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我做主

时间:2022-10-28 05:41:39

课外阅读,我做主

名师模拟

来到沈从文的边城,缓步徜徉,细细品味,我们的心中充满了雅趣,更充满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传统情怀;跟随罗贯中重回三国,摩挲着赤壁的沉沙折戟,拥抱着五丈原的萧瑟秋风,我们的心胸在风云际会中开合;循夏洛蒂・勃朗特的笔迹,倾听简・爱的心声,我们的情感在真挚的爱情故事、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阴森恐怖的庄园气氛中起伏激荡……在语言的丛林里,在课外阅读的天地中,我们发现,我们逐渐被浸染、被熏陶,而我们的生命也逐渐丰盈起来,成熟起来。

同学们,你曾经有过怎样的课外阅读经历?对课外阅读,你有过怎样的感悟?请以“我的课外阅读故事”或“我对课外阅读的思考”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500字。

命题缘由

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名著。绝大多数中学生或多或少有过课外阅读。有阅读,就会有故事;有故事,就会有感悟,所以,这道作文题能保证绝大多数同学有话可说。

语文学习“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这几乎是大家的共识。可以这样说,课外阅读量大的学生往往故事多,感悟深,语文素养高。作为中考选拔,这道命题也利于那些真正热爱读书、常读好书的学生脱颖而出。

写作指导

写作时,以下思路可供参考:

①写记叙文。抓住一个小的切口,按时间顺序记叙自己读书的经历,或选择某个时期,通过写某本书、某类书(如漫画、小说、诗词歌赋、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等)对“我”的灵魂的涤荡等。要注意主题挖掘的集中度与纵深度,不要仅仅停留在写自己读过什么书这个表面现象上,而应写出书与自己成长的紧密联系还应注意将书对“我”的意义落实在一些具体的情景或画面上,落实描写。如通过几个细节,渲染读书的陶醉;通过几个场景,抒写读书的别样滋味;又如在不同的时期,“我”对同一本书读出了不同的感觉,从而显示“我”对人生、对社会、对情感的体验随着阅历的增长而逐步加深,等等。

②写抒情散文或议论文。评说课外阅读的作用、方法或课外书籍的选择等,要注意观点集中而明确,并且尽可能举出实例来,如果有几个分论点,那么这几个分论点应有紧密联系,切忌东拉西扯,凑足字数了事。(这是很多同学作文中常犯的毛病)还要注意文体分明,不要写成议论文不像议论文、记叙文不像记叙文的“四不像”。

上一篇:宽容是一种智慧 下一篇:日本地震,理性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