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开展

时间:2022-10-28 04:54:32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开展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学的目的不再局限于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素养

>>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探微 反思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的探究 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教学 谈谈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教学体会 小议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 如何加强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教学 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试谈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教学 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教学探微 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刍议 新课改下怎样优化初中音乐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刍议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歌唱教学思考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研究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路径探究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生活化的思考 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谈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开展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开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学的目的不再局限于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素养。初中音乐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唱歌曲、学习乐谱知识,还能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促进德育、智育、美育的发展,对学生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匈牙利教育家柯达伊提出,音乐是人的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

一、细致分析教材,把握教学目标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前准备很重要,而备课则是重中之重。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注重的是目标和过程,往往忽视教材分析这一环节,通常都是照搬照抄教参。只有教师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知道音乐作品中哪些要素是真正对学生有用的,对本课有用的。因此,教师要具体细致地分析教材,反复聆听音乐作品,深入到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中,并把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触和理解记录下来,尤其要把本课涉及到的音乐要素分析透彻。一旦学生把音乐作品分析透了,目标自然而然也就清晰了,方法、形式等也就相应地水到渠成了。有了教材分析具体细致这个前提,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清晰也很重要。在每堂音乐课中,大目标是靠小目标去实现,小目标靠大目标去统一,它们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所以有了大目标后,制定小目标时必须注意,若干小目标都必须为实现大目标而服务,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坡度,让学生的思维经过“爬坡” 的过程,而不是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在教学环节的每一步都要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怎样才能达到我预设的目标?”也就是在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架设桥梁, 以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师只有围绕目标,环环相扣,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 ?傚i 半。”因此,新课导入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如下导入策略。

(一)“故事讲述”导入

音乐故事可以讲歌曲内容,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表现内容情节以及社会艺术价值等。如在歌曲《猎人合唱》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先让学生听歌剧《自由射手》的故事,把学生引入童话情境之中,然后将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引到歌曲《猎人合唱》上来,这时,学生对学唱《猎人合唱》已经迫不急待了。用音乐故事导入,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二)“学生演唱”导入

所谓“学生演唱”导入,就是利用学生对卡拉0K比较感兴趣的特点,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通过卡拉0K演唱导入新的课题。

例如,在教唱歌曲《东方之珠》时,请一位同学用卡拉0K形式演唱《我想有个家》,此歌属流行歌曲,多数同学较为熟悉,并十分喜爱,台上同学的演唱牵动着台下同学的心,有的跟着旋律模唱,有的挥起双臂互动,整个课堂非常有激情。接下来教师导入“刚才我们演唱的这首流行歌曲,诉说了一位流浪在外的孩子,期盼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今天我们同样学习一首流行歌曲,表达炎黄子孙对祖国香港的深沉眷恋和亲切的关爱。’’运用学生演唱与主题密切相连的歌曲内容开场,不仅丰富了主题内容,而且增大了知识容量,是一种很好的开场形式。

三、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教师在教授课程时都是按照教材的组织形式和内容照本宣科地教学,对课外内容很少有扩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歌曲的时候对创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创作背景、创作意图进行引入,使学生不但学习了音乐知识,还学习了其他科目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面。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不外乎“一听”“二唱”“三表现”,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需要学生去感受、体验,这种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被动的学习,逐渐失去对音乐的兴趣。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还给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可以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方法,教师把学生按照座次分成几个小组,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责任感,有利于德育的进行,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培养了能力。

四、加强课堂互动,创造实践空间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应是教会学生学”,即教学生学会学习。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好的教学方法对促进师生的互动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师生合作

师生间的合作,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合作方式必须建立在无权威的学习环境中,师生合作必须默契。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扮演“主持人”并与学生结成“合作伙伴”,努力将自己融入课堂中,和学生一起活动,让他们来当“小老师”,如小指挥、小导演、小编舞、小理论家等。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中。

(二)生生合作

这种合作方式需要教师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的参与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机会。在小组共同提高的同时,个人与小组成员分享成功快乐。这种学习方法,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给了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五、合理多元评价,增强学生自信

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地情绪学习。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但是,评价不是生硬的,为了评价而评价的。找准课堂评价的时机。评价才能在音乐课堂中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找准正面评价的时机。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都有差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点,有的则舞蹈好些,教师要能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学生适时的鼓励、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被欣赏的美好,从而更加有信心,有兴趣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只要能从兴趣导入开始,教学中灵活运用教法,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就一定会营造一个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有效课堂。参考文献[1]蔡雪芬.新课程标准下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2]吴周金.积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09[3]葛虎东.浅谈兴趣在愉快教学法中的作用[J].学周刊B版,2011

上一篇: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 下一篇:初中美术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