自动化立体蔬菜种植大棚,相比传统的种植方式节约了很大空间,提升了3倍以上,有效降低了种植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管理成本。

类似的前沿技术有数百种之多,也让相关的企业趋之若鹜。“一家广东的企业老总在北京出差,听到广播里说这里有拇指西瓜,专程在北京多逗留了一天来看展会,据说已经与相关企业达成了初步的技术合作意向。”一家参展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农业嘉年华集中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项新技术,俨然是一次农业科技的饕餮盛宴,吸引了诸多农业公司前来取经。

事实上,前来取经的不只是农业企业,博纳宏业(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浩告诉记者,由他们公司负责的番茄实验室,工作人员通过有趣的实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生,同时企业也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收获。

其实这个实验非常简单,只需向两瓶含有VC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指示剂,其中一瓶溶液就会迅速变成深蓝色,而另外一瓶则呈现淡淡的粉红色。通过这一实验,工作人员告诉小学生,之所以变蓝是因为溶液经过高温加热处理,导致了维生素的大量流失,而没有经过高温加热的VC溶液则保留了大量的维生素,这背后的深意是告诉人们,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生吃的营养价格更高。

“已经有天津、河北等周边的学校领导找到他,希望能把这种试验带回课堂,让生活在城市的小学生从小也能了解农产品的更多功能及食用方式。”黄志浩说。

此外,一些农业观光采摘园区也从农业嘉年华找到了灵感,据黄志浩透露,在参观了公司设计的参与性项目番茄迷宫后,采摘园区的管理者已经开始与黄志浩探讨如何在自己的园区中增加一些互动性项目,以增强园区对市民的吸引力。

农业的科技含量更高了,文化的元素增加了,呈现给市民的惊喜也随之增多,无土栽培、微喷滴灌、变量施肥以及人工促进光和作用,一系列科技手段的运用,进一步拉近了科技与农业的距离,也拉近了农业与市民的距离,让市民切身的感受到了农业科技为市民生活带来的美好。

市民在农业DIY创意实验室里,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利用番茄、橙子等水果制作出各种果汁饮料,并检测出它们的营养成分。

而农业旅游观光展区更是令市民耳目一新。走在使用3D技术装饰的地面上,仿佛在鲜艳亮丽的瓜果蔬菜簇拥下凌空飞渡;步入200多米长的农业观光走廊,绿藤满目,瓜果飘香,使人目不暇接。据介绍,这种种植方式不仅满足生产休闲需要,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景致绿化、农业观光旅游等。

这一切也让参加过无数次相关展会的农业企业万分感慨:还没有一次农业展会像北京农业嘉年华这样成功,因为以往的展会活动过多地强调专业性,真正的消费者参与廖廖,即便是有消费者参与的,也基本上搞成了庙会,只重销售不重影响,而此次北京农业嘉年华从关注市民的需求出发,吸引到了农业产业链条上的各色人群,成功在偶然中亦有必然。

让农业牵手创意

与农业科技尽可能地展现深奥不同,农业嘉年华对于农业文化却是尽可能地把深奥变成通俗,而这也是本次展会活动服务城市与市民的另一种体现。

在创意农业体验馆的红酒庄园展区,市民通过亲手灌制,并贴上自己的大头照酒标,可以任意制作自己专属的红酒,而这个红酒却是来自名头响亮的法国波尔多三大酒庄之一。

多年来,农产品一旦被罩上“文化”的光环,便变得深不可测起来,伴随神乎其神的吹嘘,产品价格也一路飚升,甚至成为一些小众的私属用品,远远脱离了农产品服务大众的根本属性。

“其实在国外,红酒就是普遍百姓的日常消费品,并不像国内成为一种奢侈品,甚至是身份的象征,而所谓的酒庄文化,其实也就是一种‘神奇’了的制作工艺与过程。”上述红酒企业中国总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国内一直按这种方式炒作红酒文化,虽然会赢得一小部分市场,但最终受伤的还是企业本身。

不容置疑的是,文化赋予了农业灵魂,一个个看似普通的农产品,经过文化的创意组合之后,便有可能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这本身仍值得肯定。

富含文化底蕴的“昌平礼物”便是这次农业嘉年华推出的农业与文化融合的重头戏,在场馆里共设了两处展示区,一处在精品农业展销馆内,另一处在创意农业体验馆内。此次参加“昌平礼物”店展卖的企业有20余家,共计200余种特色旅游商品。

参展的“昌平礼物”主要分为非遗产品、都市工业品、特色农副产品等。其中,包括第九届“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大赛和“我最喜欢的昌平礼物”评选活动中的获奖作品。

首届北京农业嘉年华活动开幕后,“昌平礼物”店里非常热闹,农家艺人还在现场展示了手工制作,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丰富了农产品的价值,演绎了农业的别样风情。

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农产品,也有可能因为文化的元素身价倍增,一家农业文化企业将市民经常食用的绿豆、红豆等,通过在一个固定画板上的巧妙组合,市民便可制作成五彩的各类豆画,这一创意区在北京农业嘉年华的创意农业体验馆几乎天天人满为患。

这些都足以说明文化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创意开发的源泉,也是提高农业附加值的重要手段,但创意之后的农产品并非只是虚高的价格,更不能成为文化的附庸。

关于融合了文化之后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政府的态度是:既要给市民带去全新的感受,更应该让市民消费得起。而这也是北京农业嘉年华组委会所要传达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我们能够中标参与到创意农业体验馆,组委会就是看中了我们对农业文化的深刻理解。”上述负责人说,企业参会的目的就是想让高高在上的红酒文化走下神坛,变成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使红酒消费回归到正常轨道,而这恰好与组委会所宣扬的宗旨相一致。

这一契合市民需求的做法,通过展会活动的形式传递到了每一个参观者,也深刻改变了参与企业的发展理念,成为了首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的一大亮点。

上一篇:论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继续教育 下一篇:出版者侵害著作权的归责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