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品内分工与国际贸易新类型

时间:2022-10-28 05:40:38

浅析产品内分工与国际贸易新类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当前主流贸易模式已经从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发展到产品内分工贸易。“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作为一种主流贸易模式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无论是产业间贸易理论还是产业内贸易理论,都暗含着一个前提假定,即作为分工和贸易对象的产品,其全部生产过程在某一国家或经济体内部进行。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出现和发展,意味着国际分工对象从产品层面扩展到工序层面,产品的生产过程分割为多个生产环节,形成了一个价值增值链条,并在跨国界的不同区位进行分布。

一、产品内分工与新新贸易理论

产品内分工的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因而有越来越多国家参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在此基础上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企业通过这种分工关系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全球商品链,其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产品内分工模型最早的雏形是两阶段生产模型,后来更多的经济学家使用垂直两阶段模型来研究中间产品的贸易模式和贸易效果;但是,以上的模型局限于将生产划分为两个区段,没有上升到多阶段生产,与现实相去甚远。针对这一局限,狄克西特和格罗斯曼发展了生产区段模型,将模型扩展为一个多阶段生产模型。产品内分工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突破了第一阶段的瓶颈,普遍采用连续中间产品投入的生产模型来分析技术外溢、工资差距等。特别是使用“生产非一体化”和“贸易一体化”的概念来表述产品内分工盛行的现代国际贸易和全球生产的特点,并且在此框架下分析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中间产品贸易迅速扩张的现实和原因、生产全球化对非技术工人就业和工资率的影响及现实状况下世界各国贸易战略政策的调整。产品内分工理论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末,研究的主线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的产品内分工理论。琼斯和科尔斯克维斯基的研究是这条思路的铺垫,他们把生产过程分离开来并散布到不同空间区位的分工形态称之为“零散化生产”,顺着以上的研究思路,昂特利用国际贸易常规分析技术,对全球外包和转包等产品内分工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为了进一步在新的分工形式下讨论企业的异质性与出口和FDI决策的关系,基于动态产业模型、静态李嘉图模型和静态单要素模型的“新新”贸易理论被构建出来。该理论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为什么一些企业从事出口而另一些企业不从事出口?二是为什么一些企业选择出口进入海外市场而另一些企业则选择FDI?以Melitz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认为,贸易能够引发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能继续为本土市场生产甚至退出市场;并认为企业究竟是选择出口还是FDI是由企业根据其生产率预先决定的。以Antras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强调资本密集度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在企业出口决策中的作用;并认为企业所拥有的异质性生产率在对企业所有权结构的选择和中间投入品生产地点的选择上具有重要作用。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界定了新的比较优势来源:企业异质性和企业组织选择,单个企业行为会影响所在产业的结构变化,解释了目前普遍存在的本土市场一体化、本土外包、国外一体化和国外外包等4种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为解释现有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产品内分工模式的实证检验

为了适应现实世界的发展,考察新的分工形式下贸易类型的变化,近期学者对产品内分工下的贸易模式进行了测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技术结构为基础的贸易复杂度指标;另一种是以垂直分工度为基础的贸易附加值指标。

第一类指标的关键之处在于引入了技术结构这一变量,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测算出口贸易中的要素组合,而且可以测算不同商品中使用的不同技术,特别是有利于分析当各国存在不同技术差距时,各国问出口商品所含技术水平的差异。由于出口贸易商品中要素数据很难得到,他们构建的指标大都基于纯贸易数据。最早从出口商品视角考察贸易类型的学者是关志雄,他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基于“附加值越高的产品,越是来自高收入国家”这一基本假设,构建了一个能准确测算与贸易附加值有关的贸易类型高度化的指标。樊刚、关志雄、姚枝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显示技术附加值指标权重的计算公式不同。

以出口贸易数据测算的“出口复杂度”在算法上把视角推进到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产品视角,摆脱了要素贸易类型中要素指标搜集困难的局限,但是这些的测算方法还是没有把技术这一要素单独拿出来考量。认识到这一问题后,Kaplinskyand Santos Paulino尝试用贸易品单位价格的变化来表示贸易品的技术水平,但是他们的做法把贸易品价格的决定因素单一化了,仅仅考虑技术因素对商品价格影响,从而忽略了需求因素、价值链分割、政策等因素对贸易品价格的影响。为了弥补KapHnsky and Santos Paulino这一不足,lall构建了一个能综合反映多种因素的变量“出口复杂度(sophistication)”。他把97个国家分为10个组,选取SITC3分类标准下的237类商品,通过测算不同组国家不同商品出口份额,构建了这一指标。通过构建“出口复杂度”这一指标,Lall确实把Kaplinsky and Santos Paulino的研究推进了一步,他的这一指标能容纳更多的影响因素,包括制度、需求、技术等等。

三、结语

总的看来,以技术结构为基础的贸易复杂度指标,虽然设计比较严密,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该指标仅仅是基于要素贡献层面的考量,并未深入到工序层面,以产品技术水平考量的指标不能很好地反映一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其次,由于仅仅使用进出口数据,不能有效地反映这些产品在国内的循环流动和投入产出关系,产品增值的方式模糊。

以垂直分工度为基础的第二类指标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上一篇: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一篇:浅析中式快餐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