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刚入学孩子的数学学习习惯

时间:2022-10-28 02:17:24

浅谈如何培养刚入学孩子的数学学习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的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学习方法经常性的行为表现,标志着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最终形成。学习方法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只有通过学习习惯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一旦形成习惯,它就具有自动化的作用,不需要别人时刻提醒,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科学的学习方法自然而然的得以运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既然如此,作为教师和家长在重视孩子学法指导的同时,必须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文主要结合数学学科教学特点,从以下两大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刚入学孩子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课内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堂学习是学习步骤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知识信息的获得主要通过这一渠道来完成,可以说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否最主要的因素就取决于课堂学习效率如何。要充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应努力使孩子养成以下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孩子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方面:

看:就是看老师或者同伴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伴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思考课堂中老师的每个问题,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2.培养孩子独立阅读课本的习惯

教过一年级的老师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年级确实不好教,一年级老师很辛苦。为什么呢?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基本不认识汉字,语文老师从汉语拼音a,o,e开始,大约需要一个半月才能把拼音教学全部教完,然后从简单汉字开始教起,而数学老师上课就很头疼,经常在黑板上抄题目时,必须得和数学书上或者补充习题作业中抄得完全一样,而且排版得一模一样,也就是说课本上拐弯,我抄得就要拐弯,课本上每行有几个括号,我就得有几个括号。即使这样做了,还是经常有孩子把答案填乱了,作为老师真是哭笑不得,都是不识字惹得祸呀!

针对以上这些普遍现象,我有一点质疑和一点看法。

质疑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以及所有教辅用书全都是拼音版的,而为什么数学教材和所有数学教辅用书全都没有拼音了呢?如果改成拼音版的以后,孩子可以独立自主地阅读数学课本,而且有了拼音,教师和家长也可以适当指导孩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自觉拼读音节,这样和语文拼音教学不是“相辅相成”了吗?

看法 培养孩子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应从孩子刚入学抓起。

课本,是孩子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培养孩子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开始,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刚入学的孩子,为了尽早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集中注意力,可以采取先讲后看书的方法。老师把书上的插图放大,讲完后打开书看看,刚才讲的是哪道题,插图画的是什么,算式怎么写等等。使他们看到,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在课本上的什么地方,从而逐步教会他们从上往下一步一步的去阅读课本。这种做法应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只有这样,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尽快养成。

3.培养孩子大胆发言的习惯

发言需要孩子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因此自己内部的思维必须清晰才行,所以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孩子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4.培养孩子相互竞争的习惯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因素并不是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准,非智力因素和情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培养竞争习惯,既为孩子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竞争习惯,又能促进组与组之间、孩子之间的比、学、赶、超。

二、课外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的,而且接触时间远远超过学校教师的“老师”,可见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父母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给孩子起到榜样作用,更要积极配合学校,积极配合老师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孩子认真作业的学习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课内作业,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自然有老师督促指导,而课外作业则必须有家长承担其责任。作为家长也应与教师一起,努力培养孩子认真对待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刚入学的孩子,家长应做到以下两点:

(1)认真审题。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家长应教给孩子读题方法,刚开始要带着孩子,用手边指边读,弄懂每道题每幅图的意思后,强调他们再说给家长听,然后再让孩子去填写答案。家长如果遇到自己不懂的题目,可以请教老师,千万不要随便猜测,造成孩子对你失信,家长如果能坚持这样做,也为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2)规范书写。从写数字开始,要求书写格式正确、整齐、美观,有的孩子动手能力相对差一些,家长可以先示范给孩子看,再慢慢指导纠正。

2.回家与家长互动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孩子自己很难独立完成复习任务,这又要借助家长的力量。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今天数学课上老师都讲了什么知识?”、“今天课上你有没有发现比较有意思的题目,能不能说给我听听?”……以达到唤起孩子回忆、复习的目的。或是在家里,做作业之前进行一些小游戏,如让孩子扮演小老师,把今天新学的知识教给爸爸、妈妈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就要慢慢放手,让孩子养成独立复习的习惯了。

总之,刚入学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孩子课内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家长更要重视孩子课外学习习惯的培养,光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家长的力量不可忽视。

上一篇:走进孩子们的世界 下一篇:聆听综合实践课堂里的“生态变奏曲”