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学习

时间:2022-10-28 05:48:51

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学习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都需要有效合作。应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我国教育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合作,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当学生进入班集体时,就已进入了一个特有的小社会,他们必须在集体中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在接受集体的帮助和服务集体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发展与提高,从而适应这个小集体。小组合作学习,首先使学生在小集体中相互适应,通过适应这个小集体,逐步过渡到适应大集体,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之所以说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是因为:

首先,它创造了学生互相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了把自我融于群体之中,小组的成员成了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使学生感到自己难以离开这个可爱的群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群性。这也是一个人的社会适应性形成的基础。

其次,培养了学生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好品质。要想适应社会,与别人密切交往,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人能热心帮助,真诚相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感到要想使自己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必须做到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取长补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帮助本组成员共同提高的好品质,是他们适应社会所必备的条件。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成员之间合作的机会,加大了课堂上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一个具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是一个对事物有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训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与别人交往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一任务中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学生在活动中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个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合作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深刻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学生间可以进行交往与合作学习的前提。“只有在有交往、有知识和经验存在差异的人的场合,才会有教学的出现”(季亚琴科语)。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体现在:首先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中,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发言机会肯定多于全班交流。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这样,学习者可以取长补短,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可以为整个群体所共享;其次,合作学习还能激励学生个体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在合作学习时,学生要展示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别人,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对知识的钻研就更加深刻。在表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会使新旧知识更加融合,从而扩大知识的应用层面。同时,学生还会通过别人的观点来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认知的重建,激活了深层次的思维;另外,合作学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和谐发展。同学们在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有助于消除学生间的隔阂、歧视和冷漠,因此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及非认知品质(如人际交往等)的提高。

我国对合作学习的研究时间不长,但也创造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有:①分层—合作学习模式,它是以分层教学、分层评价为操作基础,以小组协作为形式先进行分层指导,并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教学组织形式;②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它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③建构—合作学习模式,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小组协作为组织形式,以学生合作为主要活动,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的;④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它是将自主学习中学生自主探索的特征与合作学习中学生积极互动的优点相结合的一种合作性学习方式;⑤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这是新课标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

通过实践,我们不难看出合作学习是以生生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取向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为其共同特征。当然,还存在以师生互动、教师间互动及完全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同时,对任何一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来说,有五个共同的基本要素是不可缺少的(嘎斯基著,王坦译:《合作掌握学习的策略》)。一是积极的相互依赖,使小组成员确信他们“同舟共济”;二是面对面的交互作用,确保小组成员能直接交流;三是个体责任;四是合作技能,即与他人在小组中协同学习所需要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协同能力、相互尊重的态度等;五是集体自加工,小组成员采取自我检查或反馈的方式考查集体学习进行得如何并提出改进措施。

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社会人的主体性,而主体性并非是游离于社会的,它必须将个体融入群体之中,并自觉地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创设想象情境,训练想象能力 下一篇:有效投放材料, 小班科学HOLD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